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养兰说

(明)陶望龄

①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澡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轩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②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③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衒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

万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小题1】史载:明万历历时48年(公元1573-1620年)。今年(2014年)也是农历甲午,试问:“万历甲午”为公元__________年。
【小题2】第②段“且告以闻”中的“闻”具体指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话回答)
【小题3】分析文中之“客”讲述“捕龟者”一段文字的作用。
【小题4】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还是认为兰花难养,却不料它轻易改变了。
B.我还是担心兰花难养,因此不想很快改变它。
C.我原本认为兰花难养,因此不想轻易改变它。
D.我原本担心兰花难养,却不料它很快改变了。
【小题5】联系实际,说说本文能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5 03:30: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大恩未,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鸣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②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散展。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于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注)①西铭:张溥,明末复社的领袖。张溥死后,因无后,次年由钱谦益等代为立嗣。钱谦益后来投降了清朝。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②若敖:春秋时楚国公族名,因为越椒背叛楚而被灭族绝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 见背:被背弃
B.去年之举,淳已自必死 分:料想
C.淳之身,父之所 遗:遗留,留下
D.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令人痛绝   酬:报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谁知不死,死于今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B.嫡母慈惠,千古难    失其与,不知
C.节义文章,如我父子几人哉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
D.家事尽委之 宁许负秦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完淳在临刑前为“不得以身报母”而深感悲痛,为家中“八口”的生计问题而深感忧虑,但他又认为“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以身殉父”是死得其所的。
B.夏完淳在信中恳请双慈保重,牵挂结婚二载的娇妻,并以五言诗的咏唱抒发豪情,侠骨柔肠,尽显其中。
C.夏完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告白母亲“万勿置后”,是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反而会是家族的隐患。
D.这封狱中绝笔信表达了夏完淳以身赴义、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全文一唱三叹,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新 妇 结 褵 二 年 贤 孝 素 著 武 功 甥 好 为 我 善 待 之 亦 武 功 渭 阳 情 也 语 无 伦 次 将死 言 善 痛 哉 痛 哉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
(2)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同类题4

文言文阅读

送宗伯乔白岩序

王守仁

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阳明子曰:“学贵专。”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

阳明子曰:“学贵精。”先生曰:“然。予长而好文词,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焉。研众史,核百氏,盖始而希迹于宋、唐,终焉浸入于汉、魏。学贵精哉!”

阳明子曰:“学贵正。”先生曰:“然。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弈吾悔焉,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

阳明子曰:“可哉!学弈则谓之学学文词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唯精唯一’。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况于文词技能之末乎?”先生曰:“然哉!予将终身焉,而悔其晚也。”

阳明子曰:“岂易哉?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昔者卫武公年九十而犹诏于国人曰:‘毋以老而弃予。’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也敢忘国士之交警。”

(选自《四部丛书》本《王文成公全书》,有删改)

(注)①交警:以交情之深而给予忠告。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学弈则谓之学/学文词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
B.学弈则谓之学/学文词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
C.学弈/则谓之学/学文词/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
D.学弈/则谓之学/学文词/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宗伯,同宗的大伯,是王守仁对乔白岩的敬称,将其视为同宗的前辈,表达内心的敬仰。
B.南都,明朝初年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南京作为陪都,亦被称为南都。
C.耄,古时称八十岁至九十岁的年纪,形容年老,有时引申为昏乱之义,常和“耋”组成“耄耋”一词。
D.四部,一般指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类。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赠序。王守仁在阐述自己为学主张的同时,也勉励朋友做学问要坚持不懈。
B.王守仁认为不管学习什么都是学习,只要真正做到“专”和“精”,“正”也就在其中了,距离“大道”也就不远了。
C.文章引用卫武公的话,意在说明研究学问就要终身学习,任何时候学习都不算晚。
D.王守仁认为为学的根本在求道,如果不明大道,只在如辞章、下棋这类技艺上用功学习,哪怕你学得再好也不能算是一个聪明且具有良知的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
(2)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明)唐顺之

廉吏,自古难之。虽然,今之所谓廉者,有之矣。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是以虽其嗜利之心不胜其竞进之心,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慕与惧相持于中,则势不得不矫强而廉。其幸而恒处于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节归之。其或权位渐以极,则可慕者既已得之,而无复有惧于罪。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是故其始也,缩腹镂骨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若是!”而不知始终固此一人也。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常,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余始见侯如是,则亦以为今之所谓廉者耳。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察其志之所存,知侯非今之所谓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曰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其奉身率如此然则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侯盖古之廉者也。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粝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然则古之廉者,犹或不免于室人交,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与其属武进尹杨君余文为侯赠。夫侯之廉,人既已尽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虽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而方其为守,则犹在有可慕、有可惧之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侯之廉犹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与惧者也。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选自《古代十大散文流派(第四卷)》

注锥刀:微利。岂弟:和乐平易。裀:褥子。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不免于室人交 谪:埋怨
B.故其于物者轻  资:依赖
C.官益峻而望益隆  隆:兴盛
D.与其属武进尹杨君余文为候赠 征:请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则势不得不矫强而廉     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B.而今若是 知侯非今之所谓廉者也
C.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 母立于兹
D.缩腹镂骨自苦  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今之所谓廉者”内心嗜好财利,或因渴慕升官,或因畏惧罪罚,才勉强廉洁。
B.文中写到,世人称赞“今之所谓廉者”廉洁,是因为看不透他们追求锥刀之利的真正心机。
C.郭侯的夫人乐于吃粗粮穿破衣,跟郭侯的嗜好没有两样,这从侧面表现了郭侯清廉自律之严。
D.本文是应郭侯幕僚及下属的征求而写的;作者认为世人对郭侯多有误解,觉得有必要说一说。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尝言曰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其奉身率如此然则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侯盖古之廉者也。
【小题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
(2)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