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入若耶溪

[南朝·梁]王籍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

(注释)①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②艅艎:舟名。③逾:同“愈”,更加。④长年悲倦游:长年悲伤于做官生
(1)颔联是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你认为哪两个字用的好,请简析
(2)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请从艺术手法上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01 08:07: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①,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莫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三九②公宴,则假手赋诗,当此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鹿独③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此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于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于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特立杰出者如芝草,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札:铠甲上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叶片。②三九:即三公九卿,执掌中央政权的高级官员。③鹿独:颠沛流离的样子。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或因家世余绪    余绪:前代遗留下来的
B.则手赋诗 假:虚假
C.非复者之亲    曩:从前
D.自美于矿璞      矿璞:未经磨莹的金玉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销日 长成
B.明经求第,雇人答策   为将与孙武、吴起同术
C.求诸身无所得 生知之者上
D.施世而无所用 不师古踪迹
【小题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笔则才记姓名 提笔也就能写写姓名
B.塞默低头 闭口不语,低着头(以掩饰窘迫)
C.特立杰出者如芝草 特异、杰出的人像芝草一样(稀少)
D.犹蒙被而卧耳 犹如蒙着被子睡觉一样(舒服)
【小题4】以下各组语句,全都属于不学无术者丑态的一组是
①讲议经书   ②射则不能穿札    ③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④傅粉施朱   ⑤望若神仙 ⑥触地而安
A.②③④B.①⑤⑥C.①④⑥D.③④⑥
【小题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强调人要有所专本,以此立足。
B.士农工商,没有高低,应平等相待。
C.饱食终日,安于享受,必遭人耻笑。
D.作者认为孙武、管仲等人属于天才。
【小题6】本文末段作者的学习经历引发了你哪些共鸣和思考?请作简要说明。
【小题7】文中以金玉、木石为喻,论述后天学习的重要,荀子《劝学》中也有以金、木为喻强调学习重要的句子,请写出该句。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小题8】用“/”为下面一段文言文画线部分断句。

陈宗训事母尽孝,每 饮 食 亲 友 家 遇 时 新 品 味母 未 尝 必 托 以 疾 忌 不 下 一 箸。翌旦,必入城市,买以奉母。或远方难得之物,可怀者必怀归,母心乐之,至老不衰。(取材于明陆容《菽园杂记》)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也。祖赳,晋隆安末,避乱徙居。欢年二十余,从豫章雷次宗谘玄儒诸义。母亡,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遁不仕。于剡天台山开馆聚徒,受业者常近百人。欢早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学者由是废《蓼莪篇》不复讲。
太祖辅政,悦欢风教,征为杨州主簿,遣中使迎欢。及践阼,乃至。欢称“山谷臣顾欢”,上表曰:“臣闻举网提纲,振裘持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伏愿稽古百王,斟酌时用,不以刍荛弃言,不以人微废道,则率土之赐也,微臣之幸也。臣志尽幽深,无与荣势,自足云霞,不须禄养。陛下既远见寻求,敢不尽言。言既尽矣,请从此退。”上诏曰:“朕思弘治道,伫梦岩滨,旰食萦怀。吴郡顾欢,至自丘园,能献书金门,荐辞凤阙,辨章治体,有协朕心。今出其表,外可详择所宜,以时敷奏。”欢东归.上赐麈尾、素琴。永明元年,诏征欢为太学博士,不就征。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欢论之曰:“器既殊用,教亦异施。佛是破恶之方,道是兴善之术。兴善则自然为高,破恶则勇猛为贵。佛迹光大,宜以化物;道迹密微,利用为己。优劣之分,大略在兹。”
欢晚节服食,不与人通。每旦出户,山鸟集其掌取食。初元嘉末,出都寄住东府,自知将终,赋诗言志云:“精气因天行,游魂随物化。”卒于剡山,时年六十四。还葬旧塞,木连理出墓侧。
(节选自《南齐书·顾欢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
B.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
C.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
D.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簿,古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B.践阼,原指登上宗庙东面的台阶(主人站立的台阶)主祭,后指代皇帝主持政务。
C.凤阙,原本是汉代宫阙名,即建章宫,有凤在上,故名凤阙,后代指朝廷、皇宫。
D.博士,秦汉时为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欢深受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对父母怀有深深的感情,每当给学生讲授《诗经·寥莪》时,就会想起已故的父母,悲伤得不能自已。
B.顾欢受玄学影响,不喜做官,也不慕名利,齐太祖召他为官,他在上奏了应该效法先王治好国家的建议后,要求齐太祖放他重回自然。
C.顾欢崇尚道教,贬斥佛教。他认为道教能弘扬善道,崇尚肖然,严密细致,而佛教崇尚勇猛,是为恶之道,二者优劣,一看便知。
D.顾欢晚年完全归隐自然。他不再与尘世的人交往,却与鸟类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临终前,表达了自己要将灵魂融入大自然中的愿望。
【小题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母亡,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遁不仕。
(2)不以刍荛弃言,不以人微废道,则率土之赐也,微臣之幸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韦粲,字长蒨,车骑将军睿之孙,北徐州刺史放之子也。有父风,好学仗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初为云麾晋安王行参军,俄署法曹,迁外兵参军,兼中兵。时颍川庾仲容、吴郡张率,前辈知名,与粲同府,并忘年交好。及王迁镇雍州,随转记室,兼中兵如故。王立为皇太子,粲迁步兵校尉,入为东宫领直,丁父忧去职。寻起为招远将军,复为领直。服阕,袭爵永昌县侯,除安西湘东王谘议,累迁太子仆、左卫率,领直并如故。粲以旧恩,任寄绸密,虽居职屡徙,常留宿卫,颇擅威名,诞倨,不为时辈所平。

中大同十一年,迁通直散骑常侍,未拜,出为持节、督衡州诸军事、安远将军、衡州刺史。太清元年,粲至州。无几,便表解职。二年,为散骑常侍。粲还至庐陵,闻侯景作逆,便简阅部下,得精卒五千,马百匹,倍道赴援。至南州,粲外弟司州刺史柳仲礼亦帅步骑万余人至横江,粲即送粮仗赡给之,并散私金帛以赏其战士。

先是,安北将军鄱阳王范亦自合肥遣西豫州刺史裴之高与其长子嗣,帅江西之众赴京师屯于张公洲待上流诸军至是时之高遣船渡仲礼与合军进屯王游苑。粲建议推仲礼为大都督,报下流众军。裴之高自以年位耻居其下,粲乃单舸至之高营,切让之。之高垂泣曰:“吾荷国恩荣,自应帅先士卒,顾恨衰老,不能效命,企望柳使君共平凶逆,谓众议已从,无俟老夫耳。若必有疑,当剖心相示。”于是诸将定议,仲礼方得进军。

仲礼令粲顿青塘,使直阁将军刘叔胤师助粲。叔胤畏懦不敢进,败,粲遂见害,时年五十四。

(节选自《梁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帅江西之众赴京师/屯于张公洲/待上流诸军至/是时/之高遣船渡仲礼/与合军进屯王游苑/
B.帅江西之众赴京师屯/于张公洲待上流诸军/至是时/之高遣船渡仲礼/与合军进屯王游苑/
C.帅江西之众赴京师屯/于张公洲待/上流诸军至是/时之高遣船渡仲礼/与合军进屯王游苑/
D.帅江西之众赴京师/屯于张公洲待上流/诸军至是时/之高遣船渡仲礼/与合军进屯王游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忧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
B.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承袭原有爵位,南朝封爵沿袭东晋。
C.持节指拿着旄节,旄节以竹为竿,缀以旄牛尾,是使者的信物。
D.古时官员官职有升有降,也可以转任平调,如“征”即指转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粲长期跟随云麾晋安王,先后担任行参军、记室等职务,晋安王被立为太子后,韦粲又升任步兵校尉并担任东宫领直。
B.韦粲深受太子信任,又长期留在宫中任宿卫,颇有威名,而且韦粲性格放诞倨傲,因此一些有地位的人深感不平。
C.司州刺史柳仲礼率兵前来相助时,韦粲立即送粮食武器给他,并且散发自己私人的钱财布帛来奖赏柳仲礼的士兵。
D.韦粲建议由裴之高推举柳仲礼任大都督并通报下游将士,但裴之高不愿意,在被韦粲严词责备之后,裴之高才改变了态度。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闻侯景作逆,便简阅部下,得精卒五千,马百匹,倍道赴援。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①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②“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③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④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 。 , 。 ,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⑤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小题1】《孔雀东南飞》选自_______(集子名)是我国最长的_______。它和北朝的《木兰辞》被合称为“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家来贵门(_________)  
②不母驱使(_________) 
③留待作施(_________)   
与小姑别(_________)
【小题3】第④段空白处应填如下句子,但顺序已打乱,请你重新排列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A.腰若流纨素B.头上玳瑁光C.足下蹑丝履
D.口如含朱丹E.耳著明月珰F.指如削葱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见”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府吏见叮咛B.相见常日稀C.君既若见录D.渐见愁煎迫
【小题5】“相”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及时相遣归B.好自相扶将C.嬉戏莫相忘D.久久莫相忘
【小题6】开头第①段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有何作用?
【小题7】选文中多处运用铺陈的手法来刻画人物。请选取一处进行评析。
【小题8】第④段中写兰芝七严妆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小题9】第⑤段为什么要写兰芝和小姑分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