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小题1】这两首诗有很多相同点: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都是___诗;从体裁上看,这两首诗都属于____诗中的七言绝句。
【小题2】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理由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你认为杜牧和王安石相比,谁的见解更深一层,为什么?(均用自己的话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21 05:26: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阿房宫赋》)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奈何取之尽锱铢 锱铢: 极其细小,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
B.齐楚之精英    精英:出类拔萃的人
C.戍卒叫,函谷 举:攻占
D.一旦不能有,来其间   输:运送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奈何取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②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
B.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C.①后人哀之不鉴之     ②远人不服不能来也
D.①直栏横槛,多九土之城郭;   ②某所,而母立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旦不能有B.弃掷逦迤
C.韩魏之经营D.奈何取之尽锱铢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
(杜牧)
佛著经曰:生人既死,阴府收其精神,校平生行事罪福之。坐罪者,刑狱皆怪险,非人世所为,凡人平生一失举止,皆落其间。其尤怪者,狱广大千百万亿里,积火烧之,一日凡千万生死,无有间断;夹殿宏廊,悉图其状,人未熟见者,莫不毛立神骇。佛经曰:我国有阿阅世王,杀父王篡其位,法当入所谓狱无间者,昔能求事佛,后生为天人;况其他罪,事佛固无恙。
为工商者,杂良以苦,伪内而华外,纳以大秤斛,以小出之,欺夺村闾戆民,铢积粒聚,以至于富。刑法钱谷小胥,出入人性命,颠倒埋没,使簿书条令不可究知,得财买大第豪奴,为公侯家。大吏有权力,能开库取公钱,缘意恣为,人不敢言。是此数者,心自知其罪,皆捐己奉佛以救。日月积久,曰:“我罪如是,富贵如所求,是佛能灭吾罪,复能以福与吾也。”至有穷民啼一稚子无以与哺得百钱必召一僧饭之冀佛之助一日获福。若如此,虽举寰海内尽为寺与僧,不足怪也。
文宗皇帝尝语宰相曰:“古者三人共食一农人,今加兵、佛,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其间吾民尤困于佛。”帝念其本牢根大,不能果去之。武宗皇帝始即位,独奋怒曰:“穷吾天下,佛也。”始去其山台野邑四万所。冠其徒几至十万人。
赵郡李子烈播,立朝名人也。自尚书比部郎中出为钱塘。子烈少游其地,委曲知其俗蠹人者,剔削根节,断其脉络,不数月人随化之。三笺干丞相云:“涛坏人居,不一焊锢,败侵不休。”诏与钱二千万,筑长堤,以为数十年计,人益安喜。子烈曰:“吴、越古今多文士,来吾郡游,登楼倚轩,莫不飘然而增思。吾郡之江山甲于天下,信然也。佛炽害中国六百岁,生见圣人,一挥而几夷之,今不取其寺材立亭胜地,以彰圣人之功,使文士歌诗之,后必有指吾而骂者。”乃作南亭。
东闽、两越,宦游善地也,天下名士多往之。予知百数十年后,登南亭者,念仁圣天子之神功,美子烈之旨迹。睹南亭千万状,吟不辞已;四时千万状,吟不能去,作为歌诗,次之于后,不知几千百人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平生行事罪福之 考察
B.坐罪者,刑狱皆怪险 犯……罪
C.三笺干丞相云   请求
D.剔削根节,断其脉络 挑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未熟见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纳以大秤斛 作《师说》以贻之
C.铢积粒聚,以至于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后必有指吾而骂者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极其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南亭子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议论开篇,直到文末交代修建南亭子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第一段概括记述唐代佛教骗人宣传的基本内容,从而为下文深入揭露其危害拓开文路。
C.文中记述了文宗、武宗对佛教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对比鲜明,从中可看出作者对武帝壮举的肯定。
D.李子烈是朝中为官的名人,他奉唐文宗之命,修建了南亭子,使它成为东闽两越的一处宦游善地。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至 有 穷 民 啼 一 稚 子 无 以 与 哺 得 百 钱 必 召 一 僧 饭 之 冀 佛 之 助 一 日 获 福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片成现代汉语。
(1)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其间吾民尤困于佛。
(2)登南亭者,念仁圣天子之神功,美子烈之旨迹。

同类题5

阅读《阿房宫赋》第3、4自然段,完成下列小题。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B.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庾:谷仓
C.戍卒叫,函谷举 举:拔,攻占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可怜:怜爱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后人”含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