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康望湖亭
苏轼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①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②康时:即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1)本诗首联有什么作用?
(2)请赏析颔联的写景艺术。
(3)简要概括诗歌后两联所蕴含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5-12-29 04:54: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前赤壁赋》的作者苏轼,字 ,号 ,北宋文学家。
【小题2】解释加点的词。
正襟坐( )    吾与子之所共( )
【小题3】下列文化知识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望”是指阴历每月十六。
B.“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中运用到了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化用了《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诗句,原句为“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D.古人常用“美人”作为圣主贤君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小题4】下列短语构成形式不同的一组是( )
A.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B.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C.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D.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小题5】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山川相缪D.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小题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凌万顷茫然 ②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B.①扣舷歌之 ②耳得之为声
C.①挟飞仙遨游 ②余与四人拥火
D.①相与枕藉舟中 ②郁苍苍
【小题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在活用上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孤舟之嫠妇
A.襟危坐而问客B.方其破荆州,江陵
C.鱼虾而友麋鹿D.顺流而
【小题8】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渺渺兮予怀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而又何羡乎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往往有得
【小题9】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使时,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B.这篇赋在写法上仍受传统赋体的束缚,虽然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豪迈奔放,但仍保持了押韵和骈偶句式等特点。
C.苏轼在这篇赋中以“哀”“乐”对举,借主客问答以写志抒情,其实是作者本人矛盾心情的两个方面。最后,“乐”战胜“哀”,主客同达于“共适”之境界。
D.这篇赋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情因景发,景以情显,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兼具哲理。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

(甲)

书《归去来辞》赠契顺

苏轼

  谪居惠州,子由在高安,各以一子自随,余分寓许昌、宜兴,岭海隔绝。诸子不闻余耗,忧愁无聊。苏州定慧院学佛者卓契顺谓迈曰:“子何忧之甚,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耳,当为子将书问之。”
  绍圣三年三月二日,契顺涉江度岭,徒行露宿,僵仆瘴雾,黧面茧足以至惠州,得书径还。余问其所求,答曰:“契顺惟无所求而后来惠州;若有所求,当走都下矣。”苦问不已,乃曰:“昔蔡明远鄱阳一校耳,颜鲁公绝粮江淮之间,明远载米以周之。鲁公怜其意,遗以尺书,天下至今知有明远也。今契顺虽无米与公,然区区万里之勤,傥可以援明远例,得数字乎?”余欣然许之。独愧名节之重,字画之好,不逮鲁公,故为书渊明《归去来辞》以遗之,庶几契顺托此文以不朽也。

(乙)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解释加点字:
(1)诸子不闻余(    )  (2)悟已往之不(    )
(3)三径荒(    ) (4)植杖而耘耔(    )
【小题2】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黧面茧足以至惠州 B. 明远载米以周之
C. 遗以尺书 D. 故为书渊明《归去来辞》以遗之
【小题3】下列选项中,句式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各以一子自随(《书<归去来辞>赠契顺》) B.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C.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D. 宋人有得玉者(《<新序>二则》)
【小题4】(小题4)翻译句子:
(1)今契顺虽无米与公,然区区万里之勤,傥可以援明远例,得数字乎?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从(甲)文看,契顺是一个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质的人。
【小题6】结合(甲)文和(乙)文,试分析苏轼为契顺书《归去来兮辞》的用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