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乞伏慧,字令和,马邑鲜卑人也。慧少慷慨有大节,便弓马,好鹰犬。其兄贵和又以军功为王,一门二王,称为贵显。

②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惇于武陟,所当皆破,授大将军,赐物八百段。及平尉迥,进位柱国,赐爵西河郡公,邑三千户,物二千三百段。请以官爵让兄,朝廷不许,论者之。高祖受禅,拜曹州刺史。曹土旧俗,民多奸隐,户口簿帐恒不以实。慧下车按察,得户数万。先是,突厥屡为寇抄,慧于是严警烽燧,远为斥候,虏亦素惮其名,不入境。

③年逾七十,转荆州总管,又领潭、桂二州,总管三十一州诸军事。其俗轻剽,慧躬行朴素以矫之,风化大洽。曾见人以簺捕鱼者,出绢买而放之,其仁心如此。百姓美之,号其处曰西河公簺。

④炀帝即位,为天水太守。大业五年,征吐谷浑,郡滨西境,民苦劳役,又遇帝西巡,为道不整,献食疏薄,帝大怒,命左右斩之。见其无发,乃释,除名为民。卒于家。

(选自《隋书》,有删节)

(注)①斥候:侦察兵。②簺:用竹木编成的断水捕鱼的栏栅。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物二千三百段 (2)论者之 (3)不入境 (4)为道不整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请官爵让兄  
曾见人簺捕鱼者
B.见其无发,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C.出绢买放之 
貌恭不心服
D.仁心如此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慧少慷慨有大节,便弓马,好鹰犬。
(2)其俗轻剽,慧躬行朴素以矫之,风化大洽。
【小题4】根据第②段内容,分析乞伏慧的治理才能。
【小题5】联系全文,分析乞伏慧“为道不整,献食疏薄”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2:08: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未兆者哉?就之义,非在今矣。”及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
②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
③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遂得免。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注)①探赜(zé):探索深奥的道理。②大辟:死刑。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道之义(________)(2)启申其(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鲜有焉(    )
A.委屈B.屈服C.理亏D.屈辱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唯《易》乎  谁不知
B.皆诵口 万钟我何加焉
C.多豪俊所尚  今为宫室之美
D.遂得免 风雨兴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
【小题5】胡叟“学不师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联系全文,分析胡叟的人物形象。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赠医士潘徐二君序

王达

今年夏友人雷起潜之子曰豫疾,求乡里之精于医者,得一人焉,曰潘克仁氏。克仁治未二日而他适。又求乡里之精于医者,得一人焉,曰徐士恒氏。士恒造起潜所,未二日而克仁又至。二人者会,不相嫌忌,而启药且相与讲明其得疾之由,与夫去疾之法,用何药而可,用何药而不可。二人者忘其所负挟,而一以拯人为念。故雷氏子弥数日而愈□矣。起潜曰:“是可无所报□乎?”于是走泮宫①征余文以为赠。

唔呼!天下之人非不众且多也,其间专事而妬贤者亦不为少矣。小人专事妬贤者固冝,读古人之书而怀小人之忌者,亦岂少哉?自淳朴之气散,往往以智力相雄长。甲曰:“可。”乙曰:“不可。”甲曰:“善。”乙曰:“不善。”昧其良心,汩於私意,忘其已之短,而嫉人之长。安有相资成美、谦逊长厚若潘、徐二公者哉?古人有言曰:“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吾于二公见之。异日风俗之厚,又安知不自二公始乎?克仁专确有守,且通于儒。故录此以遗之,俾往来观者得以警于心焉。

【小题1】第一段两个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虚词应是(  )
A.焉   也
B.矣   乎
C.也   哉
D.者   乎
【小题2】“雷氏子弥数日而愈”的原因是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3】对第二段划线句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对话,写出了甲的忘其已之短,而嫉人之长。
B.运用对偶,凸显了世上小人互相嫌忌不服的心理。
C.列举现象,来反衬潘、徐能相资成美、谦逊长厚。
D.运用排比,突出有些古人读古人之书却怀小人之心。
【小题4】根据文意,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欤?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大铁椎今年四十耳。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甚工楷书也。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日/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B.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日/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C.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日/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D.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省,即省亲,意思是归还故里探望父母或其他尊亲,文中指陈子灿回河南老家看望哥哥。
B.鸡鸣,指天明之前,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相当于凌晨1-3时。
C.陈同甫,原名陈亮,字同甫,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曾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相赠。
D.“壬寅岁”是用千支相配纪年。从10位地支、12位天干中,每取其一相配,周期为60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铁椎身怀绝技,行动敏捷。他的右腋下夹着个五十多斤重的大铁椎,昭示了他的膂力过人;说话之间就无影无踪。
B.大铁椎沉默寡言,身世神秘。他不回答人们的询问,因而他的籍贯、姓名都成为谜团;偶尔开口说话,操着楚地口音。
C.大铁椎装束奇特,腰带白银。他不戴帽子,却头裹蓝色手巾。不穿袜子,却脚缠白布。腰里携带着许多银子。
D.大铁椎力大无穷忠勇绝。写他与“响马贼”决斗场面,既有环境映衬,又有对比反衬,使其勇形象栩栩如生。
【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2)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