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各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①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①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西部,洛河中游,即唐代福昌县城。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座落在这里。山中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在安史之乱中,这里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小题1】从诗歌的体裁来看这首诗是一首    
【小题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B.“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C.“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并描写任花自开自落,道出了诗人归隐田园隐逸不仕的心声。
D.“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
【小题3】从景情关系的角度鉴赏本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12 10:50: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华清宫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崔 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宫。
【小题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吴诗以讽刺见长。开头两句,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更显雪意正浓,接着轻描宫中“落旋干”的景象,此句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C.崔诗“草遮”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磴道因御驾匿迹而格外冷清,杂草已将石磴掩盖,与吴诗中的华清宫形成鲜明反差。
D.崔诗先写华清宫白天的景色,荒草丛生,寂无声息,宫中之树,直插云霄;再写夜间之景,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
E. 吴诗“无人知道外边寒”和崔诗“云树深深碧殿寒”中的“寒”都主要写出了天气寒冷之意。
【小题2】两首《华清宫》诗,虽题材相同,但手法、主题各异,请具体分析两首诗各自使用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的思想情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构,字孝基,北海人也。性滑稽多智,辩给过人,好读书,工吏事。仕齐,历兰陵、平原二郡太守。齐灭,周武帝以为许州司马。隋文帝受禅,累迁户部侍郎。时内史侍郎晋平东与兄子长茂争嫡,尚书省不能断,朝臣三议不决。构断而合理,上以为能,召入内殿,劳之曰:“我闻尚书郎上应列宿,观卿才识,方知古人之言信矣。嫡庶者,礼教之所重,读卿判数遍,词理惬当,意所不能及也。”赐米百石。由是知名。冯翊武乡女子焦氏既哑又聋,嫁之不售。然生一男。时年六岁,莫知其姓,于是申省。构判回: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岁余,坐事左转盩厔令,甚有能名。上善之,复拜雍州司马。仁寿初,又为吏部侍郎,以公事免。炀帝立,召令复位。时为吏部者多以不称去职,唯构最有能名,前后典选之官,皆出其下。时人以构好剧谈,颇谓轻薄,然其内怀方雅。特为吏部尚书牛弘所重。后以老病解职,弘时典选,凡将有所擢用,辄遣人就第问其可不。河东薛道衡才高当世,每称构有清鉴,所为文笔,必先以草呈观构而后出之。构有所诋呵,道衡未尝不嗟伏。大业七年,终于家。所举荐杜如晦,房玄龄等,后皆自致公辅,论者称构有知人之鉴。

(选自《北史·高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
B.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
C.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
D.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也有把皇帝即位称为受禅。
B.列宿:指二十八宿,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可见的星分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
C.左转:即左迁、升官,提职之意。汉代贵左贱右,故将升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
D.公辅:古代三公、四辅,均为天子的辅佐大臣。文中是用来借指宰相一类的大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构断案有智慧。在任户部侍郎时,晋平东与晋长茂争夺嫡位,尚书省不能决定,事件复杂棘手,但他决断很妥当。
B.高构有治政才能。他能言善辩,精于官府事务,在很多职位中,以能干而出名,治政有成效,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C.高构有知人之明。杜如晦、房玄龄、薛道衡等都是因高构的举荐才担任官职或提升官职,之后他们的才干显耀于世。
D.高构受皇上器重。他侍奉几代帝王,担任过许多职位,其行为事迹得到了某些皇上的赞美,也得到了许多的赏赐。
【小题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以构好剧谈,颇谓轻薄,然其内怀方雅。
(2)弘时典选,凡将有所擢用,辄遣人就第问其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