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小题1】龚自珍,号________,晚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未可明诏大以绳天下之梅也(____________)
(2)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明告鬻梅者(____________)
(3)得使予多暇日(____________)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小题4】本文和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思想倾向和写法上都有相同之处,请加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20 09:46: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未可明诏大号
(2)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3)必复之全之 
(4)甘受诟厉
【小题2】以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它三句的是(  )
A.既泣之三日B.乃誓疗之,纵之,顺之
C.必复之全之D.辟病梅之馆
【小题3】翻译
(1)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2)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
【小题4】有人评价本篇和高一教材中柳宗元的散文__________(请写出篇名)在思想倾向上有相同之处。请结合课文简要分析它们的相同之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工部尚书高邮王文简公墓表铭

龚自珍

公讳引之,姓王氏,江南高邮人。乾隆六十年举人,嘉庆四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累官礼部尚书,改工部尚书,卒于位,赐谥文简。公典乡试事四,典会试事二,龚自珍则其典浙江乡试所得士。公之学,及其著书,尝不以自珍为不可裁而请之矣;其行谊始末,自珍又窥其数大矣。将葬公第四子寿同,则使自珍表诸墓。

自珍爰述平日所闻于公者,曰:“吾之学,于百家未暇治,独治经。吾治经,于大道不敢承,独好小学夫三代之语言,与今之语言,如燕越之相语也。吾治小学,吾为之舌人焉。”其大归曰:用小学说经,用小学校经而已矣。又闻之公曰:“吾用小学校经,有所改,有所不改。周以降,书体六七变,写官主之。写官误,吾则勇改。孟蜀以降,椠工主之。椠工误,吾则勇改。唐宋明之士,或不知声音文字而改经,以不误为误,是妄改也;吾则勇改其所改。若夫周之没,汉之初,经师无竹帛,异字矣!吾不能择一以定,吾不改。假借之法,由来旧矣,其本字十八可求,十二不可求;必求本字以改假借字,则考文之圣之任也,吾不改。写官椠工误矣,吾疑之,且思而得之矣;但群书无左证,吾惧来者之滋口也,吾又不改。”又闻之公曰:“吾之学,未尝外求师,本于吾父之训。”又闻之公曰:“吾著书不憙放其辞。”自珍受而读之;每一事就本事说之,栗然止,不一言,如公言。

嘉庆十八年,巨逆林清,以七十七人入禁门;既殄定,有议加筑圆明园宫墙高厚者,有议增圆明园兵额者;公皆不谓。具折上,睿皇帝大动容,召对良久。上谕军机大臣:“王引之言,人所不敢言。”其事卒见施行与否,海内弗知;其奏牍何辞,海内迄今弗知也。由此例之,公之风旨,其视徒表暴于道路者何如哉!

(有删改)

(注)①小学:古代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②椠工:刻字工。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珍又窥其数大矣    端:庄重
B.异字矣 博:丰富
C.栗然止,不一言 溢:多出
D.公皆不谓    然:正确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部,古代中央“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土木、工程等事务。
B.会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解元”。
C.假借,古代“六书”之一,其余“五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
D.奏牍,书写奏章的简牍,在文中代指奏章。牍,古代书写用的木片。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三代之语言,与今之语言,如燕越之相语也。吾治小学,吾为之舌人焉。
(2)由此例之,公之风旨,其视徒表暴于道路者何如哉!
【小题4】根据第二段,概括王引之在古文献学方面的治学特点,不超过30个字。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小题1】《病梅馆记》的作者龚自珍,字璱人,浙江杭州人,晚清杰出思想家,__________家,《己亥杂诗》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不拘一格降人才。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也 (2)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
(3)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4)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梅者
【小题3】下列加点词与“以夭梅病梅为业求钱也”中的“以”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其智力为也
B.有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C.遏其生气,求重价
D.而木之性日
【小题4】把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小题5】有人评价《病梅馆记》和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思想倾向上有相通之处,你同意吗?试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清)龚自珍
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属有告籴谋,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讙。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屈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讙。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蜀岗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疑舟窗蠡縠也,审视,玻璃五色具。舟人时时指两岸曰“某园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曩所信宿之西园,门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讙,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发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凄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余既信信,拿流风,捕馀韵,乌睹所谓风嗥雨啸、鼯狖悲、鬼神泣者?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弗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寿考者几人哉?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原文有删改)
从句式上看,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缭绕于桥亭舰舫间
A.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
B.舟甚捷,帘幕皆文绣
C.而莫善于初秋
D.其初秋也欤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说张家口

龚自珍

张家口在宣化府万全县北境,察哈尔都统驻焉,凡效力军台赎罪者驻焉。军台始于平噶尔丹时,密于追达瓦齐时,周匝密布于设定边左副将军时。

军台以口外(注)察哈尔为起,而北,而西北,而又西,以乌里雅苏台为止,凡四十八台。

军台,通檄报也。察哈尔都统与定边左副将军遥声援,中间哲卜尊丹刺麻、喀尔喀诸汗与理藩院往返之檄报,台员率驿丁奉之走。

军台何所始也?

始于台员有老病者畏塞外之寒且劳入赀充公白都统许之以其费雇蒙古代之。势也,情也,非法也,亦无台费之名,亦不上闻。今台费上闻,台费行而台员除矣。如有人不能出台费,愿充台员.今许之乎?反不许;又如有人愿亦出台费,亦充台员,则许之乎?亦不许。何以不许?都统但闻五十年事,不闻康熙事,不闻乾隆初年事.

王元凤,天下士也,为桂阳州知州,下车,擒豪蠹,大创之;又平瑶有奇功,天子嘉之,锡之孔雀翎,擢为陈州府知府。元凤入觐,方留京师,而州大猾夜出境为飞语,达京师,竟闻天子,天子使使鞫之。使者受单词,当元凤以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

是狱也,冤元凤者半天下,元凤独飞扬而大喜,就逮时,谓送吏曰:“元凤足迹遍中华,独未得至西北塞外,一见圣朝中外为一之盛。吾此行,甘骑橐驼,佩短刀,往来风沙中。”龚自珍属之曰:“吾为《蒙古图志》,某部落某山,尚未有图,子皆为我图之。”龚自珍乞假五日,送之居庸关,逾八达岭而返。

既闻兵部尚书青阳王公言,近日事例如此。既又闻常熟蒋君言:“吾尝以谴行,卧三年,.纳赀乃还。”如尚书言。既又得王元凤书,果如尚书言。吁!天下事名实不相应,十九如是哉!元凤又言:“吾到戍三日,独骑橐驼,怀笔墨,至大禁门,欲出,门者叱之而止。”

(选自《龚自珍全集》,有删改)

(注)口外,指张家口外。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于台员有老病者/畏寒外之寒且劳/入赀充公/白都统/许之/以其费雇蒙古代之
B.始于台员/有老病者畏塞外之寒且劳/入赀充公/白都统/许之以其费/雇蒙古代之
C.始于台员/有老病者/畏塞外之寒且劳入赀充公白都统/许之/以其费底蒙古代之
D.始于台员有老病者/畏塞外之寒且劳/入赀充公/白都统许之/以其费雇蒙古代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台:指清代西北两路传达军报及官方文书的机构,其最高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B.檄报:文中是指传递的边疆地区军事、政治方面的情报,由军台率驿丁传递。
C.乾隆:清高宗年号,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平定边疆地区叛乱,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D.兵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清代兵部管武职选授、处分及兵籍、军械等事。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要传递军事情报,所以在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时候,朝廷开始设立军台。即使后来没有军事动荡,军台仍然存在。
B.王元凤因为屡立战功被期廷部分人员嫉妒,造谣中伤,谣言传到皇上耳中,皇帝下令拘捕,加上使者只听一面之词,所以发配军台。
C.军台的老病者如果入赀充公,都统就可以雇佣蒙古人代替他,当时合情合势不合法,但这在康乾时期是允许的。
D.我叮嘱王元凤到了军台不要忘记帮助画某部落某山的地图,表面上是请其代劳,实际上是安慰王元凤的,体现了两人的深厚情谊。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元凤,天下士也,为桂阳州知州,下车,擒豪蠹,大创之。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