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女弟素文传

枚第三妹曰机,字素文,皙而长,端丽为女兄弟冠。年幼好读书,既长,益习于诵。针衽之旁,缥缃庋积。雍正元年先君客吴中,闻衡阳令高君清卒,库亏,妻子狱,叹曰:“我高公幕下客也。非我往,则难不解。”遂治装,历洞庭而南,告其弟高八曰:“而兄倾库供上官,吾尝止之,而兄不可;则劝其簿籍而加印焉,亦知正为今日计乎?”高大悟,检箧得印簿,诉制军。制军者,大学士迈柱也;素善先君,兼知高公之冤,为平其事。当是时,簿中贵人隐探高氏孤稚无能为,使人具三千金,啖先君。先君怒而叱之。高八益感谢。临别泣曰:“无以报,闻先生第三女未婚,某妻方妊,幸而男也,愿为公婿。”已而果然。因寄金锁为礼。时妹未周,枚长妹四岁,代系金锁饰项者数年。

乾隆七年,高八执讯来曰:“某子病,不可以婚;愿以前言为戏。”先君犹豫,妹侍侧,持金锁而泣,不食;先君亦泣,亦不食。以其意复高氏。高之族人惊,欢传高氏得贞妇。高八殁,其兄子继祖来曰:“婿非疾也。有禽兽行,叔杖死而苏;恐以怨报德,故言辞婚。贤女无自苦。”妹闻如不闻,竟适高氏。

高渺小,偻而斜视,躁戾佻险,非人所为。见书卷怒,妹自此不作诗;见女工又怒,妹自此不持针黹。索奁具为狎邪费,不得则手掐足踆,烧灼之毒毕具。姑救之,殴姑折齿。输博者钱,将负妹而鬻。妹见耳目非是,告先君。先君大怒,讼之官而绝之。

妹归侍母。母体微不适,妹彻夜立,持粥饮而匕箸进之。长斋,衣不纯彩,不髲剃,不闻乐,有病不治;遇风辰花朝,辄背人而泣。如皋人至,必出问堂上姑安否,寄赠服食甚谨。

前一年,高氏子死,妹亦病,以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死,年四十。枚在扬州,闻病奔归,气已绝矣,目犹也,抚之乃瞑。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库亏,妻子狱 系:牵连
B.而兄倾库供上官   曩:从前
C.时妹未周  晬:婴儿满一周岁
D.目犹也    瞠:瞪着眼睛直视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阳县令高清去世,他的妻儿被关押入狱,袁枚的父亲曾是高清幕府门客,于是前去救助高清妻儿。
B.为了答谢袁枚父亲的义行,高八做主为自己未出生的儿子与袁枚的妹妹袁机定了亲事,并以金锁为信物。
C.高八儿子长大后品行恶劣,行为不端,不愿娶袁机,高八写信以儿子生病为由取消婚约,袁机知道后很伤心。
D.文章重点表现袁机的德能与才华,表现了作者对妹妹遭遇的同情、怜悯以及对邪恶不公的愤怒。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年,一般特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
B.先君,通常有这样几个义项,一是指前代君主,二是指自己的祖先,三是指已故的父亲。由文中语境来看,文中应该指的是“自己的祖先”。
C.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
D.女工,亦作“女功”“女红”。旧时指妇女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善先君,兼知高公之冤,为平其事。
(2)高渺小,偻而斜视,躁戾佻险,非人所为。
(3)母体微不适,妹彻夜立,持粥饮而匕箸进之。
【小题5】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袁机的形象特点,不超过30个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9-04 09:45: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祭妹文
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昳汝办治。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慑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有删节)
注①殗殜(yè  dié):病不甚重,半起半卧。②绵惙(chuò):病势危急。③窀穸(zhūn xī):墓穴。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无所娱遣 遣:派遣
B.一旦长成,遽躬蹈 蹈:踏
C.旧事填膺,思之凄梗 膺:胸
D.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瞑:睁眼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
A.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舞幽壑之潜蛟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2)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
(3)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
【小题4】在这篇祭文中,作者回忆了与妹妹有关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轭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选自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有删改)
注:①七略:书目名。②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内府藏书。③通籍:指做官。④素蟫:蛀蚀书籍的蠱虫,以其为银白色,故曰“素”。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汗牛塞屋 使……出汗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借
C.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已经
D.其切如是 这样
【小题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非借不能读也”,是判断句。
B.“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是定语后置句。
C.“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为”表示被动关系。
D.“为一说,使与书俱”,“使”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认为帝王和富贵人家虽然藏书丰富,但真正读书的却不多。
B.作者通过回忆自己早年借书不得的经历,劝勉黄生专心读书。
C.文章通过正反对比等方法,多角度论说了借书与读书的关系。
D.文章借“书非借不能读也”阐明了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渴望得到的道理。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牡丹说
【清】袁枚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资。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韡:繁盛,音wěi。
【小题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蕊丛丛以百数  数:计算
B.宜黜汝旧 黜:除掉
C.性果而识暗也  暗:隐蔽
D.请具砚削牍    具:准备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怒而移之山     不自怒而怒花
B.牡丹之来也     君将哀而生之乎
C.记之以自警焉   卷石底以出
D.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主人重金买来牡丹,对其倍加珍视,引以为傲,可花开后却大失所望,于是怒而迁之。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所以又把它移回了原处。
C.文中的主人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仅凭一己喜怒决定花的命运,这是新花旧花枯死的根本原因。
D.善相花者明白,花各有其适合的生长环境,如果移植要选择适宜的季节,这样它才能更好地生长。
【小题4】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揭示的哲理。(限20字以内)
【小题5】翻译文言文中划线句子。
(1)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
(2)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随园四记

(清)袁枚

①人之欲,惟目无穷。耳耶,鼻耶,口耶,其欲皆易穷也。目仰而观,俯而窥,尽天地之藏,其足以穷之耶?然而古之圣人受之以观,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于止知其所止”,黄鸟且然,而况与人!

②园悦目者也,亦藏身者也。人寿百年,悦吾目不离乎四时者是,藏吾身不离乎行坐者是,今视吾园,奥如环如,一房毕复一房生,杂以镜光,晶莹澄澈,迷乎往复,若是者于行宜。其左琴,其上书,其中多尊罍玉石,书横陈数十重,对之时倜然以远,若是者于坐宜。高楼障西,清流洄洑,竹万竿如绿海,惟蕴隆宛暍之勿虞,若是者于夏宜。琉璃嵌窗,目有雪而坐无风,若是者与冬宜。梅百枝,桂十余丛,月来影明,风来香闻,若是者与春秋宜。长廊相续,雷电以风,不能止吾足,若是者与风雨宜。是数宜者,得其一差强人意,而况其兼者耶?

③余得园时,初意亦不及此。二十年来,庸次比耦,艾杀此地,弃者如彼,成者如此。既镇其甍矣,夫何加焉?年且就衰,以农易仕,弹琴其中,咏先王之风,是亦不可以已乎?后虽有作者,不过洒㳻之事,丹垩之饰,可必其无所更也!

④丙戌三月记。

注释:⑴甍:房屋、屋脊。

【小题1】根据文章第③段所述,此文是为     而作。
【小题2】对“年且就衰,以农易仕,弹琴其中,咏先王之风,是亦不可以已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作者安居于此,自得其乐地度过自己的晚年的想法。
B.表达作者安贫乐道,淡薄功名又知足常乐的思想感情。
C.表达作者追求自由、闲适,不愿屈从权贵的思想。
D.表达作者回归田园,向往、回归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题3】“而况其兼者耶?”其中的“兼”指     
【小题4】文章第②段采用颇为工整的句式,请对此予以赏析。
【小题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的名句。请简评袁枚与杜甫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