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儒之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庚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人亦念其家 秦王恐其破壁 |
B.奈何取之尽锱铢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C.多于南亩之农夫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A.自“始负栋之柱”始,连用六个句子,既是排比又是对比,一方面是写奢靡的生活,另一方面写辛勤的劳作,这种巨大的反差预示了秦王朝的危机。 |
B.“戎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叙写陈胜吴广起义,刘邦攻入咸阳,项羽火烧秦宫之事,含蓄地写出“不施仁义”是秦王朝灭亡的主因。 |
C.杜牧这篇史论性质的赋最终想说明的道理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作者借古讽今,意在言外,提醒统治者爱惜民力,不重蹈秦灭亡的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