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本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小题1】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 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一首五言律诗是《________
【小题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
B.三四两句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
C.全诗语言清新明快,结构严谨,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D.作者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诗的韵脚与本诗完全相同,抒写的也是羁旅之思,只是一首写于暮春,一首写于晚秋,季节不同,用来衬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飞”与“黄叶飞”之异。
【小题3】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请分析本诗最后一句以景结情的艺术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04 11:01: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诗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
B.第一句写时间,第二句写空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
C.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
D.第五句写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但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
【小题2】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结合诗歌首联的下句和尾联对此做简要赏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呜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岛屿之萦回 穷:极尽。
B.纤歌凝而白云 遏:阻止。
C.识盈虚之有 数:数量。
D.所赖君子见 机:预兆。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宾主尽东南美    ②都督阎公雅望
B.①望长安日下 ②幸承恩伟饯
C.①潦水尽寒潭清    ②控蛮荆瓯越
D.①乏明时 ②效穷途之哭?
【小题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属于描写美好秋景的一项是(   )
①潦水尽而寒潭清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③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④爽籁发而清风生
⑤天柱高而北辰远
⑥秋水共长天一色
A.①②⑥B.③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⑤
【小题4】下列对文章有关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这句写滕王阁周围的景物,写的是近景,并按照由低到高的描写顺序展开。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 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