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逾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①,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

欲入韩,道逢其妻,从置栉,对妻而笑。妻对之泣下,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吾夫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叹曰:“嗟乎!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知,父仇当何时复报?”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歌之,刀在琴中。政于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曰:“乌有使者生不见其父,可得使乎?”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乃枭磔政形体于市,悬金其侧,“有知此人者,赐金千斤。”遂有一妇人往而哭曰:“嗟乎,为父报仇邪?”顾谓市人曰:“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犁剥面,何一女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尸而哭,冤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

——选自蔡邕《琴操》

(注)厉。通“癞”,恶疮。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吾梦想思见之(_____________) (2)石击落其齿(_____________)
(3)刀在琴中(_____________)  (4)何一女之身(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异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人何故泣B.吾夫聂政出游
C.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D.乌有使者生不见其父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
【小题4】下列各项中全部体现聂政为父报仇决心的一项是(   )
①乃学涂入王宫   ②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   ③从置栉,对妻而笑   ④援石击落其齿
⑤援琴而歌之,内刀在琴中 ⑥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5】简要分析文章最后“妇人认尸”这个情节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01 02:0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其微过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
B.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
C.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
D.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岁凶,横道杀伤 ②河东凶亦然
B.①闾里未尝让 ②如惠语以让单于
C.①日讽千字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D.①见污伤,不肯自明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因家焉     ②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B.①诵奇之     ②且庸人尚羞之
C.①亦日博多   ②间至赵矣
D.①处逸乐而欲不放 ②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表示尊重;自称或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直接称名。
B.建武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古代皇帝一人一个年号,后世也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康熙皇帝等。
C.书馆,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从文中可以推断,书馆主要教学童识字、写字。
D.万钟指大量的粮食,也指优厚的俸禄,文中用来指王充情怀崇高。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充祖上喜好行侠斗气。以军功起家获得爵位和封地,家道破落后依旧横行乡里。
B.王充少年老成。他不跟小伙伴玩捕蝉等幼稚的游戏,对长辈恭敬孝顺,很懂礼貌。
C.王充能自觉自律。为人处事方面未曾受父母责备鞭打过,学业方面也没受过老师的惩罚。
D.王充谨于言辞。口才不好,不喜欢与人交谈,甚至受到污蔑中伤也不放在心上。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2)俗材因其微过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萦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①《庭中有奇树》为“古诗十九首”之九,为我国东汉晚期作品,作者不详。②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③滋:当“繁”解释。“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④荣:犹“花”。
【小题1】下列各项对诗歌的解读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B.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C.五六句写主人公得到花后,顿时感到花香,充满了自己襟怀和衣袖,但遗憾的是,自己所思念的人离得太远,根本无法送到亲人的手中。
D.在五、六句的基础之上,七、八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有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自我安慰。
E. 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小题2】请简要分析《涉江采芙蓉》与本诗歌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抒情手法上的不同之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论盛孝章书

孔 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拏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轻,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不悉。

(有删改)

注这是孔融写给曹操请求援救其友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曾为吴郡太守,是汉末名士,却遭到孙氏迫害。孔融和盛孝章交谊深厚,于是写了这封论盛孝章的信给曹操,希望曹操驰书于吴,义教盛孝章。但是曹操的信还没有寄出,盛孝章已为孙权所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B.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C.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D.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稽,古地名。《滕王阁序》中有“目吴会于云间”,一说“会”读kuài,东汉分会稽郡为吴郡、会稽郡二郡,合称吴会。
B.传,一种文体,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他的还有注、笺、义训等。写传必须严格以史实为依据。
C.筑台,即建造游观之台。文中燕昭王筑台是招贤之意。
D.表,指给皇帝的奏章,如《出师表》《陈情表》。不悉,旧时书信结尾处的套语,犹言不尽。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起笔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接着描述了盛孝章岌岌可危的艰难处境。
B.第二段开头作者援引齐桓公的典故,是想以曹操比齐桓公,鼓励曹操招纳贤才、匡复汉室。
C.第三段列举了许多历史典故,目的是让曹操知道营救盛孝章可以让天下人才归附他。
D.本文叙述紧凑、文字凝练,从交友之道和为国求贤两方面来打动对方,措辞得体,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人困于孙氏,妻拏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
(2)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