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董元达

谢逸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顔。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注:玉川:唐卢仝,号玉川子,家中贫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六句意即董元达归来之后,曾被先皇在延和殿召见,他在廷对的时候,议论慷慨,连天子也为之开颜。
B.九、十句写董元达南行之后,将越过浪涛滚滚、蛟龙怒吼的长江,乘舟而去,不知何时能归,深寓惜别之意。
C.诗歌最后两句表明将来一定会在大梁城中相见,到时董元达应该只有几间破屋,暗示董元达日后生活的穷迫。
D.全诗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磊落旷达之情,不作临别涕泣之语,也包含了对董元达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惋惜之意。
【小题2】这首诗中的董元达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23 10:09: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①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其上有鸟,黑如鸲鹆,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篁筱仰不见日,如四五里,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②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磨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
③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忆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
(注释)①幢(chuáng):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②沮洳(rù):低湿之地。③蚖:一种蝮蛇。④鸲(qú)鹆(yù):即八哥。⑤蹊:小路。⑥篁(huáng)筱(xiǎo):泛指密密的竹林。⑦摩戛(jiá):摩擦相击。⑧离立:并立。
【小题1】文章最后方框内应填的虚词为。
A.矣B.也C.乎D.哉
【小题2】下列划线词语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锵然鸣    有怠欲出者
B.闻鸡声    知尔丑
C.曲折依崖壁栏楯   猾胥报充里正役
D.不知身在何境也   予力尚足以入
【小题3】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及作用。
【小题4】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各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处州照水堂记
宋苏舜钦
括苍郡署冠山之椒,林壑蔽翳,故当暑有蒸郁之烦,至者或神明不开则事务隳废,咸平初,杨文公起凝霜阁,下览平旷,得遥岑远林之赏,当时固已为嘉处□。景祐中,孙公元规以言事南迁,移守此郡,考政之始,众务毕举,乃历访雄胜之地,以图燕休,又得西北隅绝巘之巅,刬去丛秽,化出异境,溪山之势,奔放坌来,始规地命名,诏徙他郡。
②后更三守,泯然不寻。李君然明之来,刷剔隐滞,纲条一心,吏民晓然,逾年甚便,然后思有所以自适,且将以风迹留遗乎后人,景与意并,正获乎元规之地,遂构广厦,且以照水题之。摩豁虚明,坐视千里,虽甚盛暑,洒然如秋,有长溪者,源自闽来,趋过槛下,前向南明山,盖王方平之旧隐也,苍峰古刹,阴晴隐见。又于东南创月轩,稍却为燕阁,阁之右又为风亭,亭前启轩曰夕霏,是皆出于照水,而乃有斯胜也。华榱髹楯,下上相焕,易去榛莽,与政俱新,盖基于元规,成于然明,使元规之久,则然明乐成其成矣。然明之去速,则来者其谓斯何!二君默契,遂亡异趣,是政之所起,故自有乎后先。
③一日然明书来,求予文其事,予慨然东望,神爽坐驰,恨不能剧饮酣歌,俯仰周览于其上;又不能具道其营建之勤,山水之胜,徒胸中耿耿,终日有所思,然明或能图以为贶,使予对而销忧,尚可更发咏歌,以足其未至者矣。
【小题1】分析第1段划线句的作用。
【小题2】文中第1段方框处应填入的虚词是()
【小题3】概括第2段“而乃有斯胜也”中“胜”的内涵。
【小题4】下列对第3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照水堂由三人修建完成,作者都做了详细记录。
B.每次修缮照水堂都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改造。
C.照水堂周围的山水之胜作者无法一一加以描述。
D.本文的写作缘由是为了满足没有达到之人的愿望。
【小题5】孙元规和李然明“二君”的“默契”体现在哪里?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北宋)王禹偁

①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②于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③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清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④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斡、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⑤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茸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⑥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释:本文选自《小畜集》。宋真宗咸平元年(998)除夕,作者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次年三月二十七日到达黄州任所。①刳(kū):剖,削。②雉堞(dié):城墙。③平挹江濑(1ài):奔流的江水尽收眼底。濑,湍急的水。④幽阒(qù)辽夐(xiòng):幽静,辽阔绵远。⑤丁丁(zhēng zhēng)然:象声词。⑥投壶:古代宴会上的一种游戏,宾主依次投矢于壶,中多者为胜,胜者斟酒,败者饮酒。⑦稔(rěn):谷熟。

【小题1】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叙写作者谪居竹楼的乐趣的一组是(   )
①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②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③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④宜鼓琴,琴调虚畅 ⑤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⑥焚香默坐,清遣世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小题3】第④段引齐云、落星、井斡、丽谯四座历史上有名的高楼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4】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柳宗元
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亦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旦暮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吾小人辍饔飧以劳吏之不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凡病且怠,职此故也。”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梓人:木匠。②寻引:长尺③伊、傅、周、召:指当时的宰相伊尹、傅说、周公、召公。④听听:争辩的样子。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     坐:因……获罪
B.恐禹锡在所宜矜 矜:怜悯
C.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 规矩:方尺
D.其根欲舒,其土欲故     故:旧的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请于朝,愿柳易播 则天地曾不能一瞬
B.以责为人子耳    古之学必有师
C.此禹锡重可责也  故木受绳直,金就砺则利
D.指麾众工,各趋隙也,则施施而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刘禹锡都是因为王叔文党祸受牵连而被贬谪,其实他们都很冤枉。
B.文中通过梓人的故事,生动形象阐明了做宰相的人要宏观上把握局面,要懂得选贤任能,不必事必躬亲。
C.柳宗元善于用寓言或借事喻理的文章表达为政治世的道理,其中郭橐驼就是用种树的理论阐述为官之道。
D.御史中丞裴度在刘禹锡任职这件事上对皇上进行劝谏,皇上认为他忠心可鉴。
【小题4】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