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天祥,吉甫,少隶军籍,善骑射。中统三年,李璮叛据济南,结宋为外援,河北河南宣慰司承制以天祥为千户,屯三汊口,防遏宋兵。事平罢归,居偃师南山,有田百余亩,躬耕读书,从之游者甚众。其居近缑氏山,因号曰缑山先生。初 天 祥 未 知 学 佑 未 之 奇 也 别 去 数 岁 献 所 为 诗 于 佑 佑疑假手它人,及与语,出入经史,谈辨该博,乃大称异。至元十一年,从仕郎。十三年,兴国军以籍兵器致乱,行省命天祥权知本军事。居岁余,诏以本军为路,有代天祥为总管者,务变更旧政,治隐匿兵者甚急,天祥去未久而兴国复变,邻郡寿昌府及大江南北诸城邑,多乘势杀守将以应之。时方改行省为宣慰司,万户郑鼎臣为宣慰使。鼎臣帅兵讨之,至樊口,兵败死。黄州遂声言攻阳罗堡,鄂州大震。时忽都帖木儿恇怯不敢出兵,天祥言于居贞曰:“阳罗堡依山为垒,素有严备,彼若来攻,我之利也。且南人浮躁,轻进易退,官军凭高据险,而区区乌合之众,与之相敌,不二三日,死伤必多,遁逃者十八九,我出精兵以击之,惟疾走者乃始得脱。”居贞深然之,而忽都帖木儿意犹未决。闻至阳罗堡,居贞力趣之,乃引兵宿于青山。明日,大败其众,皆如天祥所料。行省闻变,尽执鄂州城中南人将杀之,以防内应,天祥力止之,至是被执者皆纵去。复遣天祥权知寿昌府事,授兵二百余人。为乱者闻官军至,皆弃城依险而自保。天祥以众寡不敌,非可以力服,乃遣谕其徒使各归田里,惟生擒其长毛遇顺、周监斩于鄂州市。大德三年六月,迁河北河南廉访使,以疾不起。人有冤抑,往往就天祥家求直,天祥以不在其位,却去之。至大四年,仁宗即位,复遣使召之,辞以老疾不起。延佑三年四月,卒于家,年八十。追封赵国公,文忠。

【小题1】对文中划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天祥未知学/佑未之奇也/别去数岁/献所为诗于佑/佑疑假手它人
B.初/天祥未知学佑/未之奇也/别去数岁/献所为诗于佑/佑疑假手它人
C.初天祥/未知学佑/未之奇也/别去数岁/献所为诗于佑/佑疑假手它人
D.初天祥/未知学/佑未之奇也/别去数岁/献所为诗于佑/佑疑假手它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在古代意义丰富,有台阶的意思。也是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指朝廷罢免除去官职。
B.古人取名一般先有字后有名。字,专供长辈呼唤。名,用于自称或供朋友称呼。
C.万户,官职名,金初设置,为世袭文职。设万户为万夫之长,隶属于中央枢密院。
D.谥,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们的平生事迹与品徳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小题3】下列加点字词性活用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浴乎沂,乎舞雩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彭殇为妄作
C.故人不独其亲,不独子其子D.兴国军以兵器致乱
【小题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B.浴乎沂,风乎舞雩
C.惟生擒其长毛遇顺、周监斩于鄂州市
D.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小题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天祥淡泊名利。在平定李璮之乱后,他住在偃师南山中,有良田百余亩,边耕种边读书,来向他求教的人有很多。
B.陈天祥策略得当。在他离开后不久,接替他的人改变了他制定的策略,兴国发生了民变,附近县城的叛民也乘势杀死守将来响应。
C.陈天祥料亊如神。在忽都帖木儿对陈天祥的计策还在犹豫不决时,贾居贞引兵前去迎战阳罗堡的叛民,结果完全符合陈天祥的预料。
D.陈天祥暂管寿昌府政事,授兵二百多人。叛民听说官兵来了,都弃城冒险反抗以求保命。
【小题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有冤抑,往往就天祥家求直,天祥以不在其位,却去之。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5 04:48: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於途。闻应侯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於秦,应侯内惭,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应侯闻,使人召蔡泽。入,则。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因让之曰:“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比干忠而不能存殷,子胥智而不能完吴,申生孝而晋国乱。是皆有忠臣孝子,而国家灭乱者,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故天下以其君父为僇辱而怜其臣子。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稸积习战陈之事。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功已成矣,而逐以车裂。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功已成矣,而卒枝解。大夫种为越王深谋远计,免会稽之危,以亡为存,因辱为荣。卒擒劲吴,令越成霸。功已彰而信矣,勾践终负而杀之。此所谓信而不能诎,往而不能返者也,范蠡知之,超然辟世。今君相秦,计不下席,坐制诸侯。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而授之,退而岩居川观,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愿君孰计之!”应侯曰:“善。”后数日,入朝,曰:“客新有从山东来者曰蔡泽,足以寄秦国之政,敢以闻。”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逐拜为秦相,东收周室。相秦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蓄积/习战陈之事
B.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蓄/积习战陈之事
C.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蓄/积习战陈之事
D.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蓄积/习战陈之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釜鬲泛指炊具。釜圆底而无足,鬲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柳宗元《非国语》“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中与本文中的“釜鬲”均为此意。
B.揖为古代的拱手礼。亦称执手,根据对象不同,执手时有高、平、下之别。
C.子胥即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因封于申,也称申胥。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以为伍子阴谋倚托齐国反吴,将其赐死。
D.车裂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将人的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五车同时分驰,撕裂肢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泽善于抓住时机,扭转局势。他在四方游说处处碰壁之时,打听到应侯因保荐郑安平、王稽犯重罪而心感惭愧,便果断向西入秦。
B.蔡泽长于舆论造势,巧用激将。他派人用言语激怒应侯,顺利获得了被召的机会。
C.蔡泽善于举例说理,多例并举。他用商秧、吴起、大夫种的例子说明了“成功之下,不可久处”的道理,劝应侯功成自退。
D.蔡泽深晓进退盈缩,与时变化。成功说服范雎让贤之后,他乘势而进,做了秦相;后遭人忌恨,怕有祸患,主动请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因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
(2)客新有从山东来者曰蔡泽,足以寄秦国之政,敢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