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钝斋记 [清]方孝标
①由高会君子堂之东偏南折,有小廊,由廊得竹篱,由篱又东折入门,得古柏、榆各一,老桂三,杂卉数十。柏之荫可覆庭,榆之荫方半亩。荫之中有屋凡四楹,中为小堂,左为室,右两楹为斋,方子读书地也,名 曰“钝斋”。
②或曰:“何谓也?”曰:“不忘师教也。”“曷言乎师教?”曰:“余昔读中秘书,实师武陵学士胡公此庵先生也。”先生时以理学倡教,长安贤士大夫从之者众。余受业其门,先生器之。余尝于僦居葺老屋为斋,造先生,请名焉。先生不答,有间,与余说“吾与回言终日章”义,曰:“回之不可及,不在不愚而在如愚。盖回以不愚而如愚,故庶几凡人以愚而如不愚,故去圣远甚。”辞毕,余拜命曰:“有是夫,先生其即以‘愚’名余斋夫?”先生曰:“未也,子何利也?吾将以‘钝’名子之斋也。”余再拜,受教而归。遂名其斋。
③自是二十余年,患难奔走,或为斋,或不能为斋,而无时不奉“钝斋”之名以周旋。今获安居,奉亲治蔬圃,韦弦之训安敢忘?
④且尝思夫“钝”之义矣。钝,迟也,不利也。《说文》谓字“从金从屯”。屯,邅也,为卦,以震遇坎,以动遇险,故不利。金,坚物也;刚,德也,故以金制屯。此义也,非即余之入险而终济乎险之道耶!……《传》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此之谓也。然则以屯御金,又非即余之出险而不忘乎险之道耶!然则余安敢不始终其教以自警云。
[注]①僦:租屋。②孔子向颜回讲授终日,颜回从不提出疑问,似愚。然考其言行,能申发夫子之教,故谓“不愚”。③韦弦:指警戒、规劝。西门豹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④屯:卦名,震下坎上。卦象是雷雨交加,故曰“不利”。邅:艰险难行。
【小题1】第一段方框内应填入的字是(  )。
A.此B.之C.其D.厥
【小题2】作者尊奉归有光,本文第①段与《项脊轩志》的相关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对此加以赏析。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小题3】本文第④段引《说文》《易》,分析“钝”的含义,对此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钝”“从金从屯”推导出以金制屯,即以坚强对付艰难,方可脱离险境。
B.由“钝”“从金从屯”推导出以屯御金,即脱离险境仍不忘艰险,方可平安。
C.“入险而终济险”“出险而不忘险”,说理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人生忧患意识。
D.以“钝”为书斋名,强调做人要“抱朴守愚”,蕴含了深邃的修身处世之道。
【小题4】议论文也讲究曲折波澜。请赏析本文第②段行文思路的跌宕起伏。
【小题5】分析第③段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3:32: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各题。

晓雨复登燕子矶绝顶

清·王士禛

岷涛万里望中收,振策危矶最上头。

吴楚青苍分极浦,江山平远入新秋。

永嘉南渡人皆尽,建业西风水自流。

洒酒重悲天堑险,浴凫飞燕满汀洲。

(注)①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濒临长江,三面凌空,形如展翅欲飞的燕子,此诗作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②岷涛:指长江。③极浦:很远的水边。④永嘉南渡:司马睿于永嘉年间渡江来建业(南京)建立东晋王朝,北方士民为躲避战乱,也纷纷渡江南下。⑤天堑险:指长江天险,据《南史·孔范传》载:隋军驻扎江北,陈后主与群臣商议设防,孔范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后隋军渡江灭陈。顺治二年(165年)5月8日,清兵已达长江北岸、马士英还说长江天险可依靠。11日南京被攻破,南明灭亡。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上燕子矶极目远眺,万里长江尽收眼底,照应题目,为全诗奠定昂扬基调。
B.颔联用词精当,意境雄厚壮阔, “分”字描绘出长江的广阔,“入”字叙写出时序的变化。
C.本诗前半部分写登临所望之景,后半部分感事抒怀,写景叙事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D.面对天堑之险,诗人怀古吊今,“浴凫飞燕"画面收到了以景结情、余韵无穷的效果。
【小题2】颈联“永嘉南渡人皆尽,建业西风水自流”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性爽直,落拓不羁;芸若腐儒,迂拘多礼。偶为披衣整袖,必连声道“得罪”;或递巾授扇,必起身来接。余始之,曰:“卿欲以礼缚我耶?语曰:‘礼多必诈’。”芸两颊发赤,曰:“恭而有礼,何反言诈?”余曰 :“恭敬在心,不在虚文。“芸曰:“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余曰:“前言戏之耳。

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内,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处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见之者。实则同行并坐,初犹避人,久不以为意。芸或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身,余而并焉。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斯言诚然欤?

是年七夕,芸设香烛瓜果,同拜天孙于我取轩中……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始之   厌:讨厌
B.不在虚文   虚文:虚幻荒诞的文字
C.廿有三年   廿:二十
D.余而并   焉:靠近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暗室相逢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久不以为意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C.芸或人坐谈 遂之俱出
D.偏揶孰能讥之乎
【小题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同拜天孙于我取轩中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小题4】下列对《浮生六记》卷—、卷二有关芸娘形象的概括和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芸娘颖慧聪明。小时听人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长大通过背诵的《琵琶行》学会认字并且渐通吟咏。
B.芸娘独立能干。她四岁丧父,家徒四壁,年纪稍大—些,靠自己的女红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并且供弟弟读书。
C.芸娘克己复礼,她虽然想在神诞之日与丈夫一起游祠庙,赏“花照”,但是碍于自己女子身份,只能作罢。
D.芸娘富有情趣,她将普通的小菜装在梅花状的盒子里,她把普通的木条改进成活花屏,她把日子过出了诗意。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斯言诚然欤?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梦愚堂铭

(清)施闰章

施子返自粤西,既脱险难,载罹忧戚,除服北征,惊魂甫集。一夕,宿青州官舍,庭月皎然,酒酣就睡,若有见焉:颀然而长,黝然而黑,长袖青衣,袒胸跣足,持半刺,署“愚山道人”四字。予诧问曰:“是何为者?将古之愚公耶?抑其柳愚溪之苗裔耶?将山鬼、木客之无名者耶?抑游方之外,不通姓字,倨见士大夫者耶?”其人不对,投刺去。觉而视之,空庭无人,月在高树,时乙未三月望日也。至京师,以告学士方先生,答曰:“子之前身也。”因呼予曰“愚山子”。其明年,督学山东,驻青州。开帙①视郡志,地故有愚公谷,乃失笑曰:“所梦者,其斯人耶!”岂以余负才矜异,哓哓然自鸣于人,非自全之愚,而以愚告耶?

夫举世巧宦,遇之以愚,则无失足;人情刻深,与之以愚,则无戒心;惟口兴戎,守之以愚,则沉默而不争;位高则危,名盛则毁,居之以愚,则淡泊而无损;至于幽忧伤人,思虑耗精,雕虫漓大道②,待之以愚,则颓焉浩焉而得所归。愚之义大矣哉!予惟惧予之不克终愚也,乃额之曰“梦愚堂”。铭曰:愚为陋名,哲人用耻。人之所恶,天之所喜。梦耶?觉耶?神或予启。含醇抱朴,以没余齿。

注释:①帙:卷册   ②雕虫漓大道:以雕虫小技削弱天地间的大道。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子之前身也________________ (2)所梦者,其斯人耶!______________
【小题2】与“人情刻深,与之以愚,则无戒心”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人的感情苛刻严酷,以愚钝的心思与他相处,你就不必对他有戒心了。
B.人的感情苛刻严酷,以愚钝的心思与他相处,他对你便不会有戒心了。
C.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复杂,以愚钝的心思与他人相处,别人对你便不会有戒心了。
D.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复杂,以愚钝的心思与他人相处,你就不必对他人有戒心了。
【小题3】作者为自己的居所题名为“梦愚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小题4】《梦愚堂铭》中的“愚”与《愚公移山》中的“愚”的内涵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李景隆,小字九江。十九年袭爵,屡出练军湖广、陕西、河南,市马西番。进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建文帝即位,景隆以肺腑见亲任。及燕兵起,乃以景隆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赐通天犀带,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燕王闻之喜,语诸将曰:“李九江,纨绮少年耳,易与也。”遂命世子高炽居守,戒勿出战,而自引兵援永平,直趋大宁。景隆闻之,进围北平。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及燕师破大宁,还军击景隆。景隆屡大败,奔德州。明年正月,燕王攻大同,景隆引军出紫荆关往救,无功而还。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四月,景隆大誓师于德州,进营白沟河。与燕军连战,复大败,玺书斧钺皆委弃,走济南。斯役也,王师死者数十万人,帝始诏景隆还。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燕王即帝位,特进景隆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永乐二年,周王发其建文时至邸受赂事,刑部尚书郑赐等亦劾景隆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诏勿问。已,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廷劾景隆及弟增枝逆谋有状,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复劾之。亡何,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复言:“景隆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增枝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于是夺景隆爵,没其财产。景隆尝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
(节选自《明史·李景隆传》)
【小题1】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
B.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
C.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
D.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字。是古人在小儿时所用的乳名。如魏武帝曹操小字阿瞒,蜀后主刘禅小字阿斗。
B.世子,在明代是对皇位继承人的正式封号,多由嫡长子充任,也称太子。如文中的朱高炽。
C.左柱国,是明代皇帝用来册封勋臣的称号。如明代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就曾获得过这种荣誉。
D.永乐,明朝皇帝朱棣登基后采用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时用来纪年的名号,新帝登基后一般会改年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景隆得到建文帝的信任,被委以重任。他继承父亲爵位,官至太子太傅,在出征讨伐燕王时,建文帝赐予他象征君权的御品,以示恩宠。
B.李景隆不懂兵法,妄自尊大。他趁燕王前往永平之际攻打北平,前有坚城,后又强兵,实际是中了燕王的诱敌之计,结果大败而逃。
C.李景隆心胸狭隘,贪功妒能。瞿能攻打张掖门即将取得大功引起他的妒忌,于是阻止瞿能继续率兵挺进,致使战机瞬间丧失。
D.李景隆风光一时,晚景凄凉。建文帝时恩宠有加,燕王登基后,他依然地位显达,只是在多次遭弹劾之后,才落得官位不保、家产尽失的结局。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赐通天犀带,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
(2)景隆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增枝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