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②。虑他处 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 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②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 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 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 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 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 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 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③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鄂韡(wěi):花蕾繁盛。②赀(zī):资财。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客过而之曰(_________________) (2)子亟亟焉(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①段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
【小题3】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自然规律,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移植,结果导致原有的牡丹枯死。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
C.客人认为主人处理不当,使旧牡丹死去,如今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花,是错上加错。
D.作者认为导致原有的牡丹的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主人自身的修养、性情、见识有问题。
【小题4】简析袁枚写这篇文章的意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2 12:0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人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可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尖似小山轿。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此山径险,虽兜笼不能容   仄:狭窄
B.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记 胜:尽
C.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逼:急切
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 族:品类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B.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C.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D.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第二段以侧面描写为主表现黄山“山径”之“仄险”。
B.文章第三段写黄山云雾用了 “走” “夺”两个动词,赋予了云雾鲜活的灵性,显示出云雾涌来时速度之快与雾气之浓。描写可谓生动传神。
C.僧人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安排。第四段中僧人的胆怯反衬出作者的豪放大胆,与僧人的对答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
D.这篇游记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作者入黄山七日,步行五十余里的所见所感,运用了的大量的比喻,活脱传神地展现了黄山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女弟素文传

枚第三妹曰机,字素文,皙而长,端丽为女兄弟冠。年幼好读书,既长,益习于诵。针衽之旁,缥缃庋积。雍正元年先君客吴中,闻衡阳令高君清卒,库亏,妻子狱,叹曰:“我高公幕下客也。非我往,则难不解。”遂治装,历洞庭而南,告其弟高八曰:“而兄倾库供上官,吾尝止之,而兄不可;则劝其簿籍而加印焉,亦知正为今日计乎?”高大悟,检箧得印簿,诉制军。制军者,大学士迈柱也;素善先君,兼知高公之冤,为平其事。当是时,簿中贵人隐探高氏孤稚无能为,使人具三千金,啖先君。先君怒而叱之。高八益感谢。临别泣曰:“无以报,闻先生第三女未婚,某妻方妊,幸而男也,愿为公婿。”已而果然。因寄金锁为礼。时妹未周,枚长妹四岁,代系金锁饰项者数年。

乾隆七年,高八执讯来曰:“某子病,不可以婚;愿以前言为戏。”先君犹豫,妹侍侧,持金锁而泣,不食;先君亦泣,亦不食。以其意复高氏。高之族人惊,欢传高氏得贞妇。高八殁,其兄子继祖来曰:“婿非疾也。有禽兽行,叔杖死而苏;恐以怨报德,故言辞婚。贤女无自苦。”妹闻如不闻,竟适高氏。

高渺小,偻而斜视,躁戾佻险,非人所为。见书卷怒,妹自此不作诗;见女工又怒,妹自此不持针黹。索奁具为狎邪费,不得则手掐足踆,烧灼之毒毕具。姑救之,殴姑折齿。输博者钱,将负妹而鬻。妹见耳目非是,告先君。先君大怒,讼之官而绝之。

妹归侍母。母体微不适,妹彻夜立,持粥饮而匕箸进之。长斋,衣不纯彩,不髲剃,不闻乐,有病不治;遇风辰花朝,辄背人而泣。如皋人至,必出问堂上姑安否,寄赠服食甚谨。

前一年,高氏子死,妹亦病,以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死,年四十。枚在扬州,闻病奔归,气已绝矣,目犹也,抚之乃瞑。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库亏,妻子狱 系:牵连
B.而兄倾库供上官   曩:从前
C.时妹未周  晬:婴儿满一周岁
D.目犹也    瞠:瞪着眼睛直视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阳县令高清去世,他的妻儿被关押入狱,袁枚的父亲曾是高清幕府门客,于是前去救助高清妻儿。
B.为了答谢袁枚父亲的义行,高八做主为自己未出生的儿子与袁枚的妹妹袁机定了亲事,并以金锁为信物。
C.高八儿子长大后品行恶劣,行为不端,不愿娶袁机,高八写信以儿子生病为由取消婚约,袁机知道后很伤心。
D.文章重点表现袁机的德能与才华,表现了作者对妹妹遭遇的同情、怜悯以及对邪恶不公的愤怒。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年,一般特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
B.先君,通常有这样几个义项,一是指前代君主,二是指自己的祖先,三是指已故的父亲。由文中语境来看,文中应该指的是“自己的祖先”。
C.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
D.女工,亦作“女功”“女红”。旧时指妇女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善先君,兼知高公之冤,为平其事。
(2)高渺小,偻而斜视,躁戾佻险,非人所为。
(3)母体微不适,妹彻夜立,持粥饮而匕箸进之。
【小题5】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袁机的形象特点,不超过30个字。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戊子中秋记游
袁 枚
佳节也,胜境也,四方之名流也,三者合,非偶然也。以不偶然之事,而偶然得之,乐也。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乾隆戊子中秋,姑苏唐眉岑挈其儿主随园,数烹饪之能,于烝彘首尤,且曰:“兹物难独噉,就办治,顾安得客?”余曰:“姑置具,客来当有不速者。”已而泾邑翟进士云九至。亡何,真州尤贡父至。又顷之,南郊陈古渔至,日犹未昳。眉岑曰:“予四人皆他乡,未揽金陵胜,盍小游?”三人者喜,纳屦起,趋趋以数,而不知眉岑之欲饥客以柔其口也。
从园南穿篱出,至小龙窝,双峰夹长溪,桃麻铺芬。一渔者来,道客登大仓山,见西南角烂银坌涌,曰:“此江也。”江中帆樯,如月中桂影,不可辨。沿山而东至虾蟆石,高壤穹然。金陵全局下浮,曰谢公墩也。余久居金陵,屡见人指墩处,皆不若兹之旷且周。窃念墩不过土一抔耳,能使公有遗世之想,必此是耶。就使非是,而公九原有灵,亦必不舍此而他也。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方知不从其外观之,竟不知居其中者之若何乐也。
还园,月大明,羹定酒良,彘首如泥,客皆甘而不能绝于口以醉。席间各分八题,以记属予。嘻!余过来五十三中秋矣,幼时不能记,长大后无可记。今一彘首故,得与群贤披烟云,辨古迹,遂历历然若真可记者。然则人生百年,无岁不逢节,无境不逢人,而其间可记者几何也!余又以是执笔而悲也。
(原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于烝彘首尤  雷霆乍惊,宫车过
B.未揽金陵胜,盍小游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C.亦必不舍此而他也 胡为乎遑遑欲何
D.今一彘首故  愿十五城请易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