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渐渐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引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小题2】这首诗的后两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28 05:18: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二首(其二)
杜甫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①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②。
十年蹴鞠③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④,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⑤山河锦锈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蘋愁杀白头翁。
注:①偏枯:麻痹。②左书空:用左手在空中写字。③蹴鞠:踢球。④紫塞:泛指北 方。⑤汉主:指唐皇。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前三联侧重叙事,叙中融情,后三联重在写景,景真情切,两大部分双峰并峙, 各显千秋。B.第二联近承首联,“系舟”应“飘泊”,“左书空”对“右臂偏枯”,将老病漂泊的 境况具象化。
C.第三联远承首联,“蹴鞠”“秋千”语带双关,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长期漂泊身不由己 的悲凉酸楚。D.尾联以“春”“白”叠用见妙,春水归向洞庭,白蘋逢春生长,让原本愁苦的诗人又 顿感欣慰。
【小题2】本诗第三、四联中的“蹴鞠”“秋千”“钻火”等涉及清明习俗。下列诗句与清明习 俗或传说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A.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黄庭坚《清明》)
B.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高翥《清明》)
C.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孟浩然《清明即事》)
D.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梦李白·其而①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①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至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磷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梦李白》共两首,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此时的杜甫,闲居蜀中。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开篇“浮云”二句,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常用的比兴手法,以此喻李白的漂游不定。
B.“三夜”两句从频梦叙起,是诗人推己及人,从对方设想,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
C.诗歌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塑造了李白的真实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D.诗人因担心李白遭遇不测,故语多凄惨,忧思深重,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让人心碎。
E. 诗歌以诗人自我为中心,哀叹李白的同时也是哀叹自己,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怨怒和对社会的担忧。
【小题2】清人蒲起龙评论此诗:“次章纯是迁谪之慨。为我耶?为彼耶?同声一哭!”请结合情节和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