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曾南丰先生⑴文集序

赵师圣

①予自束发受书,长而策名登朝,海内升平,天下乂安,读书中秘,于今二十有余年,凡古今文章升降之变,窃尝窥之矣。

②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敝,虽以唐贞观致治,几于隆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衰。昌黎韩子起布衣麾之,天下翕然复归于正。愈之后二百有余年而得欧阳子,其学推韩愈,以达于孟子。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宋之韩愈也。时予乡曾文定公橐其文数十万言来京师,京师之人无知之者,欧阳公见而独异之,初骇其文,复壮其志,由是而子固之名动天下。嗟乎!彼文公者,岂徒以其文章哉?方其迎骨于凤翔也,王公士庶奔走膜拜,而文公冒死极谏,撄万乘之怒而不悔。则文公卫道之严,正气所磅礴,固已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矣。其手扶云汉,章分裳锦,岂偶然哉?欧阳公立朝谠直不回,至其论文,则曰: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不然,以欧公之才,岂不能争裂绮绣,若子云、仲淹辈,诚卫道之心严耳。

③曾子固、子开伯仲皆以文名于时,而子固文尤著。其《元丰类稿》言近指远,大者衷于谟训,而小者中于尺度。至论古今治乱得失、是非成败、人贤不肖,以及弥纶当世之务,斟酌损益,必本六经。卫道之心,实与昌黎、永叔相表里,非仅以文章名后世也。后之君子读子固之文,而得欧阳子之志,与韩子当年抵排异端、张皇幽眇之深心,以上溯于子舆氏知言之教,则斯稿之传,不为无补于天下后世,乃足以明吾乡之学,障百川而回狂澜,以庶几于邹鲁之遗业也,有如是尔。同邑后学赵师圣题。

注:⑴即北宋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小题1】第②段表现了曾巩“名动天下”的两个因素:其一是文章;其二是 ________。
【小题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明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3】文中多次提到韩愈、欧阳修,其用意是什么?
【小题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为赠序,是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元丰类稿》所作的序言。
B.“海内升平,天下乂安”之“乂”,治理、安定的意思;“乂安”,即天下太平。
C.“卫道之心”是曾南丰先生的为文之本,也是《元丰类稿》的灵魂。
D.“窃尝窥之矣”、“同邑后学”-----加点字是作者自称,亦是自谦之词。
【小题5】简要赏析这篇序文的特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1 02:1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外舅郭大夫①
(宋)陈师道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①元丰七年五月,陈师道的岳父郭慨赴蜀任职,陈因家贫,无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三子女都随郭赴蜀。陈则留长安。此诗是分别后作。外舅:古代媳妇称公婆为“舅姑”,女婿称呼岳父为“外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说从四川回来一个带信的使者。一个“通”字,把“巴蜀”和“归使”串联起来,说明 “巴蜀”之地虽然遥远,但还能轻易获知妻子儿女消息,让人感到欣慰。
B.“妻孥且旧居”一句写妻子儿女仍在外家居住,这即使信使带来的消息,又是作者内心独白。
C.颔联中“深知”与“不忍”写作者明知道信使是报消息的,但又不忍心问,将作者想知道家人的消息但又害怕是坏消息的矛盾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D.颈联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距离遥远不算什么,亲情不会因此而生疏,关键是家人的身体要健康,这既是作者对妻儿的安慰,也是自我慰藉。
E. 本诗含蓄委婉,慷慨悲壮,情真意切。首联情绪平静,颔联沉抑,颈联欢快,尾联感慨深沉,起伏跌宕,尽显真情之妙。
【小题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