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 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 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小题1】本文作者______,根据以下释义“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可填写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
【小题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求木之(________)者  (______)恶
【小题3】解释加点字词
(1)百元首(________)    (2)承天命(________)
(3)终者盖寡(________)  (4)能而任之(________)
【小题4】下列对“十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提出,作为帝王,在他计划营造宫殿时,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以尽可能减轻百姓负担,使他们安居乐业。
B.帝王担负着治理天下的重任,当他产生骄傲自满时,就应想到自己要像江海那样宽广低下,有能容纳百川的胸怀。
C.帝王担心自己偏信谗言邪说,就要想到首先端正自身以便除去邪恶,将要施恩奖赏人时,要警惕不因自己的偏爱而赏错。
D.帝王喜欢到郊外去打猎,就要想到最多只能去三次。
【小题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闻求木长者
②源不深而望流
③人君当神器
④岂取易守之难乎?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小题6】翻译下列句子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17 08:13: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下题。

陈棱字长威。祖硕,以渔钓自给。父岘,少骁勇,事章大宝为帐内部曲。告大宝反,授谯州刺史。陈灭,废于家。高智慧、汪文进等作乱江南,庐江豪杰亦举兵相应,以岘旧将,共推为主。岘欲拒之,棱谓岘曰:“众乱既作,拒之祸且及己。不如伪从。别为后计。”岘然之。时柱国李彻军至当涂,岘潜使棱至彻所,请为内应。彻上其事,拜上大将军、宣州刺史,封谯郡公,邑一千户,诏彻应接之。彻军未至,谋泄,为其党所杀,棱仅以获免。上以其父之故,拜开府,寻领乡兵。

炀帝即位,授骠骑将军。大业三年,拜武贲郎将。后三岁,与朝请大夫张镇周发东阳兵万余人,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月余而至。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棱率众登岸,遣镇周为先锋。其主欢斯渴刺兜遣兵拒战,镇周频击破之。棱进至低没檀洞,其小王欢斯老模率兵拒战,棱击败之,斩老模。其日雾雨晦冥,将士皆惧,棱刑白马以祭海神。既而开霁,分为五军,趣其都邑。渴剌兜率众数千逆拒,棱遣镇周又先锋击走之。棱乘胜逐北,至其栅,渴刺兜背栅而阵。棱尽锐击之,从辰至未,苦斗不息。渴剌兜自以军疲,引入栅。棱遂填堑,攻破其栅,斩渴刺兜,获其子岛槌,虏男女数千而归。帝大悦,进棱位右光禄大夫,武贲如故,镇周金紫光禄大夫。

辽东之役,以宿卫迁左光禄大夫。明年,帝复征辽东,棱为东莱留守。杨玄感之作乱也,棱率众万余人击平黎阳,斩玄感所署刺史元务本。寻奉诏于江南营战舰。至彭城,贼帅孟让众将十万,据都梁宫,阻淮为固。棱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率兵袭让,破之。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

棱后为李子通所陷,奔杜伏威,伏威忌之,寻而见害。

(节选自《隋书》,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如伪从,别为后计 伪:假装
B.往往诣军中贸易 诣:到……去
C.据都梁宫,阻淮为固 固:固守
D.棱潜于下流而济 济:渡河
【小题2】下列全都能表现陈棱东征流求国十分艰苦的一组是
①炀帝即位,授骠骑将军   ②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月余而至   ③其日雾雨晦冥,将士皆惧,棱刑白马以祭海神   ④尽锐击之,从辰至未,苦斗不息   ⑤获其子岛槌,虏男女数千而归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棱父亲陈岘年轻时骁勇善战,后庐江郡地方豪杰发动军队起事时,大家推举陈岘为主帅。
B.隋炀帝时,陈棱与张镇周调动军队一万多人,去攻流求国,行军用了很长时间才到达。
C.隋炀帝时,陈棱率领化装成商船的战舰攻打流求国,他任命张镇周为先锋,自己则率兵击败了小王欢斯老模,并杀死了欢斯老模。
D.陈棱斩杨玄感部将元务本,率兵大破孟让,因功劳大而被赐给爵位信安侯,后被杜伏威害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彻军未至,谋泄,为其党所杀,棱仅以获免。
(2)其日雾雨晦冥,将士皆惧,棱刑白马以祭海神。既而开霁,分为五军,趣其都邑。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小题。
虞绰,字士裕,会稽余姚人也。绰身长八尺,姿仪甚伟,博学有俊才,尤工草隶。陈左卫将军傅縡有盛名于世,见绰词赋,叹谓人曰:“虞郎之文,无以尚也!”仕陈为太学博士,迁永阳王记室。及陈亡,晋王广引为学士。大业初,转为秘书学士,奉诏与虞世南、庾自直等撰《长洲玉镜》等书十余部。绰所笔削,帝未尝不称善,而官竟不迁。初为校书郎,以籓邸左右,加宣惠尉。迁著作佐郎,与虞世南、庾自直、蔡允恭等四人常居禁中,以文翰待诏,恩盼隆洽。从征辽东,帝舍临海顿,见大鸟,异之,诏绰为铭。帝览而善之,命有司勒于海上。以渡辽功,授建节尉。
绰恃才任气,无所降下。诸葛颍以学业幸于帝,绰每轻侮之,由是有隙。帝尝问绰于颍,颍曰:“虞绰粗人也。”帝颔之。时礼部尚书杨玄感称为贵倨,虚襟礼之,与结布衣之友。绰数从之游。其族人虞.世南诫之曰:“上性猜忌,而君过厚玄感。若与绝交者,帝知君改悔,可以无咎;不然,终当见祸。”绰不从。寻有告绰以禁内兵书借玄感,帝甚衔之。及玄感败后,籍没其家,妓妾并入宫。帝因问之,玄感平常时与何人交往,其妾以虞绰对。帝令大理卿郑善果穷治其事,绰曰:“羁旅薄游,与玄感文酒谈款,实无他谋。”帝怒不解,徙绰且末。绰至长安而亡,吏逮之急,于是潜渡江,变姓名,自称吴卓。游东阳,抵信安令天水辛大德,大德舍之。岁余,绰与人争田相讼,因有识绰者而告之,竟为吏所执,坐斩江都,时年五十四。所有词赋,并行于世。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四十一》)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帝览而善之 善:与……交好
B.见大鸟,异之 异:奇异的
C.绰数从之游  数:屡次,多次
D.绰至长安而亡 亡:去世
【小题2】下列选项中,对文中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是汉代出现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而太学博士则是太学中学位最高的人。
B.“大业”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C.“禁中”本义是禁令所及范围之中;在古代文献里,“禁中”和“禁内”一般都用以指太子所居的宫内。
D.“大理卿”即大理寺少卿,官职名。大理寺,古代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学府,掌教育教学之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虞绰为自己与杨玄感的关系向皇上作了解释,但皇上还是怒气不消,要把他流放到偏远的地方。
B.虞绰恃才傲物和师心自用的个性,使他得罪了许多人,他最后逃亡和被斩的结局都与此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C.虞绰仪表堂堂,博学多才,文采出众,得到许多人的赏识;但因性格上的原因,始终得不到皇上的重用。
D.虞绰为人任性,目中无人,与同朝官员颇有嫌隙。皇帝认为他是一个粗疏的人。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绰所笔削,帝未尝不称善,而官竟不迁。
(2)若与绝交者,帝知君改悔,可以无咎;不然,终当见祸。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窦荣定,扶风平陵人也。荣定沈深有器局,容貌瑰伟。周太祖见而奇之,授平东将军,赐爵宜君县子,邑三百户。后从太祖与齐人战于北芒,周师不利,荣定与汝南公宇文神庆帅精骑二千邀击之,齐师乃却。以功拜上仪同。后从武元皇帝引突厥木杆侵齐之并州,赐物三百段。袭爵永富县公,邑千户,进位开府,除忠州刺史。从武帝平齐,加上开府,拜前将军。
其妻则高祖姊安成长公主也。高祖少小与之情契甚厚,荣定亦知高祖有人君之表,尤相推结。及高祖作相,领左右宫伯,使镇守天台,总统露门内两箱仗卫,常宿禁中。
高祖受禅,来朝京师。上顾谓群臣曰:“朕少恶轻薄,性相近者,唯窦荣定而已。”赐马三百匹。坐事除名,高祖以长公主之故,寻拜右武候大将军。上数幸其第,恩赐甚厚。以佐命功,拜上柱国、宁州刺史。突厥沙钵略寇边,以为行军元帅,率九总管,步骑三万,出凉州。与虏战于高越原,两军相持,其地无水,士卒渴甚,至刺马血而饮,死者十有二三。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岁余,拜右武卫大将军,俄转左武卫大将军。上欲以为三公,荣定上书曰:“臣每观西朝卫、霍,东都梁、邓,幸托葭莩,位极台铉,宠积骄盈,必致倾覆。向使前贤,少自贬损,远避权势,推而不居,则天命可保,何覆宗之有!臣每览前修,实为畏惧。”上于是乃止。
开皇六年卒,时年五十七。上为之废朝,令左卫大将军元旻监护丧事,赙缣三千匹。上谓侍臣曰:“吾每欲致荣定于三事,其人固让不可。今欲赠之,重违其志。”于是赠冀州刺史、陈国公,谥曰懿。
(节选自《隋书·窦荣定转》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B.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C.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D.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子”“公”“长公主”均为爵位。所谓“爵位”,也称封爵、世爵,原本是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按国之大小待遇不同,权限也不同
B.受禅,也叫禅让,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种方式,節部落客次表决,以多数决定。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如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
C.葭莩,本意是芦苇杆内的薄膜,常常用作为亲戚的代称;如文中的“幸托葭莩”就是有幸依赖妻女姊妹等有关的亲戚关系。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周太祖一见沉着稳健、气概不凡的窦荣定就感到奇异,授予他平东将军的官职,赐给他宜君县子爵位,食邑三百户,其被重视可见一斑。这对荣定而言,是平步青云的契机。
B.熊恭得触兵凉州,在高越愿与沙钵略开战,两军胜负难分。此地没有水,隋军官兵干渴难禁,竟有十二三个官兵被活活渴死。
C.窦荣定因为妻子的关系和功绩卓越,屡被封赐。当高祖还想封赐他三公的爵位时,窦荣定援引先例,担心自己重蹈先贤覆辙,高祖才作罢。
D.窦荣定逝世,高祖很悲痛,为此不上朝,命令左卫大将军元曼亲自掌管丧事,并追封窦荣定为冀州刺史、陈国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从太祖与齐人战于北芒,周师不利,荣定与汝南公宇文神庆帅精骑二千邀击之,齐师乃却。
(2)向使前贤,少自贬损,远避权势,推而不居,则天命可保,何覆宗之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颁,字景彦,太原祁人也。祖神念,梁左卫将军。父僧辩,太尉。颁少俶傥,有文武干局。其父平侯景,留颁质于荆州,遇元帝为周师所陷,颁因入。闻其父为陈武帝所杀,号恸而绝,食顷乃苏,哭泣不绝声,毁瘠骨立。至服阙 ,常布衣蔬食,藉藁而卧。周明帝嘉之,召授左侍上士,累迁汉中太守,寻拜仪同三司。开皇初,以平蛮功,加开府,封蛇丘县公。献取陈之策,上览而异之,召与相见,言毕而歔欷,上为之改容。及大举伐陈,颁自请行,率徒数百人,从韩擒先锋夜济。力战被伤,恐不堪复斗,悲感呜咽。夜中因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创不痛,时人以为孝感。

及陈灭,颁密召父时士卒,得千馀人,对之涕泣。其间壮士或问颁曰:“郎君来破陈国,灭其社稷,仇耻已雪,而悲哀不止者,将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邪? 请发其丘垄,断榇焚骨,亦可申孝心矣。”颁顿颡陈谢,额尽流血,答之曰: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诸人请具锹锸,一旦皆萃。于是夜发其陵,剖棺,见陈武帝须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颁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饮之。既而自缚,归罪于晋王。王表其状,高祖曰:“朕以义平陈,王颁所为,亦孝义之道也,朕何忍罪之!”舍而不问。有司 录其战功,将加柱国,赐物五千段,颁固辞曰:“臣缘国威灵,得雪怨耻,本心徇私,非是为国,所加官赏,终不敢当。”高祖从之。

拜代州刺史,甚有惠政。母忧 去职。后为齐州刺史,卒官,时年五十二。

(节选自«隋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
B.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
C.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
D.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意义,秦汉乃至隋朝,多指函谷关,如“先破秦入关者”中的“关”就是指此关。
B.服阙,指守丧期满除服,古代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三年之丧满称之为服阙。
C.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
D.母忧,是指古代以孝治天下,令母亲忧伤,就是不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颁有至孝之心。他听说父亲被杀害,号哭哀痛几乎气绝,丧期满后,经常穿布衣吃素食,在草垫上睡觉。
B.王颁得到皇帝的赏识。周明帝征召他授予左侍上士,后来升迁担任汉中太守,开皇初年,凭借平定南蛮的功劳,被封为蛇丘县公。
C.王颁一意报父仇。陈灭亡后王颁秘密召集父亲的部下,找到一千多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挖掘陈霸先的坟墓,打开棺材焚烧了他的尸骨。
D.王颁谦逊有礼。灭陈后有司记录他的战功,准备封赏王颁,而王颁认为自己的功劳不足以担任柱国,于是坚决推辞掉了所加给的官职和赏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陈灭,颁密召父时士卒,得千馀人,对之涕泣。
(2)朕以义平陈,王颁所为,亦孝义之道也,朕何忍罪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须陀,弘农阌乡人也。性刚烈,有勇略。弱冠从史万岁讨西爨,以功授仪同,赐物三百段。炀帝嗣位,汉王谅作乱并州,从杨素击平之,加开府。大业中,为齐郡丞。会兴辽东之役,百姓失业,又属岁饥,谷米踊贵,须陀将开仓赈给,官属咸曰:“须待诏敕,不可擅与。”须陀曰:“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先开仓而后上状,帝知之而不责也。

明年,贼帅王薄聚结亡命数万人,寇掠郡境。官军击之,多不利。须陀发兵拒之,薄遂引军南,转掠鲁郡。须陀蹑之,及于岱山之下。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须陀追之,至临邑,复破之,斩五千余级,获六畜万计。时天下承平日久,多不习兵,须陀独勇决善战。又长于抚驭,得士卒心,论者号为名将。薄复北战,连豆子贼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等众十余万攻章丘。须陀遣舟师断其津济,亲率马步二万袭击,大破之,贼徒散走。既至津梁,复为舟师所拒,前后狼狈,获其家累辎重不可胜计,露布以闻。帝大悦,优诏褒扬,令使者图画其形容而奏之。其年,贼裴长才、石子河等众二万,奄至城下,纵兵大掠。须陀未暇集兵,亲率五骑与战。贼竞赴之,围百余重,身中数创,勇气弥厉。会城中兵至,贼稍却,须陀督军复战,长才败走。

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转荥阳通守。时李密说让取洛口仓,让惮须陀,不敢进。密劝之,让遂与密率兵逼荥阳,须陀拒之。让惧而退,须陀乘之,逐北十余里。时李密先伏数千人于林木间,邀击须陀军,遂败绩。密与让合军围之,须陀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陀跃马入救之。来往数四,众皆败散,乃仰天曰:“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乃下马战死。时年五十二。其所部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

(节选自《隋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六》)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B.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C.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D.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山即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境内,古称西岳,为五岳之一,又名岱宗,岱岳,古代帝王常到此祭祀天地。
B.嗣位指继承君位,嗣即继承,接续,本义是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
C.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后因称男子年龄二十岁左右为“弱冠”。
D.露布指檄文、捷报类军旅文书,泛指布告、通告;也指官府间不加缄封的文书。
【小题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须陀战功累累,多次因功加官受赏。他跟从史万岁讨伐西爨,凭军功拜任仪同将军;随杨素平定汉王作乱,加任开府;击败王薄后,皇帝不但下诏赞美表扬,还命令使者画出须陀相貌来进奏。
B.张须陀能心系百姓,冒死帮助百姓。他担任齐郡丞时,正遇上战争,致使百姓失业,再加上饥荒,粮食价格飞涨。他不顾下属反对,不等皇帝下令就先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然后上表。
C.张须陀勇决善战,能以少胜多。他两次击败王薄并俘获大量战利品,其中第二次率两万骑兵步兵大败王薄十几万大军;在和裴长才的战斗中更是亲率五名骑兵打败了对方两万兵众。
D.张须陀作为一名将领,能为下属拼命,很得军心。在荥阳之战中,他中了李密埋伏,自己已突围而出,看到士兵不能全部冲出包围,又多次跃马进入包围解救他们,下马战死后,士兵为他悲痛不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
(2)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