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沧浪诗话·诗辨(节选)

严羽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可谓不幸也。

然则近代之诗无取乎?曰:有之,吾取其合于古人者而已。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王黄州学白乐天,杨文公、刘中山学李商隐,盛文肃学韦苏州,欧阳公学韩退之古诗,梅圣俞学唐人平淡处。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法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山谷用工尤为深刻,其后法席盛行,海内称为江西宗派。近世赵紫芝、翁灵舒辈,独喜贾岛、姚合之语,稍稍复就清苦之风;江湖诗人多效其体,一时自谓之唐宗,不知止入声闻、辟支之果,岂盛唐诸公大乘正法眼者哉!嗟乎!正法眼之无传久矣。唐诗之说未唱,唐诗之道或有时而明也。今既唱其体曰唐诗矣,则学者谓唐诗诚止于是耳。兹诗道之重不幸耶!故予不自量度,辄定诗之宗旨,且借禅以为喻,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虽获罪于世之君子,不辞也。

[注释]①声闻、辟支之果:属于佛教中的小乘教派,文中喻为旁门左道。
【小题1】严羽认为一首好诗必须具有□□,而要作出一首好诗必须具有□□。
【小题2】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宋代初期的诗歌创作是在沿袭唐人,作者对此表示不解和困惑。
B.宋代到了苏轼、黄庭坚,才按照自己的法式来写诗,学唐人的诗风才有所改变,使宋诗创作走上了正确的方向。
C.黄庭坚在文字上特别下了大功夫,后来他的诗法盛行,成为江西诗派的领袖,作者感到欣慰并予以赞赏。
D.赵紫芝、翁灵舒等人,独独喜欢贾岛、姚合的诗,渐渐恢复接近了他们清寒苦瘦的诗风,江湖派诗人也大多模仿这种诗体,并自称是唐诗的正宗,作者对此感到悲哀。
【小题3】你是否同意严羽对宋诗的评价?以所学过的宋诗为例,谈谈你的观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17 08:13: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宋词,完成小题 。
水调歌头 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李昴英
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潮候朝昏来去,山色雨晴浓淡,天末送双眸。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
风景别,胜滕阁,压黄楼。胡床老子,醉挥珠玉落南州。稳驾大鹏八极,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
【注】①斗南楼:在诗人家乡广州府治所,在此可观海山之景。②晋朝庾亮曾于秋夜登武昌南楼,坐胡床与诸人谈咏,高兴地说:“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胡床老子此处借指刘朔斋。③指五羊化石和五石化羊两个典故。④《列子·黄帝》载:古时海上有好鸥鸟者,每从鸥鸟游,鸥鸟至者以百数。其父说:“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次日至海上,鸥鸟舞而不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词起笔四句,视界宏阔,气势非凡,词人登高望远,览尽海涛云山,心神俱爽,逸兴遄飞。“万”、“千”等字力有千钧。
B.“绝域”二句,写词人远眺万顷烟波外往来穿梭的商船。一“舞”一“连”实写出海上中外通商贸易活跃繁忙的盛大景观。
C.“风景别”三句,写词人认为斗南楼的风景远胜于闻名古今的滕王阁和黄楼,表达了雄视天下的自信和无限的自豪感。
D.“胡床”句借用庾亮的典故称誉刘朔斋在斗南楼意兴盎然,醉中挥笔,在南国留下美好的词章。“珠玉”比喻其优美的诗文。
E. “稳驾”三句想象瑰奇,词人放怀抒发豪情:腾驾大鹂,唤醒已化为石头的五只仙羊,遨游仙境。这暗示作者有归隐仙游之意。
【小题2】这首词结尾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请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