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舆之内①,山陬海噬②,丽土之毛③,足以活人者多矣。或隐弗章④。即章矣,近之人习用之,以为泽居之鱼鳖、山居之麋鹿也;远之人逖闻之⑤,以为逾汶之貉、逾淮之橘也⑥,坐是,两者弗获相通也。

余不佞,独持迂论,以为能相通者什九,不者什一。人人务相通,即世可无虑不足,民可无道殣⑦。或嗤笑之,固陋之心终不能移。每闻他方之产可以利济人者,往往欲得而艺之。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耕获葘畬⑧,时时利赖其用。以此持论颇益坚。

岁戊申,江以南火水,无麦禾。欲以树艺佐其急,且备异日也。有言闽、越之利甘薯者。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略无异彼土。庶几哉橘逾淮弗为枳矣。余不敢以麋鹿自封也,欲遍布之,恐不可户说⑨,辄以是疏先焉。

 (节选自徐光启《甘薯疏序》)

[注]  ①方舆:大地。②山陬(zōu)海噬(shì):山角海滨。③丽土之毛:附着于土地的植物。④章:显露。⑤逖(tì)闻.在远处听到。⑥逾汶之貉、逾淮之橘:《考工记·总叙》“橘逾淮而北为枳,……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强调生物生存对自然条件的依赖。⑦不佞:不才。自谦之词。道殣:饿死在道路上。⑧耕获葘(zī) 畬(yú):耕耘收获。⑨户说:挨家挨户地劝说。

【小题1】本文作者徐光启,字子先,上海县人,为________代科学家。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某些生物只能生长在某地的观念妨碍了生物品种的推广。
B.作者坚持认为,绝大多数生物品种是可以互相交流、异地引种的。
C.作者有时候会嗤笑那些不懂得利用他方之产的固陋之士。
D.作者从客居莆田的徐生那里引入甘薯并种植成功。
【小题3】第二段末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以此持论颇益坚”?
【小题4】本文在记事说理中,反映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小题5】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4 07:46: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明)唐顺之

矫强而为廉。其幸而恒处于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节之。其或权位渐极,则可慕者既已得之,而无复有惧于罪。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是故其始也,缩腹镂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若是!而不知始终固此一人也。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常(注),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余始见侯如是,则亦以为今之所谓廉者耳。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谓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曰: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其奉身率如此。侯盖古之廉者也。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粝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然则古之廉者,犹或不免于室人交,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与其属武进尹杨君征余文为侯赠。

夫侯之廉,人既已尽知之,而奚俟乎余言耶?虽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而方其为守,则犹在有可慕、有可惧之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侯之廉犹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与惧者也。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常:地名,指常州。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势不得不矫强而为廉 矫强:勉强
B.而世遂以全节之  归:归附
C.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    奇节:奇特的节操
D.犹或不免于室人交 谪:指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前有所慕于进后有所惧于罪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其或权位渐极 醉则更相枕
C.若人也,而今若是     屈原放逐,赋《离骚》
D.而奚俟乎余言耶 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论说为吏之廉,其中对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对其选择为廉与不廉都有独到的见解,对于今天立德树人,反腐倡廉,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B.“今之廉者”前“有所慕”,后“有所惧”,故不得不矫强为廉,以清廉的面目示人,一旦极度尊荣或极度困顿,就不再惧罪也不再进取而敢于犯罪了。
C.古之廉者,无所慕求,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在作者看来,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权位更加尊显,仍将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
D.本文善于用对比的方法来说理,既有个人不同人生阶段的心理对比,也有古今廉者不同心态的对比。还用郭文麓妻子的简朴生活来正面衬托他的廉洁自律。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古 之 所 谓 廉 者 必 始 于 不 见 可 欲 不 见 可 欲 故 其 奉 于 身 者 薄 奉 于 身 者 薄 故 其 资 于 物 者 轻 虽 其 一 无 所 慕 与 无 所 惧 而 未 尝 不 廉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
(2)郭侯治吾常,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