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各题。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紧扣题目写景抒情,由望月而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进而表达了期盼团圆的愿望;构思奇巧,起伏有致。
B.颔联直接抒发思念之情,因“思”而 “怨”,怨长夜漫漫;“竟夕”,写通宵都在思念,极言相思之强烈。
C.颈联描绘了诗人彻夜难眠的情形。熄灭蜡烛,满屋皎洁的月光让人心生怜惜,诗人披衣漫步户外,露水滋润肌肤,相思之情渐淡。
D.尾联说月光虽美,可无法捧在手中送给远方所思之人,不如在梦里与之团聚。寄希望于梦中,足见相思之切,情真意诚,感人至深。
【小题2】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名句,请结合具体诗境,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8 10:51: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各题。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张九龄,字子寿,唐玄宗时名相,也是著名诗人。盈手:满手。  竟:整。  遥夜:长夜。
【小题1】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后句即景生情,写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同望着一轮明月。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丝毫不露痕迹。
B.颔联直接抒发思念之情。“怨”, 因“思”生“怨”, “情人”相思之深、相思之极、因而埋怨“远方的人”不常回家看看;“竟夕”, 通宵都在思念,极言相思之强烈。
C.颈联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传达感情,具体描绘了诗人因为要看明亮的月光,所以吹灭了蜡烛,之后觉得露水凉,就把衣服披上的寂寥形象。独自看月的情景下,相思之情更为浓重。
D.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意思是月光虽美,可无法捧在手中送给远方思念的人,还不如回屋睡觉,在梦里与思念的人团聚。寄希望于梦中,足见思念之切。
【小题2】此诗的首联可谓千古名句,请从内容和艺术特点两方面进行简要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