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月

左寿玉

夜气金天迥,萧萧万壑幽。

鸟巢寒暗树,人定倚高楼。

江汉鱼龙冷,关山烟树秋。

清华当此夕,何处着闲愁。

(左寿玉:清代女诗人,湖南湘阴人,是清代湘军著名将领左宗棠的姐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借月抒怀的诗歌,诗的第一句写出了夜气浓重、月光皎洁的环境特点,暗扣了“秋月”。
B.第二句融人想象,表现万壑宁静、安谧的特点,暗含作者的喜悦之情。
C.鸟巢是寒冷的,暗树也是寒冷的,诗人仿佛感受到了巢中鸟的寒冷。
D.在诗人的笔下,近处的江汉鱼龙冷了,远处的关山烟树笼罩着秋意。
【小题2】本诗的第四句“人定倚高楼”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9-11 11:09: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无斋记

(清)刘大櫆

①天下之物,无则无忧,而有则有患。人之患,莫大乎有身,而有室家即次之。今夫无目,何爱于天下之色?无耳,何爱于天下之声?无鼻无口,何爱于天下之臭味?无心思,则任天下之理乱、是非、得失,吾无与于其间,而吾事毕(  )。

②横目二足之民,瞀然不知无之足乐,而以有之为贵。有食矣,而又欲其精;有衣矣,而又欲其华;有宫室矣,而又欲其壮丽。明童艳女之侍于前,吹竽击筑之陈于后,而既已有之,则又不足以厌其心志也。有家矣,而又欲有国;有国矣,而又欲有天下;有天下矣,而又欲九夷八蛮之无不宾贡;九夷八蛮无不宾贡矣,则又欲长生久视,历万祀而不老。以此推之,人之歆羡于富贵佚游,而欲其有之也,岂有终穷乎

③余性颛而愚,于外物之可乐,不知其为乐,而天亦遂若顺从其意,凡人世之所有者,我皆不得而有之:上之不得有驰驱万里之功,下之不得有声色自奉之美,年已五十余而未有子息。所有者惟此身耳。呜呼!其亦幸而所有之惟此身也,使其于此身之外而更有所有,则吾之苦其将何极矣;其亦不幸而犹有此身也,使其并此身而无之,则吾之乐其又将何极矣!

④旅居无事,左图右史,萧然而自足。啼饥之声不闻于耳,号寒之状不接于目,自以为无知,而因以为可乐,于是以“无”名其斋云。

注释:⑴瞀然:愚昧不明。⑵祀:年。⑶佚游:逸游。放纵游荡而无节制。⑷颛:蒙昧无知。⑸形容室内图书多。

【小题1】下列填入第①段括号处的虚词是
A.哉B.乎C.矣D.欤
【小题2】第②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小题3】下列对第②段中画线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难道会有最终贫穷的时候吗?
B.哪里会有终极穷尽的时候呢?
C.莫非会有最终结束的时候吗?
D.哪里会有最后完成的时候呢?
【小题4】第③段中“我皆不得而有之”中的“之”指的是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5】阅读全文,简析作者是怎样看待“有”与“无”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江天一传

〔清〕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其才,每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哗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破,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谿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攻绩谿。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谿,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归,嘱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女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吾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天一为,诣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也。予得其始末于翁君汉津,遂为之传。

(选自《四库全书》,有删改)

(注释)①金佥事公声:金声,字正希,休宁人,崇祯年间(1628-1644)进士,授庶吉士,辞归,后授山东佥事,未就。清兵南下,于家乡起兵守御,相持累月,失败被俘,被杀于南京。②狼兵:以广西东兰、那地、南丹等地人组成的军队。该地少数民族强悍善斗,历史上称狼人,亦作俍人。明代后期,该地土司兵可由朝廷调用,世称狼兵。③内附:归附自己这一方,指降清。汪琬为清朝官员,故如此说。
【小题1】对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县令傅岩其才  奇:奇特 大帅天一甚急 购:悬赏
B.天一为辨疏    赍:赏赐 祸且矣 族:灭族
C.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 焉:哪里 南向再拜讫:结束
D.天一知事不可为,归    遽:立刻 无以也 尚:崇尚
【小题2】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谿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
B.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谿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
C.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谿/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
D.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谿/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天一注重品德的修养。他不在乎贫贱,以读书为乐,把为文与修身结合起来。
B.江天一勇敢善战。他虽为文人而出名,但是与叛兵激战,大获全胜,保一方百姓。
C.江天一足智多谋。他深谋远虑,建议在绩谿筑关,因此在清兵攻打时守住了城。
D.江天一崇尚气节。兵败之后不愿连累家人,不想逃避危难,与金声一起赴难。
【小题4】下列有关文中加点词语的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试”此处指乡试。乡试合格者为举人,之后才可以参加会试。
B.“疏”与“表”一样,都是古代臣子给君主的奏章。
C.“高皇帝”朱元璋谥号。谥号是帝王、大臣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D.“阙”古代皇宫、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泛指帝王的住所。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家贫屋败,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2) 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