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释:(1)此诗据考证,作于广德二年(764)“安史之乱”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直捣长安。诗人语句成都西郊浣花溪草堂。(2)徂:过去,逝。

【小题1】写出这首诗的韵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勾画出一幅清凉月夜图。
B.本诗前三联写景,由近及远,用空间变换暗示时间推移。
C.本诗写景扣题中的“夜”字,抒情则扣题中的“倦”字。
D.本诗的语言浅显平实,写景、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个整体。
【小题3】赏析“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中的“空”字的表达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1 02:35: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野望

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②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③。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④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注①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年)十一月,当时诗人正在外漂泊求职。②越巂,指越巂郡。属剑南道。③五溪:即沅水上游的五大支流。射洪:位于涪江上游。④春酒:此指冬酒,因冬酿而春成,故称春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华山北涪水西”,杜甫此时流落在梓州东南六十里的射洪县,位于金华山北,涪江之西。既交代了诗人此次出城“野望”的地点,也交代了他野望所见的山景与江色。
B.“仲冬风日始凄凄”一句,写诗人野望之地气候殊异。点明了诗人“野望”的时间,是在初冬一个风起的日子,“凄凄”二字渲染出凄冷的氛围。
C.诗人触目伤情,自然想到要借酒销愁,因而引出最后两句:“射洪春酒寒仍绿,极目神伤谁为携。”唐时美酒暖则绿,射洪寒轻,故冬天酒仍绿,照应首联中“始凄凄”三字。
D.尾联化用了《楚辞•招魂》中“目极千里兮伤春心”之句,大意是:射洪县冬天不太冷,酒仍是绿的,可是有谁为我携酒而来呢?一个问句,抒发了诗人的无限凄凉与怅惘。
(2)诗歌的颔联和颈联采用哪种方法写景?请简析。
(3)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