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峻,字峦嵩,灵丘人也。明悟有干略。高祖以为相府墨曹参军。久之,显祖为仪同开府,引为城局参军。累迁恒州大中正、世宗相府外兵参军。随诸军平淮阴,赐爵北平县男。除营州刺史。营州地接边城,贼数为民患。峻至州,远设斥候,广置疑兵,每有贼发,常出其不意击之,贼不敢发,合境获安。先是刺史陆士茂诈杀失韦八百馀人,因此朝贡遂绝。至是,峻分命将士,要其行路,失韦果至,大破之,虏其首帅而还。因厚加恩礼,放遣之。失韦遂献诚款,朝贡不绝,峻有力焉。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获数十人,送于京师。庵罗辰于此遁走。帝甚嘉之。迁秘书监。

废帝即位,除洛州刺史、河阳道行台左丞。皇建中,诏于洛州西界掘长堑三百里,置城戍以防间谍。河清元年,拜祠部尚书。诏诣晋阳检校兵马,俄而还邺,转太仆卿。及车驾巡幸,常与吏部尚书尉瑾辅皇太子、诸亲王同知后事。仍赐食梁郡,迁侍中,除都官尚书。及周师寇逼,诏峻以本官与东安王娄睿、武兴王普等自邺率众赴河阳御之。车驾幸洛阳,以悬瓠为周人所据,复诏峻为南道行台,与娄睿率军南讨。未至,周师弃城走,仍使慰辑永、郢二州。四年春,还京师。坐违格私度禁物并盗截军粮,有司依格处斩,家口配没。特诏决鞭一百,除名配甲坊,蠲其家口。会赦免,废私门。天统二年,授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加开府。武平初,除侍中。四年卒。赠司空公。

(节选自《北齐书•王峻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B.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C.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D.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斥候”也作“斥堠”,古代原指侦察兵,分骑兵和步兵;也指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
B.“征”是由皇帝征聘人才充任官职,“拜”是授予某一官职;“征拜”即征召授官。
C.“停”是停止,“废”是废黜、罢免;“停废”指收回废黜官职的处罚,重新启用。
D.“天统”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年号;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年号来纪年,一般由君主发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王峻仕途顺达,先后担任要职。高祖曾任命他为相府墨曹参军,后来显祖又引荐他担任城局参军,经过多次升迁,王峻担任恒州大中正等职位。
B.王峻足智多谋,防治贼人得法。在营州时,贼人常骚扰百姓,王峻布置迷惑敌人的军队,出其不意伏击敌人,贼人于是不敢前来,百姓得到安宁。
C.王峻深受信任,辅政恪尽职守。皇帝到地方视察工作的时候,王峻常常与吏部尚书尉瑾一同辅佐皇太子,并和各位亲王共同掌管后方相关事宜。
D.王峻因为违法私运禁物和盗截军粮,被主管官吏依法判处死刑,家人连带牵连;皇帝得知非常生气,下诏先用刑鞭责打他,并开除他的官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峻分命将士,要其行路,失韦果至,大破之,虏其首帅而还。
②诏诣晋阳检校兵马,俄而还邺,转太仆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05 09:05: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工骑射,有将领才略。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
中兴元年,从高祖拒尔朱兆,战于广阿。高祖谓韶曰:“彼众我寡,其若之何?”韶曰:“韶闻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遂与兆战,兆军溃。以军功封下洛县男。
武定四年,从征玉壁。时高祖不豫,攻城未下,召集诸将,共论进止之宜。谓大司马斛律金、司徒韩轨等曰:“吾每与段孝先论兵,殊有英略。吾患势危笃,恐或不虞,欲委孝先以邺下之事,何如?”金等曰:“知臣莫若君,实无出孝先。”即令韶镇邺。
武平二年,周又遣将寇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师出讨,韶亦请行。七月,屠其外城,大斩获首级。时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韶疾甚,先军还。以功别封乐陵郡公。竟以疾薨,谥曰忠武。
韶出总军旅,入参帷幄,功既居高,望倾朝野。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然尤啬于财,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其子深尚公主,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余日,事毕辞还,人唯赐一杯酒。
(选自《北齐书》,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尔朱外天下 贼:窃取
B.实无孝先 出:超出,超过
C.以子城未 克:攻破
D.倾朝野  望:名望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B.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C.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D.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韶颇有战略眼光。与尔朱兆大战时,在敌众我寡的局势中,他坚信有道义者天助之,最终大败尔朱兆。
B.段韶深得高祖信任。高祖征讨玉壁,攻城久不下,高祖犹豫不决,于是召集诸将商讨,最终还是委任段韶镇守邺城。
C.段韶确能料敌如神。面对内城还未攻下的现状,他献计兰陵王,认为只要挑选精兵把守东南口,就会取得成功。
D.段韶十分吝啬钱财。儿子段深迎娶公主时,丞、郎来家中理事十多天,婚礼结束,段韶只赏赐每人一杯酒。
【小题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见文中划线处)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勤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齐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盂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貴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天保初,清河王高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渺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选自《北齐书·孟业传》)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魏彭城王元韶定州(______)  (2)庶有乎(______)
(3)业辞不敢(______) (4)迁东郡守(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
(2)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小题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寻迁东郡守,宽惠著 ②寻病卒
③韶戏业曰:“卿邀名人也。” ④后寻业断决之处,谓业曰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乃”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乃”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乃”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乃”不同。
【小题4】概括指出文中哪些事件能够体现孟业为官正直清廉。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元忠,赵郡柏人人也。初,元忠以母老多患,乃专心医药,研习积年,遂善于方技。性仁恕,见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救疗。家素富实,其家人在乡,多有举贷求利,元忠每焚契免责。乡人甚敬重之。魏孝眀时,盗贼蜂起,清河有五百人西戍,还经南赵郡,以路梗共投元忠。奉绢千匹,元忠唯受一匹,杀五羊以食之,遣奴为导,曰:“若逢贼,但道李元忠遣送。”奴如其言,贼皆舍避。

永安初,拜南赵郡太守。值洛阳倾覆,庄帝幽崩,元忠弃官还家,潜图义举。会高祖率众东出,便自往奉迎。露车,载素筝浊酒以见高祖,因进从横之策,备陈诚款,深见嘉纳。时刺史尔朱羽生阻兵据州,元忠先聚众于西山,仍与大军相合,擒斩羽生。即令行殷州事。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寻兼中书令。

天平四年,除使持节、光州刺史。时州境灾俭,人皆菜色,元忠表求赈贷,俟秋征收。被报,听用万石。元忠以为万石给人,计一家不过升斗而已,徒有虚名,不救其弊,遂出十五万石以赈之。事讫表陈,朝廷嘉而不责。兴和末,拜侍中。

元忠虽居要任,初不以物务干怀,唯以声酒自娱,大率常醉。家事大小,了不关心。园庭之内,罗种果药,亲朋寻诣,必留连宴赏。每挟弹携壶,敖游里闬,遇会饮酌,萧然自得。武定元年,除东徐州刺史,固辞不拜。孙腾、司马子如尝共诣元忠,见其坐树下,拥被对壶,庭室芜旷。谓二公曰:“不意今日披藜藿也。”因呼妻出,衣不曳地。二公相顾叹息而去,大饷米绢衣服,元忠受而散之。三年,复以本官领卫尉卿。其年卒于位,年六十,谥曰敬惠。

(选自《北齐书•李元忠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
B.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
C.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樁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
D.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技”又叫“方伎”,指医卜星相各种技术;文中的意思指医药及养生之类的技术。
B.“车”指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露车”指没有车盖、车帷的比较简陋的车。
C.古代使臣奉命出行要执符节以为凭证,故称出使为“持节”;使持节,一种官职。
D.“藜藿”是两种野菜的名称,古人一般把自家比较好的饭菜说成藜藿,是自谦的说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元忠仁爱宽厚,治疗有病乡亲。李元忠因母亲年老多病,就专心学习医药方面的知识,后来只要看到有病的人,不论这个人高低贵贱,都为他治疗。
B.李元忠重义轻利,仗义豪爽。在盗贼蜂起的年代,大批壮士前来投奔他。他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点礼物,还热情款待了他们,并派仆人给他们带路。
C.李元忠不慕虚荣,做事实事求是。光州遭灾,担任刺史的李元忠上书请求赈灾,朝廷准许发放一万石粮食,李元忠不图虚名,最终发放十五万石,后受到朝廷的嘉奖。
D.李元忠不事家产,爱好饮酒作乐。李元忠虽身处要职,但不把物质利益放在心上,以音乐、饮酒自娱,以致庭院荒芜、室内空旷,妻子也穿着不曳地的短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乘露车,载素筝浊酒以见高祖,因进从横之策,备陈诚款,深见嘉纳。
(2)二公相顾叹息而去,大饷米绢衣服,元忠受而散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愔,字遵彦,弘农华阴人。愔儿童时,口若不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未尝戏弄。六岁学史书,十一受《诗》《易》,好《左氏春秋》。愔一门四世同居,家甚隆盛,昆季就学者三十余人。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群儿咸争之,愔颓然独坐。其季父日韦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日:“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及长,风神俊悟,容止可观。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
孝昌初,其父津为定州刺史,愔亦随父之职。以军功除羽林监,赐魏昌男,不拜。及中山为杜洛周陷,全家被囚絷。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愔乃托疾,密含牛血数合,于众中吐之,仍佯喑不语。荣以为信然,乃止。
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惜出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神武愍之,恒相开慰。及韩陵之战,愔每阵先登,朋僚咸共怪叹曰:“杨氏儒生,今遂为武士,仁者必勇,定非虚论。”
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惜遂弃衣冠于水滨若自沉者,变易名姓,潜之光州,因东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神武知愔存,遣愔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以礼发遣。神武见之悦,委以重任,妻以庶女。及居端揆,权综机衡,千端万绪,神无滞用。自居大位,门绝私交。轻货财,重仁义,前后赏赐,积累巨万,散之九族,架箧之中,唯有书数千卷。
乾明元年二月,为孝昭帝所诛,时年五十。
(节选自《北齐书·杨倍传》,有删改)
注①燎:祭祀的名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B.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C.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D.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秦代居于里门之右的是贫苦百姓,故“闾右”常用来代指贫苦人民。
B.《左氏春秋》,儒家十三经之一,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C.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
D.从,指堂房亲属,如“从兄”就是指同祖伯叔之子年长于己者,即堂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愔幼时恬淡文静,从未做过顽皮的事,看见其他孩子争抢果实,他一动不动,此举受到叔父的赞扬。
B.杨愔有智慧有谋略,因害怕郭秀陷害自己,便把自己的衣服帽子扔进水中假装投水自尽,然后改变姓名,隐居起来。
C.杨愔有治国之才,皇帝委以重任,他执掌国家机密大政期间,虽然事情千头万绪,但他思想上从没有反应迟钝的时候。
D.杨愔重义轻利,任职期间没有凭私人之交办过事,朝廷给了他很多赏赐,他把赏赐分给族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
(2)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仍为都督,从叱列延讨刘灵助,平之,拜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县伯,邑五百户。义旗初建,雄随尔朱兆败于广阿,遂率所部据定州以归高祖。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于时禁网疏阔,官司相与聚敛,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侵扰州境。雄设伏要击,生擒洪芝、当伯等,俘获甚众。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后庆之复围南荆州,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因其空虚,攻之必克,彼若闻难,荆围自解,此所谓机不可失也。”遂率众攻之,庆之果弃荆州来。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镇将苟元广,兵二千人。梁以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境。雄率众讨之,大破庆和于南顿。寻与行台侯景破梁楚城。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为政去烦碎,举大纲而已。抚养兵民,得其力用。在边十年,屡有功绩,豫人于今怀之。又爱人物,多所施与,宾客往来,礼遗甚厚,亦以此见称。兴和三年,征还京师,寻领司、冀、瀛、定、齐、青、胶、兖、殷、沧十州士卒十万人,巡行西南,分守险要。四年,卒于邺,时年四十四。赠使持节、都督青徐胶三州军事、大将军、司徒公、徐州刺史,武恭。子师

(节选自《北齐书·尧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B.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C.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D.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节指朝廷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象征皇帝与国家,行使相关权力。
B.县伯在文中是爵位名,地位在县侯之下,周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C.谥是古代按死者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褒扬的称号,有朝廷颁赐与私谥之分。
D.嗣有接续、继承等意思。在文中指(经皇上恩准)儿子继承父亲的君位或职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尧雄勇猛刚毅、长于骑射。他沿袭担任都督,跟从叱列延攻打刘灵助,获胜后被授任镇东将军、燕州刺史,赐爵为城平县伯,食邑五百户。
B.尧雄善于用兵,解除荆州之围。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围攻南荆州,他主张攻打白苟堆,不仅解除了荆州之围,而且攻克了白苟堆,生擒梁将苟元广。
C.尧雄勇猛善战,安定国家边境。梁朝授命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境。尧雄统帅行台侯景等众人反击,在南顿打败元庆和,不久又攻下楚城。
D.尧雄治理有方,不同于一般武将。他品性宽厚,治民极讲诚信,为政去繁就简,只注重大事,抚育教养士兵百姓,得其所用,豫州人很怀念他的功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
(2)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