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二)①
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②,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①宋玉故宅在归州(今湖北省秭归县),杜甫自蜀出峡时,经其地而凭吊之。②王逸说:“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被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A.首联出句写自己看到草木摇落深知宋玉为何悲秋,一个“深”字,既表示对宋玉理解的程度,又显出千古文人遭遇相同的悲哀。 |
B.颔联说相隔千年之后自己追怀怅望宋玉仍不免伤心流泪,看到索寞萧条的景象感到自己和他相似只不过生在不同的年代。。 |
C.颈联说江山犹在,故宅仍存,只有文采空留,宋玉所写的云雨楼台只是说梦而已,其价值在于让后人读他的那些文章。 |
D.尾联说让人感到慰藉的是,宋玉毕竟留下了千年不灭的文名,这比那身死国灭、遗迹无存的楚王要强得太多了。 |
E.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所写,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诗人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