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①六一居士云:“风霜冰雪,刻露清秀。”以山色言之,四时之变化亦多矣,而惟经风霜冰雪之余,则别有一种胜韵,澹澹漠漠,超于艳冶浓丽之外。春之盎盎,百花献巧争妍者,不可胜数,而梅花独于风霜冰雪之中,以标格韵致为万卉冠。故人徒知万物华于温燠①之余,而不知长养于寒冱②之时者,为尤奇也。由此观之,士生而处丰厚,安居饱食,毫不沾风霜冰雪之气,即有所成,去凡品不远。惟夫计穷虑迫,困衡之极,有志者往往淬励磨练,琢为美器。何者?心机震撼之后,灵机逼极而通,而知慧生焉。即经世出世之学问,皆由此出,而况举业文字乎?

②吾友无异,少遭困呃,客寄四方,益自振,下帷发愤,穷极苦心,发为文章,清胜之气,迥出埃壒③,若叶落见山,古梅着蕊;一遇慧眼而兼收之。固其宜也。然予每会无异于长孺④座上,嘿嘿而亲之,私自念此非经风霜冰雪之余,有以消磨其习气而然欤?古人有言:“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焉者,不畏徒步者也。”若畏饥而惮步,则天下事其吝为之,怯为之,不亦多乎?无异常天下之难者也,必无难天下事矣,予以此券无异焉。

选自袁中道《陈无异寄生篇序》

(注释)①燠(yu四声):暖,热。  ②冱(hu四声):冻结。 ③壒(ai四声):尘土。④长孺:即虞长孺,明末居士,袁中道的朋友。
【小题1】六一居士,就是______________(人名)。
【小题2】对文中“无异常天下之难者也,必无难天下事矣”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无异经常面对天下困难的事情,他一定不会为难于天下大事。
B.陈无异把天下困难的事情当做平常事情,他一定不会被天下大事难倒。
C.陈无异尝试做过天下困难的事情,他一定不会认为做天下大事是困难的。
D.陈无异把天下困难的事情当做平常事情,他一定不会认为做天下大事是困难的。
【小题3】第①段中“皆由此出”的“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小题4】第①段中写了“百花”和“梅”,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小题5】本文和《伶官传序》都是序文,请比较两篇文章不同的写作目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9:26: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温疫论》原序(节选)

吴有性

昔仲景立《伤寒论》,盖为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伤寒者,百无一二。予即诸书,咸以为春、夏、秋所发,皆属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则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有,而真伤寒,每在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之症,每用发散之剂,一汗即解。间有不药亦自愈者,并未常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等症。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或谓温疫一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辑成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甚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或遇医家见解不到,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究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邪之轻者,有获侥幸;感邪之重者,而加以失治,枉死不可胜计。嗟乎!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千载以来,何生民之不幸如此?余虽孤陋,静心穷理,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并平日所用历应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之。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B.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C.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D.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小题2】一名考生在居家隔离期间,翻阅古籍,了解中医文化,对文中加点词语做了如下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医学经典,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B.按,小篆字形,形声兼会意字,本意为用手向下压。成语“按图索骥”和《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中的“按”字与文中意思相同。
C.崇祯辛巳,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其中,“辛巳”是干支纪年。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作为序号。
D.格,文中为“推究”之意,古文中可表达相似意思的字词还有“稽、原”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景所著《伤寒论》主要是针对伤寒之病,后世从医者却往往将伤寒与其他病症相互混淆,容易导致患者病情的延误。
B.吴又可从临床症状、病情的急缓、病例的多寡等方面比较了感冒、伤寒、温疫三种疾病的异同,凸显了研究温病的紧迫性。
C.崇祯辛巳年间,瘟疫流行,感染者众多。到了五六月份,疫病越来越严重,有的紧闭门户的人家,依旧被传染上了瘟疫。
D.吴又可为人谦逊务实。他潜心梳理了数年来的行医经验,研究了疫气从哪里产生,又是如何传染到人的身上,立言救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
(2)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
【小题5】吴又可为什么认为温疫患者“乃死于古册之遗忘”,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目。
嵇先生鑘 明张大复
①庆符令嵇先生鑘,清强有守。
②初试如皋,以盐使者牒,掣监仪真。故事:掣者至,燕饮月余,箧肥乃去,则藉手报使者。先生往还才六日,徒手归报。御史面誉之,心衔之矣。
③遂改知安乡。人或尤之,先生曰:“吾少贫。吾母以缝纫衣我。挟策诣熟,线溪①新故也。后婚,当亲迎。念所著履故敝,假他鲜履著之。吾父见,让曰:‘若耻履敝,吾耻耻敝履者。’遽解去,蹑故履往。吾失欢上官以归,故履尚在也。”
④嗟夫!世固有为令抗御史者,自遂其性为务,至有上官所不能堪。名高耳!嵇先生不易其志,抗御史之所不言,人莫闻知。故足重也。后补庆符,年五十七,诡引年律②以老。
⑤陶会稽曰:“先生尝云‘令威威所事也。监司部刺史,持法诇③刺以威我,故威吾所威者。五达之市,三户之校,心评口誓,其为监司部刺史多乎哉!令谨事吾民,不胜事也,其曷敢不威?’予读其言凛凛矣!”
⑥再补庆符,行京口,舟几覆。有巨艘拯之。其人曰:“如皋令君耶?”以其徒拜樯下。曰:“德公无以报,天乃假此手于此!”
⑦斯非自威之取效也哉?
(注)①线溪:针脚。 ②年律:年岁。 ③诇:侦察、刺探。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故事:掣至者,燕饮月余()(2)线溪新故也()
(3)名高耳()(4)行京口()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盐使者牒子之道,移之官理
B.箧肥去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知尔丑
C.有巨艘拯,能以足音辨人
D.世固有令抗御史者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小题3】(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耻履敝,吾耻耻敝履者
(2)德公无以报,天乃假此手于此
【小题4】根据文意,“刺史之威”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自威”源于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小题5】本文运用了多种手法刻画嵇先生的形象,请择其一种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雪屋记

(明) 杜琼

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其庐焉 造:建造
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也   尚:推崇
C.今又之以雪 济:加上
D.以屋名雪,讵不欤  韪:正确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缙绅交于孟祥者    苟以天下
B.或巢木,或处于穴  且贰楚也
C.圣人为屋居 醉则更相枕
D.予不暇多记是岁,元和四年
【小题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俭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
B.大雪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
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着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
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
【小题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
(2)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爱溪记

唐寅

①人莫不有所爱,失其所爱,则伤其衷;人莫不有所资,失其所资,则困其生。爱之而不失,资之而不穷,惟取天地,自然而然者为能然。若金紫之贵,珠玉之富,或者能削夺,则贫之(  ) 。削夺而贱穷,则失其所爱与资,将伤困之不暇,求其夷然而乐,坦然而安者,必无也。

②新安洪君伯周,俶傥诚悫士,迹履遍江湖,声闻满儒冠。少孤而孝,奉祖与母以居,乐其志以资其生,弄长竿之清风,披蓑笠之烟雨,飘然波涛,邈焉寒暑,势不可夺,强不可挠,盖任公子之流。于是以爱溪自号,而丐余记之。

③余谓文士之处世,失其所爱与资,奔走于不可得已之间,俯仰于无可奈何之际,盖心兹恐惧,身措无地,安能上传而下育也?得其所爱与资,而非其道,以富贵自炫,而骄其妻妾,齐人也。翻覆酌量于两三之间,余则以为洪君之计为得,故为之记。

(注)①傲傥( tì  tǎng):即“倜傥”,卓异不凡。诚悫(què):诚朴,真诚。 ②邈焉寒署:谓远离炎凉,淡于名利。 ③任公子:《庄子》中称他善钓鱼,后来多指超然世外之高士。 ④齐人:《孟子》记一齐人,常常去墓地讨祭品吃,回家向妻妾吹嘘自己与富贵者饮食。
【小题1】可填入第①段括号后的虚词是( )
A.也B.矣C.焉D.哉
【小题2】简析①②两段的内在联系。
【小题3】对洪伯周自号“爱溪”的理由进行推断,可能性最小的一项是( )
A.“爱溪”是洪伯周住处的溪水之名。
B.“爱溪”表示洪伯周喜爱溪水之意。
C.表明洪伯周远离世俗向往自然之志。
D.洪伯周喜欢在溪边水畔的垂钓生活。
【小题4】分析第③段引用齐人典故的作用。
【小题5】分析下面这句话与本文观点的相通之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