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塞上曲送元美

[明]李攀龙

白羽如霜出塞寒,

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

多少征人马上看。

(注)①元美,即王世贞(字元美),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②白羽:羽书,又名羽檄。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插鸟羽示紧急,故名。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运用比喻,以"霜"喻"白羽",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还暗示形势逼人。
B.次句运用拟人,以"胡烽不断"比拟异族频频入侵,战报直入朝廷,局势之严峻尽在不言中。
C.前两句选用白羽、寒塞、胡烽、长安四组意象,强调军情的紧急,为元美的出行渲染气氛。
D.第三句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既衬托情意,暗示时间,又与下句"征人"看月相照应。
【小题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05 03:43: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前历试卷自序

明艾南英

余以童试受知于李养白先生,为诸生者二十年,试于乡闱者七年,饩于二十人中者,十有四年。于是先后应试之文,积若干卷……乃取而寿之梓,而序所以之之意曰:

嗟乎!备尝诸生之苦,未有如予者也。旧制,诸生取其士什之一而之,名为观风。予又以懒慢成癖,辄不与试。

试之日,衙鼓三通,虽冰霜冻结,诸生露立门外,督学衣绯坐堂上,灯烛闱炉,轻暖自如,诸生解衣露立,听郡县有司唱名,以次立甬道。遇天暑酷烈,督学轻绮荫凉,诸生什伯为群,数百人夹坐,汗流浃背。虽设有供茶吏,然卒不敢饮,饮必朱钤其牍,疑以为弊,文虽工,降一等。盖受困于寒暑者如此。

既就席命题,一以教官宣读,便短视者,一书牌上,吏执而下巡,便重听者。而予目短视,不能咫尺。必屏气询旁舍生,问所目,诸生无敢仰视、四顾、离立倚语者。有则又朱钤其牍,以越规论,文虽工降一等。用是腰脊拘困,虽溲溺不得自由,盖所以絷其手足便利者又如此。

比阅卷,大率督学以一人阅数千人之文。文有平奇虚实,烦简浓淡之异,而督学之好尚亦如之。取必于一流之材,则虽宿学不能以无恐。高下既定,督学复衣绯坐堂上,诸生俯行,以次至几案前,跪而受教,噤不放发声,当是时,其面不可以语妻孥,盖所为拘牵文法以困折其气者又如此

而予七试七挫,改弦易辙,智尽能索。而予以积学二十余年,无所不究,始则为秦汉子、史之文,而闱中目之为野;改而从震泽、毗陵成弘先正之体,而闱中又目之为,无所不习,而顾不得与空疏庸腐、稚拙鄙陋者为伍。每一念至,欲弃举业不事,杜门著书,考古今治乱兴衰以自见于世。而又念不能为逸民以终老。嗟乎,备尝诸生之苦,未有若予者也。

古之君子,有所成就,则必追原其敭历勤苦之状,以自警上。予虽事无所成就,试卷然皆出于勤苦忧患,惊怖束缚之中,而况数先生者,又皆今世名人巨公,予以一日之艺,附弟子之列。语有之:知己重于感恩。今有人于此,衣我以文绣,人以稻粱,以其出于勤苦忧患、惊怖束缚之中,而又有存知己之感,此试卷之所为刻也。若敷科闱中所试,则世皆以成败论人,不欲尘世人之耳目,又类好自表见,形主司短长,放匿之。终不能忘其姓名。騊儿五岁,能读书,且使騊儿读而鉴,鉴而为诡遇之文以逢时,无学乃父之拙也。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序所以之之意曰 梓:刻板
B.诸生取其士什之一而之 校:考察
C.而闱中又目之为   老:陈旧
D.人以稻粱 食:喂养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勤奋刻苦好学的艾南英曾经受知于李养白先生,但举业不顺,为诸生、试于乡闱多年。
B.无论是学习、考试、看题、阅卷,作者都深切感受到艰难,生理、心理上都饱受折磨。
C.作者七试七挫,于是决定改弦易辙,杜门著书,避世隐居终老一生研究古今治乱兴衰。
D.文章写了作者举业路上的见闻感受,有苦痛有不安,更有不满,让儿子不学自己之拙。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遇天暑酷烈,督学轻绮荫凉,诸生什伯为群,数百人夹坐,汗流浃背。
②当是时,其面不可以语妻孥,盖所为拘牵文法以困折其气者又如此。
【小题4】以作者为代表的诸生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设鱼樵对

贝 琼

①客之京师,遇业渔者偕老樵休于道,意若有德者。因诘之曰:“渔樵末事也,方今明天子侧席求士如不及,盍舍尔渔与樵以图富贵乎?”

②对曰:“公卿大夫以至齐民,贵贱虽不伦,其道一也。渔于民,吾渔于河;彼樵于国,吾樵于山,吾何异彼哉!且彼大宫室,盛舆马,妇女不蚕而锦绣,子弟不田而粱肉,非民之钓饵、国之斧斤?民日削,国日坏,彼犹未已也。小覆家,大赤族,呜呼!”今吾薪給于爨 ,未始赭山而樵也;鱼给于食,未始绝河而渔也,视彼不已廉乎?一饱之余,息于树,忘吾柯矣:濯于流,忘吾筌矣,无覆家,赤族之忧,所获多矣。吾何易彼哉!”客惭而谢曰:“仆之昧于道也,请从若游。”

③曰:“又有大者焉。渤澥之东,其深无极,曰有珠焉,在大鲸之腹。吾渔而有之,可以光六合。邓林之西,其广万里,曰有材焉。临虎豹之穴,吾伐而取之,可以栋九庙。”此吾渔樵之所获也大矣,岂苟富贵而蹈祸者同辙哉!”

④客谢之曰:“大哉,夫子之志乎!愿终身执御焉。”遂录其对。

【小题1】在第②段划横线的甲处填入适当的一项是:
A.也
B.乎
C.耳
D.焉
【小题2】渔樵者说“吾何易彼哉”,联系第②段,简要分析渔樵者不愿与公卿大夫交换位置的原因。
【小题3】对第③段“又有大者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渔樵者境界极高,不求利己无害。
B.渔樵者眼界甚宽,遍游江河湖海。
C.渔樵者收获颇丰,官吏望尘莫及。
D.渔樵者成就甚大,客者难以理解。
【小题4】客的问与答表现了客怎样的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