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词牌 西都作

(宋)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小题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A鹧鸪天    B苏幕遮 C踏莎行 D水龙吟
【小题2】“□□”二字为此词之目。
【小题3】本词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很相似,请结合具体诗句,从主旨和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1 06:01: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梦寻梅
宋方岳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注 ①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②金貂:汉代的宫饰。③玉华:宫殿名。也有人认为“玉华”指精美的玉石。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中的“野径”“隐者家”及“岸沙”“带溪斜”等词语,点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荒僻和恶劣,也从侧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
B.颔联中“六千里”表明寻梅过程的执着与艰辛,“三四花”则与之形成对照,突出了梅花的可贵,也透露出梦中人寻梅收获后的欣喜。
C.颈联写作者晚上点着昏暗的油灯,可以在火炉旁边烧烤山芋,与朋友谈论农作物种植的事情,抛弃了尘世的纷杂,何不乐哉!
D.尾联中“烟雨”“蓬茅”和“金貂”“玉华”对举,有“实”和“虚”的对比,也有“取”和“舍”的对比,其中反映出诗人的志趣追求。
E. 紧扣诗题“梦寻梅”中的“梦”字,全诗用梦境来刻画诗人寻梅的历程以及赏梅中的欢乐,烘托了这样一种生活带给诗人的怡然自足。
【小题2】本诗题为“梦寻梅”,而颈联两句却是写“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似乎与“梅”没有关联,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