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944年的月光

蓝月

夜很静,月光温柔地洒向大地,洒向窗棂,照着熟睡中的人们,偶尔的几声狗吠让小村庄多了几许生气。

霍平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看见母亲窗前晃动的身影,他知道母亲是不放心自己。母亲不想自己去当兵,但是,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自己一个堂堂热血男儿怎么可以龟缩在家里?

那天,母亲把霍平安叫到跟前,说,平安,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娶媳妇了。霍平安说,娘,不着急。母亲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娘已经替你说好了亲事,姑娘很不错,家底清白……

娘,你怎么也不问我一下?霍平安急了,慌忙打断了母亲。

问你什么?母亲严厉地看着他,婚姻大事,哪家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娘,现在兵荒马乱的,我就算娶上媳妇也过不上安稳日子。

又不是你一个人兵荒马乱,别人还不都在过日子?

娘,如果每个人都明哲保身,咱们国家就没有希望了!有国才有家呀,娘……

不要和娘说什么大道理,国家有没有希望不是你一个人能决定的。娘为什么给你起名叫平安?还不是希望你一辈子平平安安。娘年纪大了,等不起……

娘……

别说了。一月后成亲。母亲的语气不容商量。

霍平安知道母亲这一记杀手锏,就是为了留住自己。母亲就自己一个儿子,父亲早逝,自己是霍家的独苗,母亲紧张,情理之中,可是……霍平安看向窗外,看着暂时还祥和的月色,他知道这样的祥和很快就会被战争破坏。只有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母亲和乡亲们才能过上真正平安祥和的日子。

这些天母亲天天盯着,转眼一月就快到了。霍平安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嘴上起满燎泡……

母亲终于回房,熄灯了。等了半小时左右,霍平安佯装轻轻咳嗽一声,母亲房间没有动静,他赶紧溜下床,稍微打点了一下行装,然后双膝跪地,心中默念,娘,恕儿子不孝,等赶跑了小鬼子,我一定给您娶一个好儿媳。

霍平安起身大踏步融入了夜色之中。

他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目送着他离去,是母亲。母亲流着泪,咬着唇,硬是没有让自己发出一丁点声音。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

这一天是1944年5月26日,从这天开始,月光一直出现在母亲的梦中。

终于,传来了小鬼子无条件投降的好消息,母亲万分欢喜千分忧愁,月光依旧,平安没有回来。

母亲站在村口从早盼到晚,从晚盼到早。

这天,母亲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月亮,问,月亮呀,你天天看着平安,他现在到哪了?月亮无声,照着母亲雪白的头发。

院门“哗啦”一声开了,一位年轻人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那人见了母亲,扑通一声跪下了。他磕了一个头,叫遣,娘。

母亲惊呆了,双手揉了揉自己眼睛,好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些。

可是,眼前分明不是自己的儿子!

母亲赶紧扶起眼前的年轻人说,孩子,你认错人了吧?年轻人说,没有认错,你是霍平安的娘,就是我狗娃的娘。狗娃从小没有娘,平安说他的娘就是我狗娃的娘。娘,平安跟部队开拔了,我受伤不能上前线,娘,你能收下我这个儿子吗?

好,好孩子。母亲抚摸着狗娃的手背,说,你和平安都是娘的好孩子。

狗娃非常孝顺,天天伺候着母亲,陪着母亲看月亮。母亲说,平安那晚走的时候月亮很亮很亮,月亮站得高,她天天看着平安呢。

狗娃说,是呢。

不经意间,狗娃脸上亮晶晶一片。狗娃说,娘,有风,风迷了我的眼睛了。

母亲一天天老去,母亲再也不能起床看月亮,母亲说,狗娃,你把窗户打开。

母亲的眼睛努力看向窗外,看着窗外的月光,母亲说,平安,娘听见你叫我了。

狗娃忍不住抱住母亲哭出了声,娘,狗娃对不起你,平安他……

母亲笑着摸了摸狗娃的头发,说,狗娃不哭,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

母亲走了,她脸上挂着笑意,在月光的映照下那么安详,那么圣洁。

现在,狗娃已经是90多岁的老人了。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哽咽着说,平安为了掩护我牺牲的。说完,老泪纵横。

(节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11期,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围绕着“顾国家还是顾小家”设计了霍平安和他母亲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人物形象,并突出了文章深刻的主题。
B.狗娃知恩图报,他照顾霍平安的母亲以终老,极尽孝心。“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侧面表明他得到了平安母亲的认可。
C.小说在情节设置上富有匠心,在结尾处才交待霍平安牺牲的真相,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丰富霍平安的英雄形象,一方面也设置悬念,增添了小说的吸引力。
D.霍平安母亲一直坚决不让平安参军,是出于对霍平安人身安全和家庭传宗接代的考虑,站在母亲的角度虽然可以理解,但这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
【小题2】文中多次出现有关月光的景物描写,结合全文,分析“月光”在文中的作用
A.
【小题3】母亲态度坚决地阻止平安从军,但平安偷偷出走时母亲却未加阻拦,这样的情节设置合理吗?请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1 06:49: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自5G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技术跟传统的3G、4G技术有什么区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3G、4G技术主要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而5G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信息化水平,“5G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刚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场革命加速。2019年将是5G元年,也将是5G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机—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醒,5G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全国两会“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2019年3月3日,人民网)

材料二:

类别

特点

规模

1G语音时代

1987年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标志着移动语音通话的时代到来

不详

2G文本时代

具有通话和简单的文本传送功能,无法直接传送电子邮件等信息。

截至2012年底,用户达8.7亿

3G图片时代

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可无限漫游,处理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等信息服务。

截至2014年底,用户达4.85亿

4G视频时代

速度更快、通信灵活、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在移动终端随时观看网络视频,能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

截至2018年底, 用户达11.7亿

5G物联网时代

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万物互联。

 

 

 

(摘编至《光明日报》2019年3月6日)

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消息,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5G具有速度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革。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80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1G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短信。
B.从1G时代到3G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来越丰富。
C.由于4G技术开始传送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3G时代的两倍还多。
D.5G技术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促使万物互联。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5G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显著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能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追赶此轮技术进步潮流,就可能占据先机。
B.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5G商用技术的国家,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C.2019年是5G元年,拉开了5G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海外各国纷纷对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5G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技术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诟病。
【小题3】5G时代来临,我们应如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独角兽,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稀有而高贵。基于此,人们常用独角兽企业来形容发展前景看好的初创企业,它具有发展速度快、稀少,是投资者追求的目标等属性。独角兽企业的界定标准是:创业十年左右、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其中,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被称为“超级独角兽”。在新经济时代,随着各类创新资源的加速流动,逐渐形成了能使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的社会土壤,使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机会,整合资源,爆发式成长为“独角兽”。当前,独角兽企业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强弱的评价指标,是全球各路资本竞相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所在。

(节选自《发展独角兽企业的思考》)

材料二:

2018年3月23日,科技部在发布《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164家,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33家。其中因上市、被并购和成立超过十年而毕业的独角兽企业共20家,因估值下降而退出独角兽企业榜单的企业有9家。综合来看,2017年新晋独角兽企业高达62家,总估值6284亿美元,成都、宁波、东莞等六城市首次出现独角兽企业,这与国家重视创新的政策相符。而2016年全国共有131家独角兽企业,估值总和为2137亿美元。

从行业布局和地域分布来看,具有如下图的特点:

164家“独角兽”行业分布

材料三:

“独角兽”的大量涌现源于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它是经济爆发增长的标志。新经济时代,创新全球化和社交化等资源加速流动,为“独角兽”的大量涌现创造了基础条件。“独角兽”的成长中,有两个关键特质。一是自成长,制定新的行业规则,遵循新的进化法则,适者生存,依靠生态力量自发前进。比如,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优步”,颠覆原有规则,在打车行业中聪明地构建平台,植入盈利模式。二是要有生态圈。只有冲破藩篱、合作共赢,才能爆发式成长。首先,是“走出去”——与外部企业开展生态型合作。传统制造企业需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移动等新技术实现转型,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这些新技术往往是外部新兴行业中的企业所具备的核心优势。其次,是“请进来”——给顾客提供参与共创价值的机会。消弭与消费者的“楚河汉界”,利用顾客行为数据来提升自身管理质量,通过释放顾客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来改善创业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将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准则。“独角兽”在引领产业新业态升级、产业变革、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创新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雅虎到谷歌再到脸书,“独角兽”企业成为引领产业新业态升级发展的领头羊。从产业变革来看,“独角兽”是引领产业变革的先锋,它颠覆了传统产业模式,成为产业的新核心,并带来产业的全新变革。“独角兽”还是城市名片和区域经济引擎。“独角兽”的辐射带动作用能促进上下游产业发展,产生杠杆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独角兽”还成为区域城市名片,提升区域知名度,从而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引导。

(摘编自长城战略研究所《新经济先锋:“独角兽”企业》)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7年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具有数量增长快、新晋企业多、规模估值扩大等特点。
B.在独角兽企业分布的十多个领域中,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成为集中爆发领域。
C.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估值来看,独角兽企业都主要分布在“北上杭深”等大城市。
D.独角兽企业具有向与人们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产业和更广泛区域发展的趋势。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独角兽企业成立时间短,发展速度快,未来前景好,但也有一些独角兽企业在发展中落伍。
B.独角兽企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因而成为区域城市名片,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引导。
C.独角兽企业自成长的特点让它能够遵循新的进化法则,依靠自身生态力量实现爆发式成长。
D.独角兽企业给顾客提供了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独角兽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说历史,可以有多种说法。

最常规的是“正说”,比如《三国志》和《大唐西域记》。最流行的是“戏说”,比如《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三国演义》是“戏说”吗?是。因为它不但“演义”(发挥),而且“演变”(篡改)。就算它态度严肃,不是“戏说”,也有歪曲编造成分,是“正说”加“歪说”,甚至“胡说”。不过《三国演义》还只是“走调”,《西游记》就“离谱”,只好称之为“大话”。我们现在都知道《大话西游》“大话”了《西游记》,很少有人想到《西游记》才是“大话”的祖宗!但《西游记》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谁都知道那是神话。《三国演义》就不一样了,很多人把它当作历史来看,甚至以为那就是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是不叫《大话三国》的“大话三国”。

看来,小说家言是靠不住的,比较靠得住的是历史家言。

然而真正静下心来阅读历史文献的人却凤毛麟角,“正说”的影响力,与“戏说”“大话”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呢?因为后者好看,前者难懂;后者有趣,前者乏味。真实的不好看,好看的不真实,想满足趣味就难免“上当受骗”,要弄清真相就必须“硬着头皮”。这就矛盾,读者也就两难,因此要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我以为就是“趣说”。所谓“趣说”,就是历史其里,文学其表,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

趣说并不容易。首先作者得有趣其次得有文学修养。所谓“有文学修养”,就是要有文学感,这是一种体验的能力、品味的能力、把握情调的能力。

有文学感的人一般也都有历史感,因为文学是人学,史学也是人学。没有人,就不会有历史,也不会有文学。所以,要想理解历史,必须参透人性。历史是不能复原的,你顶多只能散乱地见到些秦砖汉瓦,依稀听得鼓击钟鸣;然而人性却相通,正如今日之苍穹,正是当年之星空。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的关隘(历史条件)可能已荡然无存,可彼时的明月(共同人性)又何曾消失?因此研究历史也好,讲述历史也好,都必须“以人为本”,以民族的文化心理为核心。以人为本,历史才是有意义的;以民族的文化心理为核心,一桩桩历史事件和一个个历史人物在我们面前才可能变得鲜活起来。这些鲜活的故事和生命将促使我们反省历史,反省社会,反省人生,反省自己,于是趣味之中就有了智慧。

(选自易中天《历史总是让人惦记》,有删改)

【小题1】第一段中“走调”和“离谱”在文中的区别是_____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三国演义》是不叫《大话三国》的‘大话三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较之于《西游记》只是“走调”而未“离谱”,只好称之为“大话”。
B.很多人把《三国演义》当作历史来看,甚至以为它记述的就是历史所以称之为“大话”。
C.《三国演义》因包含小说家的加工与创造,是没冠以“大话”之名而有其实的“大话”。
D.《三国演义》是一部浩瀚的历史巨著,有大视野、大场面大气势,因而属于“大话”。
【小题3】从全文来看,说历史主要有哪三类说法?
【小题4】最后一段引用“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用是______
【小题5】结合你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趣说”的理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从人的觉醒到“文学的自觉”

——论“文学的自觉”始于魏晋

李文初

国内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历史上的文学自觉时代是从魏晋开始的。所谓文学的“自觉”,其涵义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学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而独立发展;二是按文学自身的艺术规律进行创作。在汉代,文学本身以及文学理论批评都未曾挣脱经学的束缚,奉命文学、帮闲文学乃是文学发展的主潮,作家缺乏创作的独立自主精神,艺术上的追求和新变被视为离经叛道之举。汉人对文学本身的认识和探讨,大体上还停留在文学与外部世界(尤其是社会现实、政治教化)的关系上,至于文学自身的艺术法则和创作规律,人们还很少顾及,一偶有涉猎,也多是只言片语之谈,缺乏理论的深度和概念的清晰度。真正探讨文学自身艺术规律的专论,那是到魏晋时才有的事。

文学的“自觉”绝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是以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为先导的。没有对人的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肯定,没有尊重人的个性人格的观念的形成,就不可能有文学“自觉”时代的来临。因为艺术的创造,从来就是一种个体的精神活动,没有创作主体的相对自由,就谈不上文学的“自觉”发展。这一点,只有历史的车轮进入魏晋之后才有可能。

风靡魏晋南朝数百年之久的玄学,进一步推动人们对社会人生和自我价值作更深层的理性审视,并从本体论的高度找到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确认理想的人格就在于人自身展示出来的智慧和风采。魏晋风度,其实就是标榜个性的自由和精神的潇洒。

由对个体生命的重新审视而激发起来的人的觉醒,使得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无论文学理论批评或是文学创作,都显示出强烈的主体性色彩。这是人的觉醒促使文学“自觉”发展的时代特征,文学的这种主体精神表现在对文学自身的创作规律进行了多方面的审视和思考,使魏晋文学成就飞跃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志”和“情”两个概念,常常是交织和相通的,但儒家诗教特别强调诗歌的社会功利作用,对诗歌的感情问题认识不多。儒家这种诗教观对于汉代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起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汉末社会大动荡,儒家思想失控带来的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文学的抒情功能才得以重新恢复和发展,直至魏晋南北朝五言抒情诗绝唱时代,不正是因为汉代文学沦为经学附庸,致使文学主体精神长期被压而做出的一种符合逻辑的反弹吗?

魏晋以前,诗歌表现的空间基本上还限于社会生活的领域;魏晋以后,诗歌突破原有的范围,将艺术触角伸向以山水为主体的自然界,山水诗和其他山水文学的兴起,为我国文学的发展辟出了一片大展才情的新天地,实现了中国文学史的一次大突破。这种巨大突破,其实也只有在人的个体意识大觉醒,文学主体精神得到弘扬的历史氛围中才能实现。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构成了中国美学、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博大精深的总体,尤其是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蕴涵的某种独特艺术精神,对于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民族特色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魏晋,正是接受老庄哲学的启发、暗示,并结合当时的文艺创作实践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的时代。譬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引起广泛注意的言意、形神关系的研讨和论争,虽然焦点仍在哲学或思想的领域,但对当时的美学和文艺创作的震撼也是不可低估的。

(有删改)

【小题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作家受经学的束缚很深,缺乏创作的独立自主精神没有艺术上的追求和创新。
B.对艺术法则和创作规律的理解粗浅模糊,造成汉代无法出现对文学自身探讨的专论。
C.只有认识并肯定了人的自身价值,尊重人的个性人格,才可能迎来文学“自觉”时代。
D.以个性自由和精神潇洒为重要特征的魏晋风度的形成,与当时流行的玄学有密切关系。
【小题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晋时代,文人重新审视个体生命,主体意识开始觉醒,重视文学的创作规律,使文学成就产生飞跃。
B.汉代诗歌的表现领域仅限于社会生活,魏晋以后,在弘扬文学主体精神的氛围中,这一局面有了改变。
C.儒家诗教在“志”“情”两个概念中,更多强调“志”,对汉代诗歌的抒情功能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D.儒道两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创作具有重要意义,魏晋时期道家思想对两者的影响颇为明显。
【小题3】文中画线处“多方面的审视和思考”表现在哪些方面?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写对子

贾大山

梦庄是个贫苦的地方,可是过年的时候,人们很爱贴对子,并且贴得很铺张:街门上贴屋门上也贴,树身上贴个“栽子”,影壁上贴个“斗方”,猪圈的草棚上也要贴个“黑猪满圈”,队里的大车上也要贴个“日行千里”,贴得村里一片火红,十分好看。——遇到雪天,白雪红对子,更好看。

村里能写对子的人好像不多:一个是西街的黄玉明,一个是东街的路老鹤,后来我也算一个。一到年根,我们就在街上放一张桌子,给人们写对子,东街一摊,西街一摊,大队门口一摊。谁写对子谁拿纸,大队供给墨汁。

现在回忆起来,那是一件很愉快的工作。暖和的阳光下,人们众星捧月似的围绕了我,人人喜气洋洋的,情绪像梅红纸。干部们喜欢写新词,社员们喜欢写古词。新词报纸上有,古词在人们心里:春回大地呀,万象更新呀,三星在户呀,五福临门呀……尽是人间最美好的话语。

有一天,村南口的路老杏也来写对子。路老杏五十多岁了,高大的身材,焦黄的脸,我到梦庄一年了,从没见他和人说过话,人们也不和他说话——他头上戴着一顶富农的帽子。治保主任见他拿着红纸过来了,说:

“路老杏,你也写对子?”

“行么?”他问。

治保主任也姓路,叫铁棍,平时脸色如铁,说话像棍,人们都很怕他。这时候,却也笑着说:

“行,过年嘛,你写吧!”

我却有些作难了,给他写什么词句呢?他想写个“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人们便笑着呵斥他:

“不行,你有了福气,我们就该受罪了!”

“要不,写个爱国的内容吧?”

“你爱国也是假的!”

他也呵呵笑了,笑得十分好看。他知道人们是在“批逗”他,而不是批斗他——一年到头,他是难得这么一回“批逗”的。他像戏台上的丑角,又是蹙眉,又是咂嘴,抓耳挠腮地表演了一番,然后望着我说:

“你是城里的学生,有文化,你给琢磨两句吧!”

我想了一下,挥笔给他写了一副:

有空多拾粪

没事少赶集

横批:

奉公守法

人们看了哈哈大笑,都说我写得好,编得也好,果然有文化。路老杏也很满意,“好,就是它了,年年是它了!”墨迹未干,他便一手提了一幅,飞一般走了。“飞”到拐弯的地方,他还故意蹦了两蹦,像扭秧歌,人们笑得更欢了。那天地上有雪,铁棍放声笑着,竟然望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声:

“慢走呵,大伯,别摔倒了!”

铁棍嗓门大,一声呐喊,震得树上的雪簌簌落了一片。

(选自《梦庄记事》)

【小题1】简析小说第一段的作用。
【小题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小题3】请探究小说结尾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