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傅青主善书画

[清]徐珂

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尝有友求画,傅谓:“画虽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我每作画先择其时非遇良辰不下笔。今重违君意,约以中秋夕为期,如天气晴爽,风定月明,当准备纸笔。”

至日,果晴爽,友大喜,知其嗜酒,乃与痛饮,自晡至昳,始罢席。命侍者为研浓墨,骈两几,铺丈长玉版纸于上,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谓俟月上东向,秉烛为之。少焉,月出,乐甚,命侍者取所研浓墨一巨钵,置旁几,屏退诸人,独自命笔。友远立窃窥,但见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傅狂叫,叹曰:“孺子败吾兴,奈何!”遂掷笔搓纸辍。友见其满头皆墨,汗下如雨,急取水之浣濯,遣人送归。

京师打钟庵落成,僧慕傳名,丐书庵额,僧无行,不许,僧谂某与傅善,啖以重金,令转乞。甲不敢遽达,又虑无以报僧,既思得一法,乃沽佳酝招饮,又预作五绝诗一首,以打钟庵三字嵌诗中,乘微醺,自握笔书此诗,屡书,屡自拉弃之。傅睨之而笑,甲:“家有屏,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时傅醉矣,曰:“我为汝代笔如何?”甲喜曰:“幸甚。”遽索纸,纵笔为之,甲请曰:“既赐书,即求署款。”傅笑而许之。甲刓三字授僧,榜于门。

一日,傅偶过庵前,讶额署己款,笔意确是,注视之,沉思良久,忽忆前为甲书屏中有此三字,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节选自《清稗类钞·艺术类》)

[注]①重违:难违,②昳;太阳偏西。③谂:通“审”,详细了解。④刓:剜,挖。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画/虽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我/每作画先择其时/非遇良辰不下笔
B.画虽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我/每作画先择其时/非遇良辰不下笔
C.画/虽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我每作画/先择其时/非遇良辰不下笔
D.画虽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我每作画/先择其时/非遇良辰不下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命侍者为研浓墨 今其智反不能及
B.遂掷笔搓纸辍 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急取水之浣濯 宁越、苏尚、苏秦、杜赫之属之谋
D.僧无行 斧斤时入山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青主对创作有严格的要求,每次创作都必须先选择时机,遇到了良辰才肯下笔。
B.友人为了求得傅青主的画,置酒与之痛饮,因此败坏了傅青主的清兴而没能如愿。
C.甲为了回报和尚,设计骗取了傅青主的真迹,最后却因此断送了与傅青主的交情。
D.本文通过对傅青主的动作和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位富有鲜明个性的书画家形象。
【小题4】把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远立窃窥,但见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
(2)啖以重金,令转乞。甲不敢遽达,又虑无以报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30 11:11: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无聊

陈维崧

无聊笑拈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注)①陈维崧: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人。本词以发生在川陕地区的战争为写作背景。
②簸:摇动。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人可以交流,只好拈花枝倾诉,其“笑”也勉强。
B.“鹃啼血”既写花红如血,又有“杜鹃啼血”之悲。
C.倚楼极目,愁绪更深,幸好有东风寄语,频传捷报。
D.“鲥鱼”有良好的寓意,与“秦关蜀栈”况味迥异。
【小题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都借“旗”表达了对战争的情绪,其中与“好风休簸战旗红”表达的情绪最相似的一项是
A.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李白《豫章行》)
B.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辛弃疾《鹧鸪天》)
C.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D.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夏完淳《即事》)
【小题3】同样是写春花和春风,《虞美人·无聊》与下列这首诗相比,作者的情思却有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
【小题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这首词中写到诗人“倚楼极目”,《滕王阁序》中王勃也写到登阁远望,“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虞美人》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深愁绪”,李煜的《虞美人》也在结尾点明愁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首词提到了战场,屈原的《国殇》里也有对战场的描写:“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邵嗣尧,字子昆,山西猗氏人。康熙九年进士,授山东临淄知县。有惠政,以忧去。十九年,服阕,补直隶柏乡。兴水利,减火耗,禁差拢,民安之。县人大学士魏裔介为嗣尧会试座主,家人犯法,严治之,不少贷。又有旗丁毒殴子钱家,入县庭,势汹汹。嗣尧不稍屈,系之狱,移文都统讯主者,主者不敢承,具论如法。值岁饥,或言勒积粟家出粟,嗣尧曰:“人惟不积粟,故岁饥则束手,吾方蕲令积粟家获厚利,何勒为?” 已而蠲粟者众,岁不为灾。有言开滏阳河通舟楫者,巡抚于成龙使嗣尧往相度,嗣尧力持不可,谓:“此河旱潦不常,未可通舟楫。即或能通,恐舟楫之利归商贾,挑濬之害归穷民矣。”事遂寝。
盗杀人于县界,立捕至,置之法。或毁於上官,以酷刑夺职。尚书魏象枢奉命巡视畿辅,民为申诉,事得白。于成龙复荐之,补清苑。嗣尧益感奋自励,屡断疑狱,人以包孝肃比之。二十九年,尚书王骘荐嗣尧清廉慈惠,行取,擢御史。三十年,出为直隶守道,持躬清介,苞苴杜绝。遇事霆发机激,势要惮之。所属州县,肃然奉法。
三十三年,江南学政缺,圣祖谕曰:“学政关系人材,朕观陆陇其、邵嗣尧操守学问俱优,若以补授,必能秉公校士,革除积弊。”时陇其已卒,遂命嗣尧以参议督学江南。既莅事,虚衷衡校,论文宗尚简质,著《四书讲义》,传示学者。甫试三郡,以积劳遘疾卒。身无长物,同官敛赀致赙乃得归葬。士民思之,为立祠肖像以祀焉。
圣祖澄清吏治,拔擢廉明,近畿尤多贤吏,如彭鹏、陆陇其及嗣尧,当时皆循名上达,闻于天下。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成龙复荐之/补清苑/嗣尧益感奋自励/屡断疑狱/人以包孝肃比之/二十九年/尚书王骘荐嗣尧清廉慈惠/行取/擢御史
B.于成龙复荐之补清苑/嗣尧益感奋自励/屡断疑/狱人以包孝肃比之/二十九年/尚书王骘荐嗣尧清廉慈惠/行取/擢御史
C.于成龙复荐之补清苑嗣尧益感奋自励/屡断疑狱/人以包孝肃比之/二十九年/尚书王骘荐嗣尧/清廉慈惠/行取/擢御史/
D.于成龙复荐之补清苑/嗣尧益感奋自励/屡断我人以包孝肃比之/二十九年/尚书王骘荐嗣尧/清廉慈惠/行取/擢御史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阕”有“止息终了”的意思。“服阕”是指守孝期满除去孝服。
B.畿指京畿,国都及其行政官署所辖地区。“畿辅”指京都附近的地方。
C.学政官名。清代国子监置学政,掌管执行学规、考校训导等事务。
D.祠,又称祠堂、祠庙,是旧时供奉祭祀祖宗或有功德的先贤的建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邵铜尧体恤民情注重兴利除弊。任柏乡县知县时,他兴修水利减少碎银融化重铸银锭时的折耗税,禁止差役扰民,反对开浚旱涝不定的滏阳河。
B.邵嗣尧刚正不阿,一直执法严明。他依法惩治打人的旗兵和杀人的强盗;遭毁谤复出,再任御史时权要都忌惮他,所辖州县风气肃然,人们奉公守法。
C.邵嗣尧廉洁奉公,从不徇私谋利。他会试的主试官的家人犯了法,他严加惩处毫不宽恕杜绝贿赂;去世后清贫得连丧葬费用都靠同僚筹集。
D.邵嗣尧德才兼备,深受百姓爱戴。他被剥夺官职后人民为他申诉;受康熙帝赏识担任江南学政,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去世后,士人百姓仍怀念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惟不积粟故岁饥则束手,吾方蕲令积粟家获厚利,何勒为?
(2)即或能通恐舟楫之利归商贾,挑濬之害归穷民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六桥泣柳记

清尤侗

西湖吾苏四百里耳,乃三十年来不获一望颜色,咄咄怪事!犹记壬午春与亡友汤卿谋再送人游武陵赋诗,予顾语之曰:“但见送人作郡,不见送汝作郡,西湖有知,不旦揶揄吾辈杀风景乎?”卿谋曰西湖不在天上行即到矣当与君提几两屐了此梦中公事不令武陵花笑人寂寂也然卒不果行而卿谋遂殁。

己丑秋自长安归,将游于东诸侯,九月二十六日涉吴江,入槜李,至十月七日始抵于杭,临江而舍,期以明发渡钱塘。日移午矣,主人延予而候潮焉,予忽忽而念之曰:“吾有旧约会当去。”用与客一、平头二逾冈越陌约五里许,始见所谓西湖者:翠浪千层,青山四照若珠帘初卷,美人晓妆,云鬟雾髻,掩映于明镜中也。时秋暑未退,暮雨欲来,山行殊苦烦郁,忽俯清流追凉风,自顾衣冠眉发飒飒然皆生爽气。由第一桥至第六桥凡六休焉。自念十载相思,一朝邂逅,惊喜不能持,左顾右盼,目挑魂与,而盈盈波眼,亦似含睇微笑,与游子相迎送。然而欣慰之余,凄然以悲。往予少时,客从湖上来,辄夸苏堤杨柳袅袅随风,夹岸桃花剪绡裁锦,闻之心醉,有小腰人面之思。今为官军斫伐都尽,千丝万絮无一存者,荒草之中,断根偃卧而已。遥望湖心亭倾攲,几欲坠水,四周台榭,半就湮芜,昔之锦缆牙樯、香车宝马、紫箫公子、红粉佳人不知化为何物!眼前所见,唯有寒鸦几点梳掠斜阳,征鸿数行哀鸣孤渚者。予四人者,亦空谷足音矣!此如巫峡梦回,马嵬魂断,红颜憔悴,无复昔容,而子亦如杜牧寻春,恨不相逢未嫁时也。惆怅而别,如不胜情。归则又大咤叹曰:“昔卿谋作忆西湖诗,予和之,今予作吊西湖诗,卿谋不及和也。柳可泣矣!泣柳而念张绪当年,不益可泣哉!”因呜咽久之。忽闻江潮夜至,澎湃有声,若相助以哭者。遂挂帆而去。

嗟呼!予三十年前于诗中见西湖焉:“睛光潋滟、雨色空濛”是也;于画中见西湖焉:“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是也;于梦中见西湖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仿佛遇之。三十年又二,始见西湖于目中,乃兴尽而返,所见不逮所闻,则与其在目中,反不若诗中情、画中景、梦中人哉!

(注)①壬午:壬午年,即崇祯十五年(1642)。②己丑:清顺治六年(1649)。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湖吾苏四百里耳 去:距离
B.乃三十年来不获一望颜色    颜色:色彩
C.惊喜不能持 殆:几乎
D.四周台榭,半湮芜 就:接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九月二十六日涉吴江 但刘日薄西山
B.与游子相迎送闻有国有家者
C.今为官军斫伐都尽   其知反不能及
D.予四人者,亦空谷足音矣 吾儿,久不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游记小品文,开门见山,描绘了西湖碧绿的波浪层层叠叠,四面青山环绕,就像晨起的美人对镜梳妆,美不胜收。
B.作者从京城回来,到吴越一带游玩,在钱塘江边住下,主人邀请他观潮,然而想起先前与汤卿谋游西湖的约定没有实现,就急切地去了。
C.作者在文中将心中梦中的西湖与现实所见的西湖进行对比,一种今非昔比的感觉油然而生,全文曲折盘旋,一唱三叹,风格独特。
D.本文以“泣”为文眼,画龙点睛,“泣柳”其实是“泣”毁于兵灾、破败的西湖,从而勾起他隐于内心的故国之情,感叹世道沧桑。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卿 谋 曰 西 湖 不 在 天 上 行 即 到 矣 当 与 君 提 几 两 屐 了 此 梦 中 公 事 不 令 武 陵 花笑 人 寂 寂 也 然 卒 不 果 行 而 卿 谋 遂 殁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至十月七日始抵于杭,临江而舍,期以明发渡钱塘。
(2)所见不逮所闻,则与其在目中,反不若诗中情,画中景、梦中人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子书

清洪亮吉

余以年迫迟暮,不复能佣力于外,又念汝曹渐以成长;回忆毕生之事,冀弛日暮之肩。郭外有薄田二顷,城东老屋三十间,使四子一嗣孙分守之。汝曹能勤苦自持,当衣食粗足耳。

又余本中材,不敢以大贤上哲祈汝。惟早承先训,门有素风。易衣而出,并日而食,叠遭家难,粗识世情。“忍饿读书”,先大夫之遗语也:“禄不歆非义,福不歆非分,处则孝于家,出则忠于国”,太宜人晨夕之面命也。慎之哉!惟俭可以立身,惟怨可以持己。俭则无求于人,恕则无忤于物,况以单门而处侈俗,凉德而承世业乎?无昵宴朋,无染薄俗,无是古而非今,无陟前而忘后,无爱尺璧而不爱名,莫畏雷霆而不畏清议,穷达本之于命,丰啬任其所遭,如是而已。

饴孙年过三十,处世尚不克平心,是汝之短也。惟编校故书,尚知条理,他日或当传吾记诵之学耳。今符孙弱冠已过,涉笔便伪,难成一技;学之不修,亦已焉哉!其余幼子弱孙,则尚争梨栗,无辨粟麦。他日兄率其弟,父课其子,庶几寒宗,无坠先绪。

夫功名之士,以身徇时;勤学之士,以身徇古;各有所好,强之不能,在立志何如耳。形质不能与天地争久,姓名则克与嵩华竞高。植足急流,学金石之止;影巨壑,师江海之宽。汝曹慎之哉!

又况承恩返里,已属更生。忧患备尝,庶谋行乐。每当朝晖入座,夕月洒窗,春树欲花,秋林未落,何尝不携阮孚之屐,泛渔父之舟,挈伴以出,行歌以归?但使过言子之庐,诵声不辍。斯愿足矣!今春草已绿,鬓丝不玄。素心之友,藉鬼燐而见招;同气之亲,出柏根而相望。鬼者归也,归其真宅,庶有时矣。

自念生虽无似,然不见于里闾,不见讥于长者。踪迹遍于九州,姓氏镌于五岳。官不达而齿胃以为之师,禄不加而问字丰其所贽。诗文至五千首,撰述至三十种。门生义故,百人著录,弟子三百。穷老尽气,韬精敛魂,终此天年,从亲地下。以此贻汝,不以多乎?

(选自《洪北江诗文集》,有删改)

(注)言子之庐:言子,即孔子学生言偃(字子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冀日暮之肩 弛:减轻
B.无爱尺璧而不爱名 修:美好
C.影巨壑,师江海之宽 鉴:镜子
D.然不见于里闾     屏:摒弃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评价自己为中等学识之人,不敢期盼孩子成为圣哲贤人,希望儿子能以先人的教诲为戒。
B.作者告诫儿子与酒肉朋友亲密交往,不要沾染坏风气,不要厚古薄今,不要惧怕众人评论。
C.作者认为人各有所好,不能勉强,关键在于如何立志罢了。意在告诫儿子要有志向。
D.作者认为自己一生官运虽不腾达而公卿子弟拜己为师,俸禄虽不高而传授学问得来的礼物还算丰厚。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以年迫迟暮,不复能佣力于外,又念汝曹渐以成长。
(2)他日兄率其弟,父课其子,庶几寒宗,无坠先绪。
【小题4】从文中第二段看,“先训”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