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简·爱(节选)

(英国)夏洛蒂•勃朗特

那天,出去散步是不可能了。从午饭时起便刮起了冬日凛冽的寒风,随后阴云密布,大雨滂沱,室外的活动也就只能作罢了。

我倒是求之不得。我向来不喜欢远距离散步,尤其在冷飕飕的下午。试想,阴冷的薄暮时分回得家来,手脚都冻僵了,还要受到保姆贝茵的数落,那情形委实可怕。

此时此刻,伊丽莎、约翰和乔治亚娜都在客厅里,簇拥着他们的妈妈里德太太。她则斜倚在炉边的沙发上,身旁坐着自己的小宝贝们,一副安享天伦之乐的神态。而我呢,她恩准我不必同他们坐在一起了,说是她很遗憾,不得不让我独个儿在一旁呆着。

客厅的隔壁是一间小小的餐室,我溜了进去。里面有一个书架,我从上面拿下一本书来,爬上窗台,缩起双脚,盘腿坐下,将红色的波纹窗帘几乎完全拉拢,把自己加倍隐蔽了起来。

在我右侧,绯红色窗幔的皱褶挡住了我的视线;左侧,明亮的玻璃窗庇护着我,使我既免受十一月阴沉天气的侵害,又不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在翻书的间隙,我抬头细看冬日下午的景色,只见远方白茫茫一片云雾,近处湿漉漉一块草地和受风雨袭击的灌木一阵持久而凄厉的狂风,驱赶着如注的暴雨,横空归过。

我重又低头看书,那是本比尤伊克的《英国鸟类史》。内中写到了只有海鸟栖居的“孤零零的岩石和海岬”。那里,北冰洋掀起的巨大漩涡,咆哮在极地光秃凄凉的小岛四周。“广袤无垠的北极地带和那些阴凄凄的不毛之地,宛若冰雪的储存库。千万个寒冬所积聚成的坚冰,像阿尔卑斯山的层层高峰,光滑晶莹,包围着地极,把与日俱增的严寒汇集于一处。” 导言中的这几页文字,与后而曲插图相配,使兀立于大海波涛中的孤岩,搁浅在荒凉海岸上的破船,以及透过云带俯视着沉船的幽幽月光,更加含义隽永了。

打扰获得很快,餐室的门开了。

“嘘!苦恼小姐!”约翰•里德叫唤着,随后又打住了,显然发觉房间里空无一人。

“幸亏我拉好了窗帘,”我想。我真希望他发现不了我的藏身之地“可惜伊丽莎从门外 一探进头来,就说:

“她在窗台上,准没错。”

我立即走了出来,因为一想到要被约翰硬拖出去,身子便直打哆嗦。

“什么事呀? ”我问,既尴尬又不安。

“该说,‘什么事呀,里德少爷?’我要你到这里来。”他在扶手椅上坐下,打了个手势,示意我走过去站到他面前。

约翰是个十四岁的学生,比我大四岁,约翰对母亲和姐妹们没有多少感情,而对我则很厌恶。他欺侮我,虐待我,经常如此,弄得我每根神经都怕他。有时我会被他吓得手足无措, 因为而时他的恐吓和欺侮,我无处哭诉。佣人们不愿站在我一边去得罪他们的少爷,而里德太太则装聋作哑,儿子打我骂我,她熟视无睹。

我对约翰已惯于逆来顺受,因此便走到他椅子跟前。他二话没说,猛然间狠命揍我。我一个踉跄,从他椅子前倒退了一两步才站稳身子。

“你躲在窗帘后面干什么? ”他问。

“在看书。”

“把书拿来。”

我走回窗前把书取来。

“你没有资格动我们的书。妈妈说的,你靠别人养活你,你没有钱,你爸爸什么也没留给你,你应当去讨饭,而不该同像我们这样体面人家的孩子一起过日子。现在我要教训你, 让你知道翻我们书架的好处。滚,站到门边去,离镜子和窗子远些。”

我照他的话做了,起初并不知道他的用意“但是他把书举起,立起身来摆出要扔过来的架势时,我一声惊叫,本能地往旁边一闪。可是迟了,那本书已经扔过来,正好打中了我,我应声倒下,脑袋撞在门上,碰出了血来,疼痛难忍。

他向我直冲过来,我只觉得他抓住了我的头发和肩膀“我觉得一两滴血从头上顺着脖子淌下来,感到一阵热辣辣的剧痛。这些感觉一时占了上风,我不再畏惧,而发疯似地同他对打起来。我不太清楚自己的双手到底干了什么,只听得他杀猪似地嚎叫着。他的帮手近在咫尺,伊丽莎和乔治亚娜早已跑出去讨救兵。里德太太上了楼梯,来到现场,后面跟随着贝茜 和女佣艾博特“她们把我们拉开了,我只听见她们说:

“哎呀!哎呀!这么大的气出在约翰少爷身上!”

“谁见过那么火冒三丈的!”

随后里德太大补充说:

“带她到红房子里去,关起来。于是,马上就有两双手按住了我,把我推上楼去。”

(有删改)

(注)文中的“我”是主人公简•爱。她从小父母双亡,被舅舅里德收亲。故事开始时舅舅已经去世,简和舅妈一家生活在一起。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里德太太不让简待在客厅,后来约翰打骂简,她也袒护儿子,并惩罚简。这些情节表现出她对简的不友善。
B.文中多次用狂风、暴雨、冰雪、孤岩等意象来描写窗外的凄风苦雨,以此暗示简即将面临不幸的遭遇。
C.里德太太一家坐在客厅里安享天伦之乐,与简独自躲在窗台上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保姆贝茜虽是仆人,但却是虐待简的帮凶,这在前文有伏笔。她和女佣艾博特最后遵从里德太太的命令,将简关了起来。
【小题2】简为什么会躲在窗台上读书?作者借《英国鸟类史》中的景物描写,表现了简的哪些心理感受?请简要概述。
【小题3】文中用了大量篇幅写约翰对简的殴打,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5 03:36: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盲人国

英H·G·威尔斯

努涅斯是个山民,聪敏而有胆识。他善登山,航过海,见识过世界,爱阅读古籍,是一个深刻而有进取心的人。他在一次登山时失足跌下悬崖,因摔进厚厚的积雪而没有死。悬崖下面有一道狭窄岩缝,陷于绝境的他冒险从那里往下爬。到达一个树木葱郁的山坡,地面有大块的葱嫩草地,星星点点的缀着美丽的花朵。在山坡后面,峡谷豁然开朗,有连绵的草地,一道墙把山谷环绕。

三个人沿着一条小路走来,努涅斯大喊一声,那三个人停下脚步,把耳朵转向这边。他看见他们的眼脸凹陷,里面的器官已完全萎缩。

努涅斯迈着很自信的脚步走上前,他想起了关于盲人谷的古老传说:盲人国里,独眼称王。

努涅斯说:“我来自波哥大,那里有十万居民、市区很广大,在视力之内看不见尽头。”

“视力?”那三个人很利落地抓住他,在他身上摸了一阵后,认为他那两只眼睛是很奇怪的东西。

“他的感官有缺点,且说没有意义的话。”盲人说,“领他去长辈那里。”

他看见所有的石舍都只有门没有窗,呈直线地列在异常干净的中心街道两边,每所屋子表面都是色彩斑驳。他们的色彩极无条理,上面涂的泥灰时而是灰色,时而是土褐,时而是灰蓝或深棕。

几位老人开始诘问他,努涅斯向他们描述外面的世界—一群山,天空,云朵,日出。但他们既不信,也听不懂。

最年长的盲人向他说明他们如何把时间分为温暖和寒冷两部分,温暖的时间宜于睡觉,寒冷的时间宜于工作。他们让他睡觉,直到寒冷把他们唤醒,又开始另一天。但是努涅斯根本没有睡。

“喂,波哥大!”一个声音喊,“到这里来,跟着我脚步声走。”

努涅斯跟在后面,有些儿气恼。

“我的机会会来的,”他说,“难道没有人告诉过你们,盲人国里,独眼称王?”

“什么是盲?别说这种傻话!”

四天过去了,这位“盲人之王”仍被他的子民认为是一个又笨又无用的外人。

盲人们过着简单而辛劳的生活,注重音乐和歌唱,有爱情和小孩。在那个有秩序的世界里,他们的感官非常敏锐,可以在十二步之外听到人的心跳,能像狗那样凭气息分辨人。

一天早晨,两个盲人和努涅斯在一起坐着,他想向他们表明视力的实际价值。他打算把他们之中的一个打倒在地,借着公平的格斗来表明眼睛的功用。

他大声说:“我在这山谷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抄起锄头,他们耳朵朝着他听,他感觉到无可奈何的恐怖,跑开了。许多人拿着锄头和棍子,朝他走来,他们时而停下,用鼻子嗅闻,用耳朵倾听。

他们摸索着前进,可是走得很快。那情形很像玩捉迷藏,除了一个人之外,所有的人都蒙住眼。忽然间,他发觉自己置身在追逐者所构成的一个大弧形阵线内。

“我要伤害你们了,”他说,由于情绪激动而抽搐着喘气,“老天在上,我真要伤害你们了。”

一个大个子冲来,对他发声处挥击。他胆怯了,急忙转身,在惊慌中朝围墙的一个小门逃去。到了墙外,他绊倒在岩石上,抽喳地喘气。

这场政变就此结束。他在外面待了两天两夜,没东西吃,也没遮蔽物。最后,他爬到墙边大声喊叫,两个盲人从门里出来。

“我疯了,”他说,“我的感官有缺点。”

他们说这样就比较像话了。他们问他能不能“看见”。

“不能,”他哭了——现在他身体很虚弱,而且病了。

努涅斯变成了盲人国的公民,他和那些人慢慢熟了,其中有他的主人叶考布和小女儿麦迪娜。麦迪娜不受人尊重,因为她的眼睑不像山谷中一般人凹得那样深,被认为是严重破相。

在一个休息日的集会里,他们两人并肩坐在朦胧的星光之下,他的手落在她手上,她也紧握回报。

他向叶考布和长辈们要求娶她为妻。

这件事遭到激烈反对,青年男子都认为这会败坏他们的种族。一位长辈提出建议:“波哥大眼睛的毛病影响了他的头脑,他眼睛鼓胀,眼睑能眨动,因此他的头脑常烦躁激动。手术可以除去那些有刺激作用的器官。”

“你总不会要我丧失视力吧?”在失去视力前的最后一天,他问她,“我的整个世界都是视觉赐与,美丽的花、夕阳……和你。单是为了看见你可爱的脸,就应有视力。”

她伸开双臂搂着他,呜咽着说“噢,只要你答应就好了!”

他说:“那样我就看不见你了。

她紧握着他的手:“你是为了我而受这痛苦的。”

次日早晨,他看见朝阳像身披金甲的天使,青草地上开着白花。于是他往外走,出了墙垣,爬到岩石上面,不停地往上爬,衣服撕破,血迹斑斑。日落时,他已经爬到很远很高的地方,恬然躺在那里。

落日余晖映照天空一片金黄,夕阳的红光逐渐消逝。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不同,描述的并不是作者期望的理想世界,而是在揶揄的语调中充满了深切的忧虑。
B.努涅斯婚事遭反对时,接受长辈为他提出除去刺激头脑的器官的建议,不失为调和矛盾、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C.盲人国建立了独特的秩序,盲人们感官残缺而敏锐,生活辛劳而简单,思想保守,他们留下努涅斯并尽力想同化他。
D.这篇小说荒诞玄幻,显示了作者惊人的幻想才能,情节和细节的设置,强化了故事的讽刺效果,引发读者思考。
【小题2】请简要概括文中努涅斯在盲人国的行动和心理变化过程。
【小题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三处划线句子的作用。

同类题3

下列对课文《〈物种起源〉》绪论》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本书以后几章将要叙述这些事实。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A.从本段文字来看,作者的科学研究经过了出洋考察、撰写札记、充实札记、探讨等几个阶段。
B.选段出现三次“这个问题”,其意义是一样的,都是指“物种起源”的问题。
C.画线句的两个“事实”表明:生物的种不是神创造的,而是与地质时代有关,是从最简单到复杂逐步进化的结果。
D.使用“可能”“也许”“若干”“当时”“不间断”“私事”“轻率”等词语,不仅表现语言的严密性,更表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