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① ,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②,销愁斗几千?

注释:①宝剑篇:唐将郭元振,少有大志。武则天曾召见,索其文章,振乃上《宝剑篇》,得到武后赏识。②唐初马周西游长安,宿新丰旅店,悠然独酌。后来唐太宗召与语,授监察御史。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题目一语双关,既有现实的摧残黄叶的风雨,又有漂泊异乡的身世之感,奠定了慷慨不平的感情基调。
B.首联运用典故写出了自己尽管怀有郭元振那样的宏大抱负和用世热情,却没有他那样的际遇,生活过得穷苦。
C.颔联飘零满地的黄叶与青楼的管弦形成鲜明的对比,形象地写出了沉沦的寒士与青楼富豪苦乐悬殊,世态炎凉。
D.尾联写了唯一能使凄凉的心得到暂时温暖的只有酒,然而不能实现,只留下苦闷无法排解、心绪茫然的自己。
【小题2】这首诗情感丰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3 08:01: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料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1】下列对第一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紧扣标题,点明时间、地点及客中过节的事件,暗含了“思家”之意。
B.第二句具体描写过节情景,“抱膝”“影伴身”突出孤寂,思家之情溢于言表。
C.三、四两句回忆自己与家里人团聚的画面,家人在说着客居在外的远行之人。
D.本诗写诗人的思家之情,真挚动人,语言质朴率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小题2】下列对第二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把对方思念自己和自己思念对方的感情真挚地表达出来,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跃然纸上。
B.第二句,巴山之夜,秋雨交织,涨满池塘。“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的景象,又融情于景,非常自然地表现出诗人的愁思涨满怀。
C.三四两句,“何当”(何时能)这个词从“君问”而来,“共剪”“却话”是由眼前的孤独激发出的对未来团聚欢乐的憧憬,以将来的乐反衬今夜的别离之苦。
D.本诗语言华美秾丽,构思缜密,既有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全诗情致深蕴,有一种缠绵顿挫之美。
【小题3】这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并指出这样写的妙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限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袁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者,时为所取去。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传世者鲜焉。
选自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贺传》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歘下榻叩头,言:“阿彌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袅袅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克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鸣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某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甲、乙集·李贺小传》
【注】①程限:让人遵循的标准、规范。②畦迳:指作文的一般程式或方法。③歘(xu):快速。④阿彌(mi):母亲。⑤嘒(hui):形容小声或清脆的声音。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援笔辄就如素构 就:完成
B.及暮归,足成之 足:补充完整
C.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    炊:饭
D.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 愈:胜过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会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民间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B.讳:古人在取名或者说话时,避开代表尊长者的字或号,表示尊敬的心意,是为避讳。《春秋》载: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C.序: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有自序、他序,多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由、目的等;赠序用于临别赠言。文中指杜牧为李贺诗集作的书序。
D.篆:汉字的一种书体,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旧时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传世者鲜焉。
(2)又岂才面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小题4】李贺有“诗鬼”之誉,“长吉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③。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③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此处暗指朝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句写的是紫菊“暗暗”真实地写出诗人对紫菊的观感,表明色彩并不明丽。“淡淡”又写明其色浅浅也不浓艳。“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便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那淡雅的风姿。
B.次句继续写紫菊;“融融”写出菊花花团锦簇;“冶冶”写出菊花花事将过,花瓣下垂打蔫之态。叠词连用,有音韵流转之美。
C.李商隐用典自然,毫无削切之迹,晦涩之感。颔联巧用陶渊明和罗含的典故,既是写菊,也是借以表达自己辞官归隐、回归田园的喜悦,淡泊名利、无意仕途的情怀。
D.颈联“怯残阳”即害怕夕阳西下,黑天到来,此处别有寄托。李商隐虽屡遭挫折,仕途失意,但这并不能使诗人彻底失望。但是他实在担心时不我与,光阴迅速,多少有些迟暮之感。
E. 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物我交融。除开头两句外,其余句句写菊,又句句是写自己,是托物言志的杰作。
【小题2】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