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雨水①

李万华

①昨夜梦得一坡油菜花开,竟是“一气初盈,万花齐发,青畴白壤,悉变黄金”。在梦中,我以为大地的模样就是这样:金黄,暗藏柔韧的劲道。但是梦中有人说:风吹雨打,花落叶下。

②我在今天的某个时刻想起梦中油菜,便有些恍惚。我分明看见那是一坡一坡的花在梢上驰骋,但我相信别人所言的零落成泥。便是现在,我依旧对自己说:花的尸骨如同花开。

③这之前的某一日,我在老屋檐下闲坐。这是乡下,阳光没有杂质,尚未长出新叶的梨树在院子中央,枝杈如同龟甲兽骨上的笔画。它旁边,一棵沙枣树歪着身子,旧年的妃色果子小如豆粒,果皮上布满黑点。想一想,如果每一种果子都如此闹脾气,不肯掉落,年长日久,果树会成为什么。一只猫咪跑过去,爬上大板夯筑的土墙,又从墙头跃到树枝上,停驻。看上去,它的这一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墙头露出远山一角,清冷的风从屋外榆树的枝子上滑下,近处耍社火的锣鼓节奏铿锵。也有一两声鸦啼,仿佛冬季还未离去。我们喝咸茶,偶尔说话。脑中无舟楫的片刻散漫,清波亮出光斑。其间记忆自在身边游走,觉察时它们已经遥远,并不与我发生多少关联。而在沉默时刻,我总能看见时间踮着脚,小毛贼一样扛着些破烂玩意儿走过。一扭头,我甚至看见多年后我们自身的白骨,在阳光里静坐。它们洁净、温润,泛着光泽,它们完好无损,姿态娴雅,仿佛正在轻颦浅笑。

④现在想起,那一天仿佛来自一个遥远过去,又仿佛取自未来。眼下转瞬即逝,未来遥不可及,过去是什么,一棵沙枣树,抑或只是一场回忆?

⑤然而回忆未必可靠。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一场或许并不存在的相遇被男主人公回忆得历历在目,仿佛它刚刚发生,彼此的气息还没在花园的雕塑下散去,不过被另一个人忘记。如果遗忘表明过去并不存在,那么回忆,是否果真能杜撰出一个过去。

⑥这一日夜间,我听见窗外檐漏,滴答滴答,屋顶积雪正在消融。我有多久不曾见得冰雪融化的样子?旧日那些冰凌挂在屋檐,雪水晶莹,春风沿着河道走过的情景,我并未生疏。一些情景日日重复,回想起来却如同空设,一些情景一旦露面,便被魔术长久定格。小时候接触物事存有局限,不能一一看尽,然而相待之心细腻专注。成年后,时刻穿行,其间柳暗花明,抑或山重水复,我们却已习惯顺水流逝。

⑦其实我并不知这是哪一日的积雪,我从乡下老屋回到小镇,它们已经存在,在楼层背阴的角落,树根,砖瓦的缝隙。它们在那里沉积,并且渐渐瓷实,它们的表面因此变成薄薄冰层,反射光芒,仿佛一些特立独行的人,“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并不依附。

⑧《礼记》说:“始雨水,桃始华。”这节候的物征,本以中原为主。在青藏高原,这一切都将姗姗来迟。

(注)①作者系青海人,在散文集《西风消息》中,她以“立春”“惊蛰”等节气为题写了一系列散文,此为《雨水》篇,有删改。

【小题1】请分析第①段在全文的作用。
【小题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尚未长出新叶的梨树在院子中央,枝杈如同龟甲兽骨上的笔画。
(2)而在沉默时刻,我总能看见时间踮着脚,小毛贼一样扛着些破烂玩意儿走过。
【小题3】作者擅长运用富有内涵或情感的典型物象,请从文中选取两个物象并结合相关文本,分析其蕴含的内涵或情感。
【小题4】有人评价李万华的文章“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历程的反观和思索”。本文表达了哪些“反观和思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1 05:50: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腔

马晓红

“祥云闪闪起寒光,春风摆动草木香。竹帘高卷现神像,惩恶扬善把名扬……”

这是秦腔。唱戏的是我二舅,一个在广东生活了三十几年的陕西农民,又矮又黑,粗胳膊大脚丫,宽肩膀厚胸膛,一看就是在地里摸爬滚打出来的。

二舅大字不认几个,却酷爱秦腔,也记得很多戏词。高兴了,田头屋后吼几句,比戏台上大花脸唱得还好。

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率先开始现代化建设。先修路架桥,把弯曲的路捋直,把两岸的码头接通。

二舅甩开家里婆娘和两个小姓的三双手,跟着乡亲们南下“淘金”。

田地里长大的汉子,没几个读过书。没文化,没技术,却有的是力气。水泥、钢筋、沙石,在他们的大手掌和宽肩膀上流动,在宽阔的江面架起一道“彩虹”。

第三年入冬,桥建成了,二舅却进了医院。他上驳船时,一脚踩空,掉河里去了。好在抢救及时,命算是保住了。

我去医院看他。他没叫痛,只觉得冤。“天哪!你不辨贤愚枉为天。地呀!你不分好歹何为地,辜负了苍茫茫绿水青山……”

唠唠叨叨半天,到我离开时,他却莫名地想开了,唱腔也高昂起来:“想当年卧龙岗散淡高隐,讲三坟论五典博古通今……”

等他出院,身板虽看起来还是那么宽厚,却没有原来结实了,还落下了咳嗽病。

工头还算有良心,给他在码头找了份工作。他就留在珠三角,也算是新广东人了。

桥虽通了,但河网密布的珠三角还是离不开船,离不开码头,离不开靠力气吃饭的汉子。在江边,在码头上,来回穿梭着这么一个又矮又黑的西北汉子。甘蔗、橙子、瓷器、沙石、木炭、煤气、机器……黑的白的,轻的重的,吃的穿的,在他渐弱的肩上从船到岸,或者从岸到船。傍晚时,浅水处,时不时会荡起几勺压低了声音的秦腔戏词。千里之外的两个娃娃,也在他浸着汗味的钞票上长大。

二十几年来,轮船越来越大,起重机越来越高,集装箱越来越多,他能干的活儿却越来越少,日夜奔波,也只能勉强挣个温饱。

旧码头日渐荒芜了。他终于决定回老家了。

我开车送他去火车站。一路无话,不知道该说什么。打开音响,塞进一张CD。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长袍子短袍子都是衣裳,走一步退一步等于没走……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能爬起来爬起来,爬不起来可趴下……”

二舅笑了:“秦腔也有新调子了,挺好听的!说的倒是大实话,好一天坏一天都是一天,

哭一声笑一声也就是一声……”

后视镜里,他仍然又矮又黑,却不再那么壮实了。才五十出头,却苍老得像六七十岁。只有一头灰白的短发仍倔强地立着。

二舅回了乡下,前后有两三年。

乡下男人,一輩子也就是几件大事:修房子娶老婆,生儿子养儿子,给儿子修房子娶老婆,准备棺材老衣等死。

刮尽所有积蓄,修了两层小洋楼,刷好墙装好门窗,钱也差不多用完了。

勉强给大儿子说了门亲事,小儿子的亲事就没了门路。

这几年农村娶个媳妇不容易!动不动十几二十万的彩礼,又把他逼出了家门,跟远房侄子去新疆卖面皮。

秦腔,面皮,本是他的最爱,也是他一身力气的根。

可是,从小到大吃的面皮,却变了味儿。侄子拿出了一包东西,说调米浆时加一撮,蒸出来的面皮又白又薄,光滑筋道,不破不裂,过夜不坏。辣子蒜水里再加上点儿罂粟壳磨成的粉,更是又香又辣,让人吃了这碗想下一碗。

第2天,侄子的面皮店开张,二舅却走了,回老家去了。听说走之前,他在厨房里学包公吼了一句:“王朝马汉禀一声……”,把侄子吓得愣了半天

过了几个月,他打电话给我,要我去一趟旧码头

就在旧码头的对面,二舅开了间小吃店。小小的铺面,只有三四张木桌。

他擦擦凳子,让我坐下。向里间叫了一声:“田娃,给你哥拌一碗面皮!”

一个憨厚敦实的后生走出来。和二舅年轻时一模一样。

白白的面皮,青青的黄瓜丝,红红的油辣子,熟悉的家乡味。

他放下碗,转身招呼着其他客人,嘴里轻声哼着听不清词的秦腔。

我吃着面皮,脑海里却回旋着另一句词:“我大舅我二舅都是我舅,好一天坏一天都是天……”

(选自2018年第22期《小小说选刊》)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舅建桥时受伤住院,“他没叫痛,只觉得冤”,并借助戏词,表达了自己对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冤屈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B.“只有一头灰白的短发仍倔强地立着”,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二舅虽然年过半百但仍然不为生活所屈的可贵品质。
C.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二舅“能干的活儿却越来越少”,“勉强挣个温饱”,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的农民工面临的困境。
D.小说以秦腔贯穿全文,大量戏词的穿插运用既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态度,也使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文化气息。
【小题2】小说塑造了二舅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3】在小说结尾,戏词由“他”换成了“我”,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中寄寓的“我”的情感态度。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丛林”中寻找温度
2017年12月,一款来自日本的游戏《旅行青蛙》火爆了起来。玩家养了一只小青蛙,为它准备食物和行囊,它会不定期出去旅游,寄给你明信片和伴手礼。因为玩法简单,它跨越了语言的障碍,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与传统游戏不同,在这个游戏里,玩家只能喂养却不能控制小青蛙,这种不确定性却产生了牵挂。收到小青蛙明信片的玩家们,会忍不住把它分享在朋友圈,“好像一位老母亲,把儿子的照片给朋友看,别人觉得很无聊,我心里却很甜蜜。”微信朋友圈,是捧红《旅行青蛙》的一大推手。它的分享冲动和社交属性,是其他游戏很少具有的,甚至社交成了游戏本身的意义。
《旅行青蛙》的不同,在于给人一种内心安稳的感觉,“朴实而细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常江这样形容。他说,当下,很多东西都在失去原有的温情,被冷酷的数字逻辑所摧毁。流行的媒介,比如微博和知乎,或是通过大众情绪来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或是用一种自命不凡的“科学主义”去解构人性和情感,在这种情况下,简单、质朴、纯粹、“小而美好”的产品反而有了自己的市场,“说的过分一点,它们身上折射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网名“柱子”的男生是一位“养蛙”男孩。他在郑州读医学专业,实验中他曾接触过十几次青蛙,“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外表丑陋,内心温顺,就像《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刚开始玩这款游戏时,他在备考,累的时候打开游戏,发现小青蛙也在家读书,甚至边看边打瞌睡,他会觉得被温暖了一下,有陪伴的感觉。他也喜欢小青蛙“说走就走”的自由旅行。在游戏里,他最期待小青蛙寄回来的明信片,通过它们,他了解了日本名古屋、九州、东京等景点和文化。
玩家们普遍反映,这是一款不需要花钱的游戏,充100元就能通关。“我们的定价是小孩子的零用钱范围内。”《旅行青蛙》策划人上村真裕子说,游戏的收入分为玩家充值和广告两部分,基本是对半分的。因为中国玩家的热情,他们已经在考虑从中国开始,设计海外明信片了。
有意思的是这款游戏在日本一点都不流行,一位在英国留学的日本人说:“我问了亲戚朋友,都没有人知道。实际上,日本媒体最近才开始报道这款游戏,因为大家都很好奇它为什么在中国那么火。”她说听到这款游戏时,她想起1990年代末日本的电游游戏“PostPet”,你的宠物会不断往家里带回“宝物”。
其实也有人对这款游戏产生了厌倦,他们认为除了浪费时间,人们不可能在上面获得真正的关怀,甚至它连一种廉价替代品都算不上。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减)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旅行青蛙》具有其他游戏所没有的社交属性,社交是这款游戏本身的意义。
B.《旅行青蛙》因其“朴实而细腻”给人一种内心安稳的感觉,这种体验正是其他游戏所缺乏的。
C.这款游戏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投射——玩家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青蛙的身上,一人分饰多种角色,从中体验着各种情愫。
D.这款游戏在日本不火是因为日本人的生存和生活的环境不需要情感的抚慰和为自己制造温暖。
【小题2】下面各项关于《旅行青蛙》游戏爆红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玩法简单,没有语言的障碍,人人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B.它的分享冲动和社交属性使得它在微信朋友圈能够广泛流行。
C.这是一款不需要花钱的游戏,它的收入于广告和后期的产品推广。
D.《旅行青蛙》让玩家喜欢的不是游戏方法,而是一种牵挂和共鸣,击中了人们渴望抚慰的情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
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
(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有删节)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比较研究都必须具有整体性。
B.比较文明研究讲究伦理,是为了让比较有价值,只要比较前提正当,就能得出有益的结果。
C.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D.更好地理解文明,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达成文化认同和自信,这是比较文明的核心意义。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绕着比较文明,文章依次论述了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方法和意义。
B.文章阐释了比较文明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对比了微观比较的两个范畴。
C.第五段的举例论证,是为了证明从制度这一范畴进行文明比较,存在着缺陷。
D.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之例,说明从具体的物出发可发现相同的气质与精神。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对日本文明不从世界的维度去理解,就无法对它理解得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B.由于制度比较存在文献真实性等缺陷,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
C.比较文明的核心任务,不在于区分文明的进步与落后,而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
D.如果能恰当地进行比较文明研究,我们将能更清晰地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米
刘黎莹
泥结婚的头三天,还能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守着水葱一般的新媳妇。三天后,泥就想找茬子闹一阵。泥结婚前喜欢钻窝子。柳村的人都把赌钱说成钻窝子。泥听赌友们说过,一开始就降服不住老婆,这辈子就算完了。老婆就像一棵草,就是压在石头缝里,也照样黄了绿,绿了黄,是见风就长的东西。  
新媳妇端米总是笑眯眯地做这做那,像捡了宝一样一天到晚就知个笑。小米饭熬好了,笑吟吟地问泥:“稀哩?稠哩?”菜盛到盘子里,又总是先让泥动第一筷子,然后笑眉笑眼地问:“咸哩?淡哩?”
泥说:“啰嗦个啥!做点子饭还要给你三叩六拜当娘娘一样敬?”
端米就拿筷子闷头吃饭。泥吃着吃着,又觉心里挺对不住端米。泥说:“小米饭,黏哩。”端米不吭声。泥又说:“菜,香哩。”
端米还是不吭声。泥就摔了碗,用手抱住头,伏在饭桌子上,说:“端米,我难受呀端米。”
端米抚一下男人的头,扫干净地上的碎碗片。
泥说:“端米,你不是一棵草。你就像个圆溜溜的皮球,让人想咬都没处下口哩。”
端米说:“泥你想去哪就去哪儿。”
泥就又去钻窝子。输了牌就回家装粮食卖。一次装一布袋,瞅端米不注意时扛出来。有一回脚底下走得急,绊在门坎上,摔青了半边脸。端米给他抹了红药水,说:“你想往外扛就尽管扛。我不拦你就是。”泥就大了胆。泥后来干脆用盛过化肥的编织袋往外扛。有时候泥一个人往袋子里装粮食挺费劲,端米就过来撑起袋子口。泥就一瓢一瓢往里装。嚓,一瓢,嚓,又一瓢。快露缸底了。泥拿瓢的手抖抖索索地像是抽了筋。端米提了一下袋子,说:“还能装十来瓢哩。”泥真想一瓢头子砸在端米脸上。泥心里开始发毛。泥的手在媳妇脸前像秋风中的枯叶一样抖个不停。端米又提了一下袋子,说:“还能装两瓢哩。”泥就把瓢摔在了地上,用脚踩了个稀巴烂。泥说:“端米你干吗非要这样?我连村长都没怕过呀。”端米说:“你看见别人打老婆手痒哩。”泥说:“我往后再去钻窝子就把两只手剁给你看。”
泥跟着端米上地里拔草。柳村的人看奇景一般,说:“我老天,泥也下地干活了,泥的媳妇竟有这等能耐!”
泥干了一星期的农活,就又开始手痒,趁端米回家扛化肥的时候,泥就从地里跑了。泥赌输了就回到家里找菜刀。泥说:“端米我要剁手给你看。”
端米正在剥花生,连眼皮都没抬头一下。
泥扔了刀,从门后头拾起绳子,就把自家喂的狗给捆上了。眨眼功夫就把狗的两条前腿的脚趾头给砍了下来。 泥说:“端米我要再去赌,就把我的两条腿砍给你看。”
泥还是管不住自己。泥再次赌输后,从菜板上拿起菜刀。泥说:“端米我可砍腿了,我可真砍。”端米正蹲在鸡食盆前拌鸡食。泥伸手捉住一只芦花鸡,削去了一条鸡腿。
泥也有赢钱的时候。这时候泥就会老老实实地把钱递到端米脸前,说:“端米,你看,是不?树叶还有相逢时,岂可人无得运时?” 端米远远地退到天井里,说:“怕脏手哩。“
柳庄有好事的人问:“端米,你好好的,干么不跟泥散伙?”
端米说:“人是会变的呀。”
“那干么不拦住泥?由着泥的性子去钻窝子?”
端米说:“铁锁媳妇不就是因为拦男人被打残了胳膊?”
“你就不怕把家赌垮了?”
端米说:“家垮了,我还有条命。泥就是铁人钢人我也要把他暧化。”
大伙儿就叹气,说:“自古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抿。”
一个下着麻秆子雨的黄昏,泥正守着空了的大缸发愣,端米摇摇晃晃地像只落汤鸡一样跑回家。端米从怀里掏出二百块钱递给泥说:“你现在只能用我的命去赌了泥,直到赌干我身上最后一滴血。”泥接过钱,票子里夹着一张抽血单,泥的头皮“轰”地响了一下,泥像个疯子,用小蒲扇一样的大手猛扇自己的脸,直到把脸扇成个紫茄子。
春天的时候,花草到处抽芽、开花。转眼之间,山上、树林、屋角,全都变了样。泥在镇上开了个钟表修理店,端米开了个服装加工店。钟表店的生意挺红火。十里八乡的人都想来看看出了名的泥怎么说变就变了呀。端米的服装店更是热闹,好多女人都想来看看端米是否有三头六臂。
就有人问端米有没有绝招,端米甜甜地笑笑,说:“人这辈子要遇到好多难事,总不能事事都绕开走。只要豁上命,准行,说到底也就是一句话,水滴石穿罢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善于运用比喻手法,如泥把端米比作“圆溜溜的皮球”,形象地写出了端米的惹人喜爱的形态,活灵活现。
B.小说中“自古骏马驮痴汉,美妻常伴拙夫眠”一句,语言优美又富有生活哲理,表现了大伙儿对泥的羡慕。
C.小说细节描写很精彩,如写泥接过端米卖血得来的钱,通过泥接过钱后的内心和动作描写,表现出泥的悔恨心理。
D.小说主要刻画了端米和泥这对夫妻的形象,这两个人物中,外貌丑陋的丈夫泥只是作他的妻子端米光辉形象的陪衬而已。
E. 本文朴实的民间故事式的叙事方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加上抒情的笔调使小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主人公端米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4】有人说,小说结尾部分写端米为丈夫卖血感化丈夫的细节,夸大了感化的作用。你对此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这一举措,将打开进口抗癌药进一步降价的空间,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
进口抗癌药物多是“天价”,特别是进口靶向药,价格昂责,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调查显示,2012-2014年间、中国癌症患者的人均就诊支出共计9739美元,76%的受访者认为,癌症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事实上,进口药价格高企,底气来自国外药企的独创性。因此,真正从根本上降低药价,关键还在于提升国内药企的创新能力。比如说,国内一类新药盐酸埃克替尼上市,它上市后的价格比进口替尼低了1/3,上市当年销售额即超过2亿元,一举打破肺癌靶向治疗长期被进口药垄断的局面,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竺院士称之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
——(摘编自人民时评《抗癌药零关税,用开放保民生》)
材料二:
2008—2017抗肿癌药申报情况

——(摘编自药智网《近十年我国抗肿瘤药的整体申报趋势表》)
材料三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疔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长期以来,我国新药审评审批慢、审批积压等问题备受诟病,改革实施后,往年积压的现象得以缓解,创新药获批数量迎来井喷。
进入2017年,药品注册中请变得更加顺畅。根据3月2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17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17年化药各类注册申请审评审批用时显著下降,其中新药临床试验申请首轮审评审批平均用时约为120个工作日,为法定时限的1.09倍,基本实现按法定时限审评审批。
其中,2017年共有50种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药品通过优先审评程序得以加快、优先批准上市,包括国产自主研发的创新药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等产品。
——(摘编自中国制药网)
材料四
新药审评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简称FDA)重要职能之一,FDA将加快新药审评、促进创新发展作为其一项重要使命。美国新药审评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简称IND)审评过程,另一个是新药上市申请(简称NDA)审评过程。新药申请人完成新药临床前研究后,就可以向FDA提出IND.如FDA在收到IND之后的30天内未提出反对意见,申请人就可以自行开展新药临床研究。
美国、欧洲和日本是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会议(ICH)的创始成员单位,在药品注册审评方面采用许多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指南,但在新药审评速度方面,美国却明显快于欧洲和日本,很多全球创新性新药率先在美国获得上市许可。2013年美国FDA共批准27个新药、其中20个新药系全球首次上市的新药,首次上市的比例高达74%。
美国《处方药用户付费法案》规定,对属于优先审评的创新药,美国FDA应在6个月内完成百分之九十的品种审评。对属于正常审评的创新药,美国FDA应在10个月内完成百分之九十的品种审评。2014年美国FDA共批准41个创新性新药,其中40个新药在6个月或10个月内完成审评。
——(摘编自中国驻美国经商参处《美国新药审评政策介绍》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决定对价格持续停留在较高水平的进口抗癌药实行零关税,以求降低其价格,缓解病患家庭过重的经济负担。
B.近十年抗肿瘤药的整体申报数量在2015年达到高峰,生物制品申报走势曲线与总数申报曲线保持一致,与中药申报在数量上逐年拉大差距。
C.近年来,中国开启了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了审评审批速度,增加了审评审批数量,区分了审评审批的轻重缓急。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新药审评、促进创新发展方面的职能是一样的,但两者工作流程有所不同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增强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新药研发能力,就能打破国外药企的价格垄断,实现从根本上降低抗癌药物价格的目的。
B.2017抗肿瘤药申报情况说明,化药申报在数量上占优势,是热门研究生产领域,国家应该优先审评审批化药类的抗肿瘤药。
C.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不仅解决了新药审批积压的问题,还可促进我国药企从仿制药到创新药战略转型。
D.在药品注册审评方面美国和欧洲、日本标准和技术相似或相同,但是由于美国审评制度更有优势,大量全球创新性新药率先在美国获得上市许可。
【小题3】结合材料概述我国为解决“买药贵”“买药难”问题的改革举措,你认为在新药审批方面还可以进行怎样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