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不掉队

谢志强

1947年冬,秦山第一次听见方歌唱歌。团长命令:“我们的两条腿要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秦山穿草鞋,把脚磨破了,渐渐地落在急行军的队伍后边。于是,他听见了那支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方歌站在路边的一个小土坡上,齐耳短发,她旁边还站着两个女兵,是师文工团的团员。秦山踏着歌声,赶上了队伍。

部队准时到达了指定的地点,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激战三天。秦山身负重伤,被送到野战医院。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来医院慰问伤病员。

秦山在昏迷之中,仿佛又掉了队。他听见方歌的歌声,苏醒过来。歌声飞进了他的心里,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

医生对方歌说:你把这个英雄唱醒了。

秦山家境穷困,爹娘却供他上学,念到初中,日本鬼子来扫荡,他就参了军。

他受过五次伤,这一次伤得最重。他说:一颗炮弹把我炸飞了。方歌说:我见过你,看不出,你还是个英雄!

1948年,秦山调进了王震所在的部队,当了独立旅某连的连长。挺进西北,开赴新疆——新疆和平解放。

翻过祁连山,秦山第三次听见了方歌唱歌。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跟秦山的连队在一起宿营。女兵很惹眼。秦山看见了方歌,风撩着齐耳短发,像水边的垂柳。秦山的心里奏起旋律。

茫茫戈壁荒漠,一眼望不到尽头。

方歌突然唱起了歌:向前向前向前……

秦山站起来,走过去,说:你咋知道我在唱……

我一点儿也没唱出声音呀。

方歌说:我似乎听见了一个旋律,有谁起了个头。

部队来到了南疆重镇阿克苏,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开始垦荒。秦山第四次遇见方歌,是在团部。

他乐了,说:是要来慰问一下我们了,戈壁荒滩听了你们的歌声都会开花呢。

方歌说:这一回,是调到你们这儿了。

1952年春,秦山独自骑马,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进入了沙漠。他打算建立一个新的连队,开垦一个新的荒原。按他的说法是,大口啃一块沙漠。

起了大沙暴。沙漠似乎要作弄一下英雄。两天里,风沙铺天盖地,仿佛真的要叫他进去出不来。风一停,沙一落,像是什么事都发生,沙漠异常美丽,移动过的沙丘,那纹路,如同水的波纹。沙漠总是将进入它上边的物体含而不露地收藏起来。

幸亏有一棵枯死的胡杨树。找到秦山的时候,他搂着树干,沙子已埋到他的腰。胡杨树仿佛缩短了一截。秦山的嘴里灌满了沙粒,几乎没了脉搏。

打电话给团部。方歌带了团部的两个女兵赶来,其中一位是女医生,秦山像胡杨树一样,一动不动。

方歌和女兵含泪唱歌,唱沂蒙山小调。

秦山是山东籍。但他对家乡的歌也没反应。

女医生生听不见秦山的心脏跳动了,就用一块白布裹住秦山。

教导员拿来了军旗,盖到了秦山的身上。

方歌扑过来,揭掉军旗,打开白布,向秦山喊:我们早就讲好了,来,让我给你唱歌。地窝子里一片宁静。

歌声响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渐渐地,所有的人都跟着方歌唱了起来。阳光从地窝子上边的天窗照进来,沙尘像音符,在阳光中飞舞。

秦山的嘴唇居然动了。

多年后,我了解到了各种版本的秦山和方歌的爱情故事。其中一个讲述者是秦平沙,他是秦山和方歌的儿子,我们都是军垦第二代。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山负伤醒来之后,“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这一细节写出了一个战斗英雄坚定、乐观的情怀。
B.翻过祁连山,“秦山的心里奏起旋律”,“方歌突然唱起了歌”,说明两个人内心已经有了难以言说的默契。
C.作者在文中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方歌在面对生命“湮灭”的秦山时内心的悲痛,写得极富感染力。
D.文章结尾为闲笔,虽对前文做了补充交代,但对主旨帮助不大。如删去结尾段,用“秦山的嘴唇居然动了”一句作结,反而更显韵味悠长。
【小题2】小说以“秦山听方歌唱歌”谋篇布局,这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小题3】这篇小说洋溢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9-17 08:47: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第下列小小题。
根  生
刘 林
懂事时根生就听说自己的头上还落过个哥,哥打小就显出鬼头聪明,两岁不到就能从1到100顺着数倒着数,一村人都说这孩子见着出息了。哥六七个年头时,在门口的水塘边耍,瞅见水面浮着条斤把重的鱼,鱼半死不活的,哥就乐颠颠地拿着根竹竿去捞,想给爹弄顿下酒菜,爹嗜好红烧鱼块。鱼没上岸,哥脚底一滑,扑进水塘里。水塘像口大铁锅,一下子把哥吞没了。
哥走了,爹娘也跟着闯了趟鬼门关。娘再也见不得鱼,一看见鱼胸口就疼,就一口口呕吐。爹一想哥心就空了寡了,再也沾不得丁点鱼腥。
哥的头上还顶着两个姐,哥走了两年多才有的根生。
根生生得跟哥一个模子,爹娘把对哥的爱挪到根生身上,根生却没显出哥的聪明劲。根生打小就觉得活在哥的身影里,在爹娘的眼里,他是哥的一道影子。爹娘一说到哥两眼就活了。
根生的心一揪一揪地疼,他在心里使劲喊:爹娘,根生不是哥,根生是根生,哥是哥。你哥也叫根生。有次娘说漏了嘴。
根生心上捅了一把刀子,哥叫根生,爹娘给他取了哥的名字,他成了哥的替身,替哥在这世上活着,却活不出哥的成色。根生心淌着血,他认定自己做不了哥,他替哥在这世上活着,他自己又活在哪呢?
“根生。”娘扯着嗓子喊。
娘喊破天,根生横竖就是不应。娘喊急了,根生丢过一句硬生生的话:“你叫哥的魂。”
从娘那里,根生还得知先前爹给取了个名——苗生,满月时爹给改的名——根生。根生认定苗生才是自个的名。根生让爹把他的名字改过来,叫苗生。爹不答应。哥死了,你们把我当成哥。根生顶撞起来。
爹气疯了,逮着根生狠狠揍了一顿。
根生咬紧牙硬挺着,一声也不叫唤。“小子,咋不叫一声。”爹打得手软了,颤着声骂。“打死才好,打死了根生,苗生就活了。”根生盯着爹,恨恨地说。
爹心头一颤,手再也落不下。爹突然呜呜咽咽地哭了,根生根生……爹一边哭一边含混地说。
根生昂起头走到屋外去了,屋外的阳光很好,满天满地的温馨阳光。
我叫苗生。根生在墙壁、围墙到处写下这四个字。
一村子人盯着这四个字不由地笑。
爹心头发冷,脊梁骨发凉,这犟驴子闹得一村子人都在看王家的笑话。一根藤上的瓜,弟咋一点不像哥呢。
根生跟自个的名字拧上了劲,他让人喊他苗生,偏偏没一人叫他苗生,都一口一个根生地喊。
他时常全身青一块紫一块地回家。根生却感觉不到身体的伤痛,心中生出一种快感,他为了自己的名字痛痛快快地打了一场又一场架。
根生闹得学校鸡犬不宁,被学校开除了。
回家后根生跟爹娘下地干活,农活一点就通,成了一把好手。根生不愿老呆在地里干活,喜欢爬树,爬到高高的树上,瞅着树底下走过的一个个村人。根生的目光跟毒虫似的,蜇得村人一个个心里发毛。
“王根生,快下来……”村人站在大树下轰他,“这王根生,咋像大家都欠了他血债。”
“根生,快下来,跟娘回家。”娘常对大树喊。
根生像只壁虎贴在高高的树上,瞅着娘,目光扎得娘心头又疼又苦。
根生呆在大树上,很少下到地上,一天偷偷地下几回地,也只是回家找点吃的填肚子。一年到头,根生活在大树上,在村里的一棵棵大树上来来去去。
有天,根生像个野人似的出现在爹娘的眼前,根生突然安分下来,安分守己地活着,再也不去上树了。
娘心头高兴,但闹不懂根生为啥突然变了个人。娘费尽心机才掏出根生的几句话:他亲眼看见村头冯二婶投的水,是淹死哥的那口水塘。心一下子惊醒了,他也像跟着冯二婶投了回水。从树上飞快溜下地,他奔到水塘边时,水面静了,又开始皱着细微的波浪。根生站在淹死哥的地方,觉得苗生死了,根生活了。
娘一下子惊了心,哭着喊,苗生,你终于回家了。
“苗生,不上树啦。”村人见了根生笑吟吟地说。
“我叫根生。”根生大声地说。
村人一个个开心地笑,喊,苗生,苗生……
“我叫根生。”根生也一起开心地笑起来。
不过,村里人走到大树下时,总要习惯地抬头向上望一望,喊声根生……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有删改)
【小题1】小说中的主人公王根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2】小说开头叙述了有关哥哥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请联系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3】作品为什么以弟弟根生接受“根生”这个名字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些电商平台会利用满减、红包、优惠券等活动,通过“先涨价再促销”的方式,以假折扣误导消费者。某些网店经营者为吸引消费者,不惜在商品标题或宣传页面中夸大甚至虚构部分产品功效或性能。许多商家以次充好。混搭销售劣质商品。还有许多商家把钱花在“刷单”上,很多消费者容易被虚增的部分好评或销量蒙蔽。网购不仅要看商品评价和成交量,还要注意销量突增或突减现象。不少网店经营者断章取义,利用声明、规则、通知等形式“秒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且常常利用合同约定,使用技术手段强行搭售,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一些“网络专供款”不仅质量参差不齐,售后待遇也大相径庭,售后维权的成本较高、周期校长,这种既费时又费钱的等待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煎熬。部分不良商家针对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消费层次等特征,定向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容易出现订同样的酒店、买同样的服务,苹果手机用户比安卓手机用户贵;同样的打车起点和终点,不同用户价格也不一样。

(摘编自《市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网购的八大“陷阱”》,《盐阜大众报》2019. 03. 15)

材料二:

不再“单纯”的微信朋友圈已发展为网络营销的一种常见方式和渠道,由此衍生出的购物纠纷事件也频频发生。微信属于社交媒体,通过微信朋友圈购物,卖家很分散,而且没有一个像阿里或其他电商这样的专业电商平台来规范买家和卖家的关系,没有对卖家资质的审核、验证以及信用评价,导致微信朋友圈的卖家质量和信用良莠不齐。从平台的角度来讲,作为社交平台,微信上很多信息都很私密,平台基于对用户隐私权的尊重,不能监控人们的日常通信,所以发在朋友图的广告以及微信交易确实很难监管。

据统计,2018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顿为31.6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5%。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在激发市场经济活力、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诸多消费纠纷——2018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网络购物投诉168.2万件,同比增长高达126.2%,虚假广告、假冒伪劣、质量不合格、经营者拒不履行合同约定等成为投诉的主要问题。

(摘编自《微信“朋友圈”渐成“商业圈” 网购还有多少痛点待解》,《光明日报》2019. 04. 22)

材料三:

针对网购行业的种种乱象,2019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明确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义务,同时还强化了经营者的举证责任,这无疑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也再次表明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线上网店还是线下门店,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不能突破合规的基本框架。

无论是电子商务法对商家行为的规范,还是平台经营者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本质上都是对整个电子商务行业规则的重塑。当然,从缺少规则、野蛮生长向透明化、规范化过渡,可能会伴有转型阵痛,但从长远看,只有电子商务经营者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来参与市场竞争,履行自身义务,整个电商行业才能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

要真正让网购环境清朗,必须构建起买卖双方和监管者共同发力的消费环境。盼望随着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不断落实、监管部门的重拳整治、网购平台的自我净化以及消费者维权意愿的不断提升,未来的网购商品不仅能让人们买得放心,而且用得舒心。

(摘编自《对网购乱象不能“自认倒霉”》,《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 O5. 01)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商平台的满减、优惠券等促销手段往往存在着似折扣,还有许多夸大其词的宣传,购物时宜多比较甄别。
B.微信购物不同下电商平台购物,卖家的资质审核验证等问题难以进行,卖家的品质和信用也很难得到保障。
C.政府相关部门出重拳、立法规,目的是告诉人们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任何经营活动都要符合规则。
D.当前电子商务尚未脱离野蛮生长状态,制定行为规范去约束电商,从长远看,对电商平台也有益处。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平台上,商品评价和交易量是购物时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如果某商品销售量突增突减则是商家在“刷单”。
B.一些网络专供款商品的品质比实体店差,其售后服务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给消费者造成很多无谓的时间、财力的浪费。
C.当前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增长迅猛,但实际上也存在诸多痛点,由网购引发的消费纠纷成倍增长,问题突出。
D.不只微信等社交平台购物容易出现消费纠纷,整个网络购物市场近年来都足消费者投诉的高发地。
【小题3】要规范网络购物市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肇始于夏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
《尚书》记载,大禹的孙子太康无道,被有穷氏后羿抓起来废了。太康的弟弟作《五子之歌》述大禹之训诫:“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大禹不仅提出了民本思想,并且也在治国中践行这种思想。周公总结商亡的教训,主张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以民本思想为指导实施德治。《尚书·康诰》的许多记载表明,周公深知殷商之鉴,努力安民保民、实施德政。儒家认为统治者只有赢得民心才能得到天下,因此必须爱民、顺民、安民、利民。先秦时代的民本思想与古希腊时代的人本主义思想有相通之处,都有重视人的意思。不过,古希腊从苏格拉底开始兴盛起来的人本主义思想中的“人”并不包括自由人之外的奴隶,所以其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比起西方奴隶制度下形成的人本主义思想更加具体、更加具有人情味,尽管不免有其蒙蔽性。
西汉政治思想家贾谊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民本思想。贾谊深入阐述了人民的重要性,总结出人民是国家兴衰成败根本的结论,完善了民本思想体系。唐代柳宗元在“民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高峰。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历代开明封建统治者的政治实践中具体化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畏民重民,尊重和敬畏人民。《大学》中说:“大畏民志,此谓知本。”二是知民得心,体察民情民意。孟子总结了夏桀、商纣亡国的历史教训:失其民心。三是爱民恤民,体恤爱护人民群众。孔子主张“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四是忧民利民,关心人民疾苦,为民谋利益。《孟子·梁惠王下》中最早提出“忧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五是富民强国,使人民富裕、国家强大。《论语·颜渊》中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管子·治国》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民富才能国强,这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总结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使得广大人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安居乐业,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繁荣时期。但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而提出的,主要是一种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的权术,是以君权至上、官本位为前提的王道、仁政和德治,实质上只是一种开明的统治策略。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并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个体价值与权利,不可能赋予人民政治权利。尽管如此,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民贵君轻、平政爱民等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摘编自张弓《民本思想促进中华文明发展》,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五子之歌》用大禹的训诫批判了太康的无道并肯定了有穷氏后羿做法的正确性。
B.西方奴隶制度下形成的人本主义思想中的“人”不包括奴隶,所以它没有人情味。
C.在前代较为完善的民本思想体系下柳宗元先后提出“民为本”“吏为民役”等观点。
D.虽然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没有赋予人民政治权利,但其思想在当代仍有现实意义。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起源和发展时采用了先总写后分述的总分手法。
B.在论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古希腊时代的人本主义思想时文章使用了对比手法。
C.为证明富民强国的道理文章先论述了畏民重民、知民得心等民本思想的重要性。
D.文章论述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意义,也指出了其存在的缺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有安定人民、巩固统治的作用,所以能被封建君主所接受。
B.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虽然有其缺点,但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仍是有借鉴价值的。
C.如果没有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实施就不可能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繁荣时期。
D.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不尊重百姓们的个体价值与权利说明其只是一种开明的统治策略。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医者

陈振林

王后病了,病的很重。

王后以前也得过病,但她感觉这一次与以前不同。毕竟也是年过六旬的人了,王后知道这一次会离开这个世界。

王坐在王后的床边,拉着王后的手,看着王后的脸,听着王后的呼吸。那手,瘦弱得像枯枝;那脸,苍白的像张纸;那呼吸,气若游丝。

王三十多年前从老家起事,王后一直跟随在身边,形随彩追;照看着王的生活,无微不至;管理着王的大家庭,并并有序。王没有了生活之化,没有家庭之乱,他一心打拼着自己想要的江山。王常常想:要是没有王后,自己可能只是个平庸的官兵。

如今,江山已得,王成了真正的王。可是,他心爱的王后却病倒了。

王后以前也病过。只是小病时,王后自己挺过就好了。也有病重的时候,王就会叫过太医,把脉,用药,不过几天也就痊念了。

“我要让我的太医前来,为你瞧病。”王拉着王后的手抚摸着,轻声地说。

“传刘太医。”室外已响起了叫唤声。一会,急匆匆赶来的刘太医跪在了帘子外边,他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他深谙医道,在宫中很有名气。

王后摆了摆手,说:“他瞧不了我的病,让他退下吧。”

“传王太医!”又响起了叫唤声。王太医立即跪在了帘子外候旨,他已须发皆白,曾经医治好了王的偏头痛,最得王的信任,是太医中的佼佼者。

王后轻轻地摇了摇头,吐出了三个字:“退下吧……”

须发皆白的王太医和气喘呼呼的刘太医走出宫门,很是惋惜。刘太医有些“自谦”地说:“王兄啊,其实王后的病情应该不重,不要说请您老医治,就是我开出三个方子,王后的病应该是能治念的。”步履满珊的王太医应声:“刘兄所言极是,王后为什么不让我们帮她瞧病呢?

怎么不相信我们医者呢?”

太医走了,王有些急了,他走到门口走回来,又走向门口,声音大了一些:“王后你不相信这些太医,那我再去全天下请良医。”

王说到做到。他当即下了一道御旨,重金募求良医。不到三天,全天下的良医聚到了京城。然后层层选拔,优中选优。最后,王亲自遴选其中十名良医进到内室。

王坐到王后的病榻前,轻声说:“王后,我已请来全天下最好的郎中,来治你的病。”王说着,泪水已经在他的眼眶里打转了。

王后的头摆得更厉害了,说:“不行!草泽医者,没有用的,你让他们都退下吧。”

王一摆手,那些良医纷纷离去。良医们有些失望,走出宫门。他们的声音大了起来:“我们是能够治好王后的病的,王后为什么不让我们帮地照病呢?她不懂我们医者啊。”

王后的病情更严重了,她说话的声音也听不见了。她叫人拿来纸和笔,颤抖着写下“丧事从简、不要殉葬”的遗嘱。三天之后,王后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脸色,安详而平静。

王拉着王后的手,痛哭不已。王一个劲地自责:“是我没能照顾好你,没能找到全天下最好的医者。可是,为什么你就不同意他们为你瞧病呢?……”

王后的葬礼,依照王后生前的嘱咐,尽量从简,也无殉葬。

葬礼的队伍最后,走着一行人,他们捶胸顿足,极尽哀痛,泪洒襟袖。他们是刘太医,王太医,还有那几十个从各地挑选进京的医者。

就在昨天,须发皆白的王太医向这些医者告知了一条消息:是王后救了大家的姓名……王后,才是最好的医者。

前不久王子找到王太医,告诉他一个消息。就在王后临终之时,王子前来探望母亲的病情。王子跪在王后的病榻前,痛哭着说:“母后,我就不明白,您为什么不接受父皇为您找来的那些医者为您瞧病呢?”

王后对着王子招了招手,让王子的耳朵贴近自己的嘴边,王后说:“我的重病本已无法救治,任何医者为我开任何药方都是没有用的。你的父皇嗜杀,在我死后,悲痛之中,盛怒之下,肯定会将他们都杀掉的……等将来你君临天下了,一定要心怀悲悯,爱惜生灵……”

(原载《小小说大世界》2018年第2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插叙了王三十年前起事的经历,交待王后对王的追随、照顾,赞颂了王后的赤诚、周到细致和勤劳能干,也表现出王对王后的感激和疼爱。
B.作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王“拉着王后的手抚摸着”“走到门口走回来,又走向门口”“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意在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C.刘太医、王太医和遴选出的十名良医,都是医术高明的人,他们完全有把握治好王后的病,而王后不信任他们,不让瞧病,他们既失望又无奈。
D.小说结尾才揭示王后不让太医和良医们瞧病的原因,让人唏嘘不已。而倒叙之中又有倒叙手法的运用,使得故事情节更具曲折性,更有吸引力。
【小题2】小说多次写到王后拒绝让人瞧病,这令医者还有王、王子心生疑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设计的妙处。
【小题3】“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这是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一位医生的颁奖词。文中王太医评价王后“才是最好的医者”,请依据本文谈谈这样评价的依据。

同类题5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而且,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像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英国动物生态学家罗伯特•亨德指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如此复杂的行为,甚至要给这种游戏行为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也很不容易。游戏行为有点儿像体育运动,有点儿像演戏,它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在动物行为中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内容复杂多变,实在令人捉摸不透。亨德和所有研究动物游戏行为的专家都相信,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小题1】文段中的画线处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请从中任选一种,然后用两个例子加以印证。其中一个例子来自课文《动物游戏之谜》,另一个例子来自你平时对动物的观察。
能力:
课文例子
你观察到的例子:
【小题2】这几种假说,指的是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它们虽然各有侧重,但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有许多相通之处,你能简要作点分析吗?
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