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长沙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漫江碧透,百舸流。鹰长空,鱼浅底,万类霜天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作者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B.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词人选择山上、江面、天空、水底的典型景物描写,远近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D.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革命者雄姿英发的风貌和豪迈的气概。
【小题2】诗词很讲究炼字。请从加点字中选择三个字进行赏析。
【小题3】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少年***什么样的形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26 04:44: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 六盘山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

【小题1】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望断”,望尽,望极,一直望到再也看不见了,表示望的久远。
B.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长城”,这里指秦始皇修筑的长城。“好汉”勇敢有为的人。“屈指”,弯着手指计算。“行程”,指长征已走过的路程。
C. “红旗漫卷西风”,“漫卷”,随风翻卷。
D. “何时缚住苍龙”,“苍龙”,太岁星的别名。古代方士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因为太岁星象征凶神恶煞。这里喻指以将介石为总头目的国民党集团。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是写作者伫立在六盘山顶,目送着雁群向南飞去。雁群渐飞渐远,终于消失在南面的天际,可他还在久久地凝望着。寄托了对走过的万水千山的怀念。
B. “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钢铁般的誓言和雄心,表现出藐视一切困难和藐视一切敌人的宏伟气魄。
C.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这两句景物描写同上阕“天高云淡”的自然景观相映,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蓝天、白云、红旗,西风、雁群、浩荡的红军队伍,真是色彩鲜明,境界壮阔,表现出胜利在望的欢跃情调。
D.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抒情言志慷慨激昂,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伟气魄。

同类题4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忆秦娥·娄山关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 ①本词写于1935年2月。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途中占领遵义。2月25日凌晨与敌军为争夺娄山关展开激斗,最终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
【小题1】下面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炼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军娄山关的时间、气候和环境,而且为下面进军的壮行渲染了气氛。
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里“碎”字表现了马蹄踏在结了霜冻的岩石上发出的细碎、杂乱的声音,“咽”字表现军号声在寒冷的西风中抖动振荡,时高时低,时断时续,犹如气咽难喧的实况。用字之妙,深得词学家赞赏。
C.“雄关漫道真如铁”使用借代手法,表现了雄关的坚硬,暗示夺取雄关的艰难,体现了夺取雄关后的豪迈之情。
D.词中晨景雄浑凄清,黄昏景色壮阔悲凉,加上行军的艰难和战斗胜利后豪迈之中兼有的历史沉重感,构成了深沉厚重、悲壮慷慨的意境,十分耐人寻味,具有英雄史诗般的格调。
【小题2】词的上阕“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中有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