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独有功数犯颜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时博州刺史琅邪王冲,责息钱于贵乡,遣家奴督敛,与尉颜余庆相闻知,奴自市弓矢还。会冲坐逆诛,魏州人告余庆豫冲谋后令俊臣鞫治,以反状闻。有司议:“余庆更永昌赦,法流。”侍御史魏元忠谓:“余庆为冲督偿、通书,合谋明甚,非曰支党,请殊死,其家。”诏可。有功曰:“永昌赦令:‘为首与虺贞同恶,魁首已伏诛,支党未发者原之。’《书》曰:‘歼厥渠魁’,律以‘造意为首’,寻赦已伏语,则魁首无遗。余庆赦后被言,是谓支党。今以支为首,是以生入死。赦而复罪,不如勿赦;生而复杀,不如勿生。窃谓朝廷不当尔。”后怒曰:“何谓魁首?”答曰:“魁者,大帅;首者,元谋。”后曰:“余庆安得不为魁首?”答曰:“若魁首者虺贞是已。既已伏诛,余庆今方论罪,非支党何?”后意解,乃曰:“公更思之。”遂免死。当此时,左右及卫仗在廷陛者数百人,皆缩项不敢息,而有功气定言详,閨然不桡。

②初,鹿城主簿潘好礼慕有功为人,论之曰:“昔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人,今有功断,亦天下无冤人。然释之当汉文帝时,中外无事,守法而已。有功居革命之际,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此其贤于释之明甚。”或称有功仁恕过汉于、张。起居舍人卢若虚曰:“徐公当雷霆之震,而能全仁恕,虽千载未见其比。”

(注释)①后:武则天。②冲:李冲,后文虺贞的儿子。③虺贞:即李贞,越王李贞举兵反武则天,其一族李姓被武则天改为虺姓。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独有功数犯颜争直 (2)今有功断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法流(   )
A.应当 B.判罪 C.处在 D.适合
(2)其家(   )
A.书册 B.登记 C.抄没 D.杂乱
【小题3】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B.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C.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D.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小题4】把第①段划线句译为现代汉语。
会冲坐逆诛,魏州人告余庆豫冲谋,后令俊臣鞫治,以反状闻
【小题5】根据第①段,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徐有功的主要品质:__________。
【小题6】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11:59: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再迁左春坊左庶子。京察,授贵州都匀府知府。高宗以昀学问优,加四品衔,留庶子。寻擢翰林院侍读学士。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得罪,昀为姻家,漏言夺职,戍乌鲁木齐。释还,上幸热河,迎銮密云。试诗,以土尔扈特全部归顺为题,称旨,复授编修。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大学士刘统勋举昀及郎中陆锡熊为总纂。从《永乐大典》中搜辑散逸,尽读诸行省所进书,论次为《提要》上之,擢侍读。上复命辑《简明书目》。坐子汝传积逋被讼,下吏议,上宽之。旋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建文渊阁藏书,命充直阁事。累迁兵部侍郎。《四库全书》成,表上。上曰:“表必出昀手!”命加赉。迁左都御史。再迁礼部尚书。复为左都御史。畿辅灾,饥民多就食京师。故事,五城设饭厂,自十月至三月。昀疏请自六月中旬始,仍以三月止,从之。复迁礼部尚书,仍署左都御史。疏请乡会试《春秋》罢胡安国传,以《左传》本事为文,参用《公》、《穀》,从之。嘉庆元年,移兵部尚书。复移左都御史。二年,复迁礼部尚书。疏请妇女遇强暴,虽受污,仍量予旌表。十年,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卒,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达。

昀学问渊通。撰《四库全书提要》,进退百家,钩深摘隐,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蔚为巨观。惩明季讲学之习,宋五子书功令所重,不敢显立异同;而于南宋以后诸儒,深文诋諆(毁谤),不无门户出入之见云。

(选自《清史·纪昀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寻擢翰林院侍读学士    寻:不久
B.论次为《提要》上之    次:次序
C.坐子汝传积逋被讼 逋:逃亡
D.惩明季讲学之习 惩:苦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高宗昀学问优     属于作文记之 
B.举昀及郎中陆锡熊总纂 陈涉、吴广皆次当行,屯长
C.下吏议,上宽以子之矛陷子盾,何如?
D.而南宋以后诸儒   皆以美徐公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纪的学问精通的一组是( )
①再迁左春坊左庶子
②以土尔扈特全部归顺为题,称旨
③撰《四库全书提要》,进退百家
④以《左传》本事为文
⑤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
⑥卒,赐白金五百治丧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宗因为纪昀学问突出,加授四品官衔,留任庶子的官职。不久破格提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B.纪昀从《永乐大典》中搜集散失的篇章,阅读了各行省所进献的书,评定排列顺序,写成《提要》呈献给皇上。
C.朝廷建造文渊阁收集藏书,命令纪昀管理文渊阁的事务。后来经多次升迁纪昀成为兵部侍郎。
D.纪昀在撰写《四库全书提要》时,没有门户之见,对于南宋后各位大儒,非常苛刻痛加批驳。
【小题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得罪,昀为姻家,漏言夺职,戍乌鲁木齐。
(2)故事,五城设饭厂,自十月至三月。昀疏请自六月中旬始,仍以三月止,从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成功,初名森,福建南安人。父芝龙,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

顺治三年,贝勒博洛师自浙江下福建,芝龙撤仙霞关守兵不为备;博洛师次泉州,书招芝龙;芝龙率所部降,成功谏不听。九年,上命芝龙书谕成功及鸿逵降,许赦罪授官,成功诺;诏金砺等率师还浙江。俄而,上命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师讨成功。十二年,左都御史龚鼎孳请诛芝龙,国器亦芝龙与成功私书,乃夺芝龙,下狱。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十八年,成功自江南败还,知进取不易,且势日蹙,乃规取台湾。台湾,福建海中岛,荷兰红毛人居之。荷兰筑城二:曰赤嵌,曰王城;其海口曰鹿耳门。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成功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进。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成功使谓之曰:“土地我故有,当还我;珍宝恣尔载归。”围七阅月,红毛存者仅百数十;城下,皆遣归国。成功乃号台湾为东都。以陈永华为谋主,制法律、定职官、兴学校。台湾周千里,土地饶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莱、兴屯聚。是岁圣祖即位,戮芝龙及诸子世恩、世荫、世默。成功既得台湾,其将陈豹驻南澳,而令子锦居守思明。

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就杀锦及其母董;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用芝龙初封称平国公,举兵拒命。成功方病,闻之,狂怒啮指。五月,尚据胡床受诸将谒;数日卒,年三十九。

 (节选自《清史·郑成功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B.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C.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D.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贝勒,全称“多罗贝勒”。贵族称号,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次于亲王、郡王。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
B.左都御史,属于我国古代中央的监察官,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御史。明清中央监察机构称为都察院,首长称为左、右都御史。
C.爵,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D.朔,表时间,指农历每月初一。也可表方位,指北方。如杜甫《咏怀古迹》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中“朔漠”就指北方的沙漠地区。本文中指郑成功住在北屋。
【小题3】下列对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成功面对强敌,决不投降。不管是他的父亲郑芝龙,还是郑亲王的担任定远大将军的儿子济度对他劝降,他最终都没有投降。
B.郑成功收复台湾,可谓天时地利。他率军到达时,鹿耳门水位突然上涨,他直接进入海岛,于是荷兰人退守到王城。只可惜顺治诛杀了他的亲人。
C.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励精图治。郑成功攻下当时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后。采取了制定法律、设立职官、兴办学校等一系列措施。
D.郑成功怒病交加,英年早夭。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误听周全斌谗言,导致陈豹抗命。加之身患疾病,三十九岁竟英年早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水浒传》序
朝日初出,苍苍凉凉,澡头面,裹巾帻,进盘飧,嚼杨木。诸事甫毕,起问可中?中已久矣!中前如此,中后可知。一日如此,三万六千日何有?以此思忧,竟何所得乐矣?
每怪人言:某甲于今若干岁。夫若干者,积而有之之谓。今其岁积在何许?可取而数之否?可见已往之吾,悉已变灭。不宁如是,吾书至此句,此句以前已疾变灭。是以可痛也!
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快莫若谈,其谁曰不然?然亦何曾多得。有时风寒,有时泥雨,有时卧病,有时不值,如是等时,真住牢狱矣。
舍下薄田不多,多种秫米,身不能饮,吾友来需饮也。舍下门临大河,嘉树有荫,为吾友行立蹲坐处也。舍下执炊爨、理盘槅者,仅老婢四人,其余凡畜童子大小十有余人,便于驰走迎送,传接简帖也。舍下童婢稍闲,便课其缚帚织席——缚帚所以扫地,织席供吾友坐也。吾友毕来,当得十有六人。然而毕来之日为少,非甚风雨,而尽不来之日亦少,大率日以六七人来为常矣。
吾友来,亦不便饮酒,欲饮则饮,欲止先止,各随其心,不以酒为乐,以谈为乐也。吾友谈不及朝廷,非但安分,亦以路遥,传闻为多。传闻之言无实,无实即唐丧唾津矣。亦不及人过失者,天下之人本无过失,不应吾诋诬之也。所发之言不求惊人人亦不惊未尝不欲人解而人卒亦不能解者事在性情之际世人多忙未曾尝闻也
吾友既皆绣淡通阔之士,其所发明,四方可遇。然而每日言毕即休,无人记录。有时亦思集成一书,用赠后人,而至今阙如者:名心既尽,其心多懒,一;微言求乐,著书心苦,二;身死之后,无能读人,三;今年所作,明年必悔,四也。
是《水浒传》七十一卷,则吾友散后,灯下戏墨为多;风雨甚,无人来之时半之。然而经营于心,久而成习,不必伸纸执笔,然后发挥。盖薄莫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拈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或若问:言既已未尝集为一书,云何独有此传?则岂非此传成之无名,不成无损,一;心闲试弄,舒卷自恣,二;无贤无愚,无不能读,三;文章得失,小不足悔,四也。
呜呼哀哉!吾生有涯,吾呜乎知后人之读吾书者谓何?但取今日以示吾友,吾友读之而乐,斯亦足耳。且未知吾之后身读之谓何,亦未知吾之后身得读此书者乎?吾又安所用其眷念哉!
东都施耐庵序。
【注】本序相传为金圣叹所作。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舍下执炊爨、理盘槅者 理:料理
B.便课其缚帚织席    课:督促
C.吾友毕来,当得十有六人     毕:全都
D.其所发明,四方可遇 遇:碰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积而有之之谓     句读之不知
B.某甲于今若干岁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非但安分,亦以路遥 故为之文以志
D.吾友读之而乐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日常生活起居的小事讲起,感慨时光匆匆,生活单调,感觉人生无甚乐趣,并为过往难留而心痛不已。
B.作者与朋友以饮酒、闲谈为乐,谈话内容不涉及国家政治,也不涉及别人的过失。但因所谈传闻无法被证实,所以让作者觉得是浪费口舌。
C.《水浒传》多是作者在朋友散去后写着玩的,还有一半是没有朋友来的时候写的。但因构思已久,所以不必苦思冥想,总会在不经意间产生写作的灵感。
D.这篇序写得含蓄、隐晦,通篇没有一个字涉及《水浒传》的内容。作者用表面的闲适散淡,掩盖《水浒传》的真实写作意图,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写这本书的用意。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所 发 之 言 不 求 惊 人 人 亦 不 惊 未 尝 不 欲 人 解 而 人 卒 亦 不 能 解 者 事 在 性 情 之 际 世 人 多 忙 未 曾 尝 闻 也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快莫若谈,其谁曰不然?
(2)且未知吾之后身读之谓何,亦未知吾之后身得读此书者乎?吾又安所用其眷念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悫随镇广陵。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又遣悫,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讨破之,拔区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拒,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二十年,孝武伐元凶,以悫为南中郎谘议参军,领中兵。孝武即位,以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功次柳元景。孝建中,累迁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先是,乡人庾业,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宾客;而悫至,设以菜菹粟饭,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悫致饱而去。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上壮之。及行,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初,诞诳其众云:“宗悫助我。”及悫至,跃马绕城呼曰:“我宗悫也!”事平,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从猎堕马,脚折不堪朝直,以为光禄大夫,加金紫。 悫有佳牛堪进御,官买不肯卖,坐免官。 明年,复职。废帝即位,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赠征西将军,谥曰肃侯。
(节选自《宋书•宗悫传》)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士卒不能当 当:抵挡B.乃除振武将军 除:废除
C.左右顾盼,上壮之 壮:钦佩D.官买不肯卖,坐免官 坐:因此获罪
【小题2】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宗悫勇武的一项是 (  )
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②悫年十四,挺身拒贼    ③悫自奋请行
④悫乃分军为数道 ⑤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  ⑥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
A.②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宗悫年少志大。叔父问他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但他不愿“以文义为业”,平时纵任意气,喜欢武艺,因此乡里人对其并不赞赏。
B.宗悫作战有勇有谋。元嘉年间,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在作战中善于思考,仿制狮子形状大破敌军“大象阵”,战功显赫。
C.宗悫不仅廉洁,而且耿直。攻占林邑,面对珍奇异宝,他一无所取;官府要买他的“佳牛”进贡皇上,他执意不肯,并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
D.宗悫同乡庾业家甚富有,招待客人多用美味佳肴,而对宗悫却只是酸菜、糙米饭。宗悫任豫州刺史后,不计前嫌,反而举荐他任长史。
【小题4】将下面的文言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
【小题5】下列对有关经典名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B.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C.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D.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司马光《资治通鉴 子思论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