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北山独游记

(清)张裕钊

余读书马迹乡之山寺,望其北,一峰崒然高,尝心欲至焉,无与偕,弗果。遂一日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复进,益上,则涧水纵横草间,微径如烟缕,诘屈交错出,惑不可辨识。又益前,闻虚响振动,顾视来者无一人,益荒凉怪栗,余心动,欲止者屡矣。然终不释,鼓勇益前,遂陟其巅。至则空旷寥廓,目穷无际,自近及远,洼者隆者,布者抟者,迤者峙者,环者倚者,怪者妍者,去相背者,来相御者,吾身之所未历,左右望而万有皆贡其状,毕效于吾前。

吾于是慨乎其有念也。天下辽远殊绝之境,非先蔽志而独决于一往,不以倦而惑、且惧而止者,有能诣其极者乎!是游也,余既得其意而快然以自愉,于是叹余向之倦而惑且惧者之几失之,而幸余之不以是而止也,乃泚笔而记之。

(注释)①崒(zú):山峰高耸险峻。②诘(jié结)屈:曲折。③陟(zhí):上登。④抟(tuán):聚集。⑤蔽志:定志。蔽:断,定。⑥泚(cǐ):以笔蘸墨。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目无际    (2)叹余之倦
【小题2】下列加点字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峰崒 终不释
B.吾是慨科其有念也 徘徊斗牛之间
C.不倦而惑 夫夷近,则游者众
D.而幸余不以是而止也 哀吾生须臾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左右望而万有皆贡其状,毕效于吾前。
【小题4】“余欲止者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5】本文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都是记游言理,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8 02:17: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全 镜 文

清俞长城

无心公首蓬而面垢,客过之,视而笑。无心公疑之,窥镜而观,非人之状也。怒甚,执镜而将毁焉。数之曰:“上古之世,美者自美,恶者自恶。予美予恶,汝何与焉! 自汝之立,美恶始分。我将毁汝之凿,而全我之真!”

‚言未讫,有神自镜中跃而答之曰:“嘻!子何见之谬也!夫美者自美,恶者自恶,予告尔以美恶,尔乃增其美而饰其恶。予非欺尔也,予实助尔,是故予之为物,有是非,无毁誉;有善否,无爱憎。因其来而应以往,斯已矣。夫美恶之所以分,宁独子乎?鉴于水者,见其容也;鉴于火者,见其影也。尔虽毁予,能竭天下之水,而熄天下之火乎?是故尧、舜、禹、汤,君之镜也;稷、契、伊、周,臣之镜也:孔、孟、程、朱,士之镜也。尔将毁我,何异秦皇之焚书以愚百姓乎?尔无怒,始理尔首,涤尔面,而予犹恶尔,则予之毁而无恨。”

ƒ无心公悔悟,于是理其首,涤其面,窥镜而观,天下美丈夫不过也。

【小题1】文中提及的“孔孟”是_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小题2】“无心公”指斥镜子的“罪状”是 (用文中原话)。
【小题3】“镜神”以为“无心公”之见“谬”在何处?(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
【小题4】从全文看,题目中“全镜”的意思是
【小题5】文章采用了_______________(
A.传记B.历史故事C.寓言)形式,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