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悲愁歌

(汉)刘细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注)①刘细君,西汉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汉武帝元封年间被封为公主,远嫁西域,给乌孙国国王昆莫做妻子。②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③旃:同“毡”。④黄鹄:即天鹅。
【小题1】诗歌是如何围绕“悲愁”展开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2】简要解说诗歌的写作风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2 10:46: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报孙会宗书 

杨恽

①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推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②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乌乌。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滛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③夫西河魏土,文侯所兴,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安定山谷之间,昆戎旧壤,子弟贪鄙,岂习俗之移人哉?于今乃睹子之志矣!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

(有删改)

注西河:孙会宗的家乡。
【小题1】杨恽认为孙会宗写给他的书信表面上看是“殷勤甚厚”,实则□□□□□□。
【小题2】第③段中作者提及西河魏土的“遗风”、“节概”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全文看,孙会宗在信中指出杨恽的“所不及”具体可能有哪些内容?
【小题4】下列对“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品行高雅并且懂得我的人,仍会被世俗之风所击到,又能有什么可以称颂的呢?
B.哪怕是素来了解我的人,尚且随世风而倒来讥刺我,怎么还会有人来称颂我呢?
C.即使是一向了解我的人,仍然会顺随世风而侈靡,哪里还有值得称颂的地方呢?
D.哪怕是很懂得我的人,还是会被世俗之风所裹胁,还能拿什么来称颂我呢?
【小题5】清人余诚评此文道:“行文之法,字字翻腾,段段收束,平直处皆曲折,疏散处皆紧炼,则酷肖其外祖。”试举文中一例,说明你对“平直处皆曲折”这句话的理解。

同类题2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下列小题。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小题1】这几句诗采用的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排比和比喻B.夸张和渲染
C.铺陈和排比D.赋、比、兴
【小题2】刘兰芝临别梳妆时,“事事四五通”,其原因是什么?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A.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作为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的挑战。
B.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以博得焦母的好感,来促使焦母改变主意。
C.借此延缓别离时间的到来,反映了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
D.临别时精心修饰,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
【小题3】“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对这句话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下堂别姑,泪落不止,和小姑叙旧,望小姑在阿母面前美言几句。
B.兰芝在焦家只有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长这么快。这是夸张写法,极言时光过得快。
C.这几句话客观地叙述了兰芝眼看着小姑长大成人的事实。
D.和小姑叙旧,希望小姑能帮助她和焦仲卿维持坚贞的爱情。
【小题4】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C.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小题5】选择与“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
A.烟笼寒水月笼沙B.秦时明月汉时关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报孙会宗书

(汉)杨恽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厎,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矇,赐书教督以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则若逆指而文过默而自守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廷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遂遭变故,横被ロ语,身幽北阙,妻子满狱。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责,岂意得全其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窃自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夫西河魏土,文侯所兴,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安定山谷之间,昆夷旧壤,子弟贪鄙,岂习俗之移人哉?于今睹子之志矣。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无多谈。

(注)①报孙会宗书:杨恽的友人安定郡太守孙会宗曾写信劝告他。②厎(zhǐ):至。③董生:指董仲舒。④西河魏土:西河是战国时魏所置郡。孙会宗为西河人。⑤段木干:魏文侯时人,守道不仕,文侯尊其为师。田子方:亦魏文侯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质无所厎 文质:文采
B.不足以责 塞:弥补
C.有时而 既:尽,终
D.明明求仁义 明明:勉力,努力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赐书教督以不及   莫知计
B.夫人情所不能止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
C.今子尚安得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不物喜,不以己悲
D.于今睹子之志矣   今君亡赵走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恽在这封书信的开首即言明致书孙会宗的缘由,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示要向孙会宗说明自己的心意。
B.作者陈述自己沐浴皇恩,不能有所建明,后遭遇变故,只好退而以小人自况。他经营产业,又因此遭世人讥议,令他深感不解和愤懑。
C.文章结尾用段干木、田子方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要向他们学习,保持高洁的品性。
D.通读全文,作者不顾封建礼法、与世俗抗争、傲然不羁的形象跃然纸上。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则若逆指而文过默而自守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
(2)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扶辇下(________)     (2)谓武曰(_________)
(3)单于闻陵与子卿厚(_______) (4)自已死久矣(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武使匈奴明年B.单于使陵至海上
C.空自苦亡人之地D.皆为陛下所成就
【小题3】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窃为大王不取也B.前长君为奉车
C.子为父死亡所恨D.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2)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小题5】苏武面对李陵的劝降不仅不为所动,反而使李陵羞愧自责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 题。
白头吟
西汉民歌①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② 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③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注】①这首诗的作者历来颇受争议,一说这是一首来自民间的作品,而《西京杂记》里称这首 诗是“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一女子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②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 的样子。③簁簁(shāi):鱼跃貌,形容鲜活欢快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沟水东西流”之前叙述女主人公与男子决绝之事,“凄凄复凄凄”以下 重在表达女主人公经历爱情变故后的悲凉心情。
B.本诗开篇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高山上洁白的雪和云间清亮的月喻指姣好明丽的容貌和纯洁美 好的人格,也喻指纯洁无瑕的爱情,意蕴丰厚。
C.第三句中“有两意”与下文“一心人”形成对比,揭示出现实中的爱情与期待中的爱情矛盾的状 态,表现出女主人公对被弃的无奈以及对忠贞爱情的渴望。
D.“东西”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是女主人公设想 别后自己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E. “凄凄”四句忽然一笔宕开,说一般女子出嫁总是悲伤而又悲伤地啼哭,但女主人公却认为只要 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就算很幸福了。
【小题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