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以功名为心,贪军旅之寄,此自将帅习气,虽古来贤卿大夫,未有能知止自敛者也。廉颇既老,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致困郭开之口,终不得召。汉武帝大击匈奴,李广数自请行,上以为老,不许。良久乃许之,卒有东道失军之罪。宣帝时,先零羌反,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丙吉问谁可将,曰:“亡逾于老臣者矣。”即驰至金城,图上方略,虽全师制胜,而祸及其子卬。

光武时,五溪蛮夷畔,马援请行,帝愍其老,未许。援自请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盼,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遂用为将,果有壶头之厄。李靖为相,以足疾就第,会吐谷浑寇边,即往见房乔曰:“吾虽老,尚堪一行。”既平其国,而有高甑生诬罔之事,几于不免。太宗将伐辽,召入谓曰:“高丽未服,公亦有意乎?”对曰:“今疾虽衰,陛下诚不弃,病且瘳矣。”帝悯其老,不许。郭子仪年八十余,犹为关内副元帅、朔方河中节度,不求退身,竟为德宗册罢。此诸公皆人杰也,犹不免此,况其下者乎!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李广自请行     (2)有东道失军之罪
(3)赵充国年七十余,上之   (4)帝其老,未许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逾于老臣者矣B.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
C.唯大王与群臣计议之D.日进宰
【小题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
A.上以为老     匈奴以为
B.亡逾老臣者矣 几不免
C.竟德宗册罢 斩木兵,揭竿为旗
D.帝悯老     尔无忘乃父之志!
【小题4】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
(1) 廉颇既老,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
(2) 矍铄哉是翁也!
【小题5】概括文章所阐明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上文在写作中连续运用举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7 07:43: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南宋〕 吴文英
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战舰东风悭借便,梦断神州故里。旋小筑、吴宫闲地。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春队。步苍苔、寻幽别坞,问梅开未。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此心与、东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怀此恨,寄残醉。
【注】①履斋先生:吴潜,号履斋,观文殿大学士,封庆国公,与词人过从甚密。②“战舰东风”句:指韩世忠黄天荡之捷,天不助人,让金兀术掘新河逃走一事。悭(qiān):吝惜的意思。③遨头:俗称太守为遨头。④东君:春神为东君,此指履斋。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乔木”,大树。这里既写词人入园所见,又暗用东汉冯异“大树将军”的典故,表达词人对抗金名将韩世忠的景仰之情。
B.“旋小筑、吴宫闲地”紧承上句,写韩世忠被剥夺兵权之后,过的是“不再言兵”的退隐闲居生活,也点明了这次寻访的缘由。
C.下阕写“问梅”“唱曲”“催发”,不仅点题,而且语意双关,词人用催花开放,来隐喻对当政者寄予发愤图强的殷切期望。
D.词人与吴潜同游,由于二人身份地位的差距,游园看梅的感受自然不一样,吴潜在前呼后拥中,寻幽探胜。
E. 这首词用到“清泪”、“沧浪水”等意象,情感凄婉哀愁,表现出鲜明的婉约词风格。
【小题2】词的上阕中,“战舰东风”用到了三国时期的哪一个典故?简要分析词人写“东风”的意图。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
陈 克 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④。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浙江临海人。本词作于1134年冬,词人时年五十岁,此前,他曾撰写《东南防守利便》上奏朝廷,力主抗金之议,收复中原,不被采纳。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指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④吴兴:今浙江湖州市,词人当时有意将隐居于此。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开头提供了作词背景,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
B.“岁华销尽客心惊”,指经历岁月的动荡之后,看见漂泊异乡,年华老去,容颜无华的词人,友人倍感惊诧,凉意陡生。
C.“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以景结情,营造迷离恍惚的气氛,饱含词人难言的苦衷,含不尽之意。
D.这首词感情真挚,情感表达形式多样,通过巧选意象、描摹情状、自问自答等手法传达真情,感染读者,直抵人心。
【小题2】这首词情真意切,情感丰富,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