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送虚白上人
[明]高启
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读书之暇,因往云岩诸峰间,求所谓可与游者,而得虚白上人焉。
虚白形癯而神清,居众中不妄言笑。余始识于剑池之上,固心已贤之矣。入其室,无一物,弊箦折铛,尘埃萧然。寒不暖,衣一衲,饥不饱,粥一盂,而逍遥徜徉,若有余乐者。间出所为诗,则又纡徐怡愉,无急迫穷苦之态,正与其人类。
方春二三月时,云岩之游者盛,巨官要人,车马相属。主者撞钟集众,送迎唯谨,虚白方闭户寂坐如不闻;及余至,则曳败履起从,指幽导胜于长林绝壁之下,日入而后已。余益贤虚白,为之太息而有感焉。近世之士大夫,趋于途者骈然,议于庐者欢然,莫不恶约而愿盈,迭夸而交诋,使虚白袭冠带以齿其列,有肯为之者乎?或以虚白佛者也,佛之道贵静而无私,其能是亦宜耳!余曰:今之佛者无呶呶焉肆荒唐之言者乎?无逐逐焉从造请之役者乎?无高屋广厦以居美女丰食以养者乎?然则虚白之贤不惟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余是以乐与之游而不知厌也。
今年秋,虚白将东游,来请一言以为赠。余以虚白非有求于世者,岂欲余张之哉?故书所感者如此,一以风乎人,一以省于己,使无或有愧于虚白者而已。
(选自《高青丘集•凫藻集》卷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巨官要人,车马相属   相属:相连接
B.指幽导胜于长林绝壁之下 胜:美景
C.近世之士大夫,趋于途者骈然   骈然:两两相对的样子
D.一以风乎人  风:风俗、风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往云岩诸峰间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虚白形癯而神清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C.间出所为诗 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D.议于庐者欢然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笔下的虚白上人,品德高尚,才能出众。他对达官贵人不屑一顾,而对志同道合的友人却是唯恐招待不周。
B.作者在第三段通过描写居室环境的简陋凸显出虚白上人安贫乐道的形象特点。
C.作者在第四段采用对比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当时士大夫和僧人风气日坏。
D.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仅为了赠给虚白上人,而且也为了“风乎人”“省乎己”,针砭时弊。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⑵或以虚白佛者也,佛之道贵静而无私,其能是亦宜耳!
【小题5】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17 10:03: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雪屋记

杜琼明

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伙,其声名隐然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含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来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   )见,(   )生意不几息(   )?熟知生意反寓于其中(   )。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痔之息。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研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惠而已矣,初未套有后世华修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软宁救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板来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得灾之功也。以是名雪,退不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服多记也。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其庐焉 造:造访
B.草木消闭塞     歇:凋零
C.木处而,土处而病也 颠:颠覆
D.以屋名雪,讴不欤 韪:正确
【小题2】将下列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A.以   其 焉 者
B.所   非 所 者
C.所   其 乎 也
D.以   非 焉 也
【小题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A.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放宁独是邪?
B.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软/宁独是邪?
C.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软/宁独是邪?
D.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汉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软/宁独是邪?
【小题4】下列直接描写徐孟祥志行高洁的一组是
①相从而学问者甚伙
②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
③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
④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孟样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者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
B.“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俭朴实用的特点相物合。
C.大雪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
D.文章由屋及雪,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行文晓畅,抒情自然。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
(2)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疹之患。
(3)孟样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西寒之穷冬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方汤夫传
何白
吾友方汤夫,陈义甚高,乃以善弈特闻,遂掩其生平。余采其行谊,以俟后之考汤夫者知不独以一技传也
汤夫名日新,世居吾郡龙首桥里。汤夫父讳道言,以资雄于里,好行其德,不幸早天。时汤夫尚在腹,长兄日升甫离襁褓也。汤夫及髫,而母严亦逝,兄弟茕茕,依外大父严翁家。
时汤夫与长兄子谦治博士家言,具通敏绝人。独汤夫善病,尝在床褥间,智虑无所寄,乃于床头置一枰,以指画方置而沉思之,深得其解。乃呼邻之善弈者,每对局辄诎其技。雅闻前辈有鲍涧泉者为国朝国手冠,深以不及见为恨,乃从故老觅鲍所藏秘录及鲍同时周源、徐希圣所传图势,日精研复核,尽得其蕴。
时李小山年七十余,弈家宿将,雅自负足对垒鲍君,周、徐以下弗论也。汤夫往与角,李遂北;已再试,再北。李嚼齿掷局于地大呼日:“神哉!”遂敛膺叹服,于是“永嘉小方”之名满天下。
汤夫故名家子,每恨与伯氏治帖括皆不售,坠先绪而又耻以一技鸣,乃挈妻子居焦坑山中,刻志读书。及为诗歌,极力摹写,即数易稿不已也。篇什虽寡,而兴寄自足。每过予,辄袖以相示,且字字乞予抨射。予感其意直,为商订不少假。读书暇,则抱瓮灌园、种豆沤麻以自给,室中无闲言,终日泄泄如也。
时四明刘公志选以比部郎左迁福宁州佐,雅慕汤夫名,遣骑敦请汤夫往,温麻一见,刘公遂定交。居久之,公擢合淝令,复邀汤夫偕。公念汤夫贫,无以具饘粥,剩为汤夫置买山资,而汤夫未尝有所干也。汤夫久客刘公署,郁郁不自得,会刘公入计北上,汤夫以病不能归。及刘公还,而汤夫病已亟,浃旬而奄然长逝矣。刘公为敛赙甚厚,伺其仲子履吉护丧归。异哉,汤夫岂霍霍与石火俱灭者乎!
(节选自《汲古堂集》卷二十六,有删节)
注何白,浙江永嘉人,明末布衣诗人。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对局辄其技  诎:使屈服
B.坠先而又耻以一技鸣    绪:头绪
C.为商订不少    假:宽容
D.汤夫未尝有所也 干:求取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与方汤夫亦师亦友,他认为汤夫不仅棋艺高超,品行也很高尚。
B.方汤夫尚未成年,父母便先后离世了,他和哥哥只能投靠外祖父家生活。
C.方汤夫凭棋艺名满天下,但一直把科举上的不得意视为自己的人生憾事。
D.好友刘志选建议方汤夫北上,汤夫因病未能成行,最后在刘府郁郁而终。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采其行谊,以俟后之考汤夫者知不独以一技传也。
(2)每过予,辄袖以相示,且字字乞予抨射。
【小题4】根据三四两段,概括方汤夫赢得“永嘉小方”之名的过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示诸儿

明顾若璞

予自万历丙午汝父,遂涉历家事,廿有六年。中间辛苦备尝,风波遍历。予惟是兢兢业业,蚤作夜思,罔敢失坠。以无误祖宗立法,以无贻父母忧者,岂好为是劳哉!亦缘汝父生十月而祖母见背,至我归时,贫与病合,处世艰阻,事非一端,且弥留之际,止嘱终事惟俭,善教汝辈。以继书香,善事祖父,以续已事亲不终之罪。

我固一遵先志,较前十三年中,更翼冀小心。如临深履冰,常恐折足履先人之业。至于祖父逝后,多少风波,寡妇孤儿,所不能对人言者,未易一一数也。于于壬子生灿儿,于寅甲生炜儿。两儿止见其生于仕宦之家,长而居处晏如,衣食粗給,几不知有困苦事。岂知而母之拮据卒瘏”,以仅免漂摇之患者,二十六年如一日也。

今幸儿辈俱长成,婚嫁已毕,重任有托,我责稍轻,故以分为合,汝二子,使各庀其家事。夫吾岂不欲劳我逸汝,俟绳祖武哉?良亦有所见而然也。九世同居,时旌其义,二难孝养,并以德称,第情不隔而事或暌,丰俭之异尚,多寡之各适,好恶之不相符也。人情异同,其数多端,岂能一一如我之所愿?况人情习久则慢易生,慢易生则嫌隙起,是故离思合,合则思离,离中之合,合中之离,不可不致审也。

喜两媳贤哲,能俭约守祖制,及我年力未迈,一一清分,始知家道之艰难如此,世务艰难如此。各自成立,以渐进于礼义,庶几内顾之忧,亦鲜永终之敝,岂必合为是哉!

若夫一丝一粒,皆自我数十年勤劬困苦中留之,则所以谨守而光大之者,更于二子有厚望矣。

(选自顾若璞——《卧月轩合集》)

(注)①瘏(tù):指疲劳致病。②庀(pǐ):治理。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自万历丙午汝父  归:女子出嫁。
B.亦缘汝父生十月而祖母见背    见背:背弃我,这是对死的委婉说法。
C.汝二子   析:分开。
D.则所以谨守而光大之者 所以:用来……的。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A.续己事亲不终之罪 仆口语遇遗此祸
B.常恐折足覆先人之业 因人之力献之
C.是故离思合 金就砺
D.世务艰难如此    苟以天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掌管家族事务二十六年,虽然备尝艰辛,遍历风波,但仍然在家里兢兢业业,日夜操劳,是因为作者乐在其中。
B.“离中之合,合中之离”这一思想打破了中国人对大家庭的执着守护。一个古代女子能明白这样的道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思想开明的智慧女性。
C.作者担心自己一味操劳,两个儿子却不知道家里的艰难困苦,让他们分家,是为了让他们了解持家、处世的不易。
D.本文语言朴素,但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作者在信中叙述自己持家的经历,饱含了对两个儿子的殷切期望。
【小题4】把文中面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吾岂不欲劳我逸汝,俟绳祖武哉?
(2)各自成立,以渐进于礼义,庶无内顾之忧,亦鲜永终之敝,岂必合为是起!
【小题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顾若璞早寡侍舅孝训子严暮年立义田年九十无疾终节行文章为吾乡闺秀之冠

(选自沈善宝《名媛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