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课内文言文阅读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进兵北地(掠夺、夺取)
B.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表轻微转折)
C.愿足下虑之(更加)
D.秦王必见臣(同“悦”,高兴)
【小题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用法和“秦遇将军”相同的一项是(  )
A.今闻购将军
B.太子闻
C.何厌
D.行李往来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周朝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为秦所灭。
B.“卿”,在古代是一个多义词,既是古代官名,也是对人的尊称。文中指前者。
C.“太子”,古代被确定将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儿子,太子多为嫡长子。
D.“邑”,在古代是一个多义词,既可以指大的城市,也可以指县,也指封地。
【小题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4 09:54: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引信上坐。王问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曰:“然。”“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楚,请言项王为人。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谨,言语呴呴,人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印刓绶弊,忍不能与,此所谓妇人之仁。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都彭城,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多怨,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名虽为霸王,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邯、欣、翳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东出,秦民归汉,汉王遂诛三秦王,定其地,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韩信之谋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 断:判断
B.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臣:使……臣服
C.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 附:依从,依附
D.民无不恨者 恨:痛恨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因问王曰 愿因太傅而结交于田先生
C.大王之入武关 陷之死地而后生
D.今大王举而东 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
(2)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
(3)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小题4】根据文章内容,请分条概括出韩信认为项王的弱点有那些。
(可用原文作答,每点不超过六个字)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先生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虡。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士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求万物无不备具,而庶民无不亲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闾里监门,士之贱也,亦甚矣!”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有万国。何则?以行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岳鄙,而卒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士之得失之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鄙野闾里监门,安可得而有乎哉?”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为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也。”
(节选自《战国策》)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宣王不  通“悦”,高兴
B.且颜先生与寡人  出游
C.妻子衣服丽都 妻子和儿女
D.士生乎野 边远的地方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颜斶隐士风骨的一组是(  )
①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
②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
③以行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
④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
⑤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⑥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A.①③⑤B.①②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斶是一个刚直不阿、洁身自好而又向往淡泊宁静生活的隐士。
B.齐宣王的左右极力夸耀齐宣王富有尊贵、人心所向的情景,其目的是为了驳斥颜斶士贵耳,王者不贵的观点,同时迎合讨好齐宣王。
C.齐宣王要颜斶拜他为师,并许诺“食太牢”、“出乘车”、“妻子衣服丽都”,但是颜斶还是告辞离开了。
D.颜斶以璞玉自比,说璞玉生在深山中,经过加工制作就受到了破坏,就不再是宝物值得珍爱,也就不完好了。表明其不愿出仕、洁身自好、渴望过淡薄宁静的隐士生活的愿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为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
(2) 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jiá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gǔ)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孟尝君(?—公元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人属孟尝君 属:请托
B.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C.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错。
D.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孔:内心痛苦的样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左右以君贱之也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B.驱而之薛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C.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不如因善遇之
D.孟尝君就国于薛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小题3】下面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②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④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⑦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A.①⑤B.②⑥C.③⑧D.④⑦
【小题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敕勒歌》为“乐府双璧”。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短歌行》原有相应歌辞,为“乐府古辞”,但已失传,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
D.《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它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小题5】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齐人冯谖,贫困至极,投靠孟尝君,颇有爱才之名的孟尝君并没有因为他没什么爱好和才干就不接受他。
B.冯谖几次弹着他的宝剑唱歌,要鱼要车,孟尝君也都满足了他。后来,孟尝君问谁能替他去领地讨租税,很多人都毛遂自荐,冯谖更是争着前往。
C.冯谖具有非凡的才智,但他却抱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心理,从一开始就不断地索要,以检验自己准备辅佐的人到底是不是胸怀宽广、礼贤下士。
D.冯谖为孟尝君干的这件事在常人看来是愚蠢至极的“千金买义”,因为它放弃了诸多眼前的金钱利益,但这一点却正体现了冯谖的战略性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2)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