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扒手

[美]希区柯克

那个穿暗色粗格子呢衣服的女子扒斯通口袋时,我正坐在假日旅馆的豪华休息室,翻阅一本杂志。斯通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绅士,手持拐杖,他在加州有一亿五千万的资产。他刚从我对面的一个豪华电梯出来。那女子从大理石楼梯那边走过去,走得很急,故意装出心不在焉的样子,和斯通撞了个满怀。她赶忙道歉,露出美丽的酒窝,斯通彬彬有礼地鞠了个躬,说没有关系。她扒了他的皮夹和领带上的钻石夹子,而他则毫无知觉,也没有怀疑。她匆匆向休息室对面的出口处走去,同时把扒来的东西放进手提包里。我立刻离开座位,迅速而谨慎地追过去。在我追上她之前,她已经穿过一盆盆的植物,快到玻璃门了。

我抓住她的肩膀,微笑着说:“对不起,请等一下。”她一下子怔住了。然后转过身看我,好像我是从大厅盆景中冒出来的一样。她冷冷地说:“你说什么?”“你和我最好谈谈。”“我一般不和陌生男人谈话。”“我认为我是个例外。”

她棕色的眼睛愤怒地闪了一下,说:“我建议你放开我的手臂,假如你不放的话,我就喊经理了。”“你知道,我是假日旅馆的保安主任。”我告诉她,她脸白了。

我领她穿过拱形入口,到旅馆的餐厅,它就在我们左侧不远的地方。她没有抗拒。我让她坐在一张皮革椅子上,自己坐在她对面。我隔着桌子打量对面的女子,她长着一张古典的脸,显得纯洁、无辜,褐色头发有点卷曲。我猜她大约二十五岁左右。

我冷静地说:“毫无疑问,你是我遇见的三只手中最漂亮的。”

“我——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三只手就是扒手。”

她装出愤怒的样子:“你是在说我吗?”

我说,“没有必要再装傻了。我看见你扒斯通的皮夹和他的钻石领带夹,我坐在电梯的正对面,距离十五英尺。”

她不再说什么,手指摆弄着手提包的带子,痛苦地叹了口气说:“你说的对,不错,我偷了那些东西。”

我伸手过去,轻轻地从她那里取过提包,打开它。斯通的皮夹和领带夹在袋子里面各种女性用品的上面。我翻出她的身份证,暗暗记下名字和地址,然后取出她偷的东西,把提包还给她。

她轻声说:“我,我不是小偷,我要你知道,我不是一个真正的小偷。”她颤抖地咬着下唇。“我有强烈的偷窃癖,我控制不住自己。”

“偷窃癖?”

“是的,去年我已经看过三个精神病医生,但他们没法治疗我。我同情地摇摇头:“这对你一定很可怕。”“是很可怕,”她同意说,“我父亲知道这件事,会把我送进精神病院的!”她的声音发抖。“他曾警告我,只要再偷任何东西,就把我送进医院。”

我轻松地说:“你父亲不会知道今天这里发生的事。”

“他——他不会知道?”

“是的,”我缓缓地说。“斯通先生会取回他的皮夹和别针,我想没有必要张扬这事,这对旅馆也不利。”她的脸开朗起来。“那么……你准备放了我?”我叹了口气:“我想我是心太软了,是的,我准备放你走,但是,你得答应我,不再进假日旅馆。”

“哦,我答应。”

“如果我以后看见你在这里,我就要报警。”

“不会的!”她急切地向我保证。“明天早晨,我要去看另一位精神病医生,我相信他可以帮助我。”

我点点头。“很好,那么——”我转头去看拱形餐厅门外的客人。当我再转回头时,餐厅通街道的门正好关上,那个女子不见了。

我在那里坐了一会儿,我认为她是一个很熟练的职业扒手——她的手法太娴熟了。另外,她非常善于撒谎。

我对自己一笑,站起身,再次走进休息室。但是,我没有坐回原来的座位,相反,我漫不经心地穿过玻璃门上了街。

当我走进人群时,我的右手轻轻地放在外套口袋里那只厚厚的皮夹和别针上。我发觉自己有点为那个女子难过。事实上,自从斯通当天进入假日旅馆后,就一直是我的目标,经过三个小时的等候,就在我要下手扒窃的那十五秒钟内,她突然出现了。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美洲卷》)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扒手被“我”抓住之后,“冷冷地说”“我一般不和陌生男人谈话”等表情和语言充分体现了其高度的戒备心理。
B.小说描写斯通被盗后“毫无知觉,也没有怀疑”,这里通过间接描写的方法来体现女扒手的偷盗技术十分高超。
C.女扒手辩解自己不是真正的小偷,而是患有偷窃癖,目的是想让“我”相信从而放了她,但“我”并未相信。
D.小说的题目“扒手”很简洁,既点明了写作对象,又高度概括了故事情节,同时还体现了本篇小说的主题思想。
【小题2】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结尾的设置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特点和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4 10:01: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神奇感   英毛姆
①一整天我都在沿江而下。张骞曾追溯过这条河的源头,他行驶无数日之后,才到达一个城镇:他看见那儿有一个年轻女子在织布,一个青年正牵着一头牛到河边饮水。他问这是什么地方,少女将手中的织梭朝他扔去,叫他拿回去问星象家严君平,便会明白到了何处。他果然这样做了,君平立即认出那是织女的织梭,并进而声称,他在张骞手接织梭那天的同一个时辰,看见一颗星宿犯位,闯进了织女星与牵牛星之间。于是,张骞才明白自己已经上溯到银河尽头了。
②自然,我没有行驶那么远。整整七天,我雇的五个划桨手站在船舷边不停地划桨,此刻我的耳边还仿佛听见桨柄支在木桨架上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单调声音,船不时经过浅水河面,擦着河床的石头轧轧作响,船身也在晃动。这时两三个桨手把毛蓝裤管直卷到膝盖,从船舷翻身下水,吆喝着把平底船掀过浅滩。有时我们驶到激流要津,这虽然比不上长江里的惊涛骇浪,但河水湍急,需要召唤纤夫来拖这帆船。我们一齐下船,帆船在叫喊震天的号子声中突破激流,又进入风平浪静的河面。
③现在夜深人静,我雇的船夫一齐挤在我们黄昏停泊后才收拾出来的前舱里,呼呼沉睡。竹席搭在三根木拱上便构成了我一周来的起居室和卧室。一端用假型板封住,木板草草拼上,板间漏出大条大条的缝隙,吹进嗖嗖的寒风。另一端是船夫住的地方,这些健壮的粗汉,白天划桨不停,晚上呼呼大睡,掌舵人也在其中,他从早到晚站在一条当作舵的长桨旁边,穿一件褴褛的蓝布长衫,套上一件褪色的灰布棉衣,头上缠一条黑布帕。除了床,我的舱室内无一物,一只像是盛汤用的浅钵里燃着木炭,因为天很冷;一只装着我的衣物的箱子当了我的桌子,一盏马灯悬在拱木上,随着水的晃动轻轻摇曳。船舱顶篷很低,连我这样个头不高的人都只能勉强直起身。(我以培根的话自慰,高人同高屋一样,顶头常遭殃。)沉睡的人中有一个开始更加大声地打鼾,大概是吵醒了旁人。我听见说话的声音,但很快又归于安静,打鼾的也停了,我周围又陷入一片寂静。
④这时我突然感到,我一向追求的神奇气氛就在面前,几乎逼近我的身躯。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像是艺术给人的特殊魅力,但这种离奇的感觉只可意会完全没法言传。
⑤我一生中常常遇到离奇的情境;但只在回顾之际,将它们与我认为的神奇事物相比,才会显得不同寻常。当我和一位倾国倾城的女演员跳过舞,或穿过了挤满伦敦名流的大厅之后,我才会意识到那也许是了不起的经历。在战斗中,当我不处于巨大的危险,我可以津津有味地观察周围的事态。我曾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向太平洋上的珊瑚岛驶去,那景色的美妙使我心旷神怡,但只有到后来,喜悦之情才会同神奇之感携起手来。真正使我感到神奇的境遇,别人会认为没有多少神奇可言。我记得那是一天晚上,我在法国布列塔尼海边的一间茅屋里打纸牌,隔壁房里一个老渔夫奄奄待毙,女主人说他会随着潮退而断气。屋外是暴风雨,狂风扑打着窗户,这位在海上饱经风霜的老斗士的最后时刻似乎与此番情景相宜。巨浪冲向岩石,撞击出雷鸣般的轰响。我忽然感到一阵狂喜,明白那便是神奇感。
⑥而现在,同样的狂喜攫住了我,神奇感又一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眼前。来得如此突然,真叫我迷惑不解。我不知道它是从马灯投在竹顶篷上的阴影里爬出来的呢,或是从船舱敞口可以瞥见的河面上飘过来的?我好奇地走到船尾,想弄明白这不可言喻的欢乐是什么造成的。沿岸停泊着六七条木船,桅杆高耸,表明它们是上水船。每条船里都静悄悄的。船夫已入睡很久了。夜并不漆黑,尽管天上有云,却是满月之夜,只不过罩上朦胧月色的河面显得有些阴森。对岸的迷雾模糊了岸上的树木。这的确是一幅令人销魂的夜色,但并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也不存在我所探索的东西。我折身回舱。等我直入竹篷舱内,造成那一切显得非凡离奇的魅力消失了。唉,我太痴,为了探索蝴蝶的美的所在,竟然将其撕成了碎片。不过,我仍然感到我的船舱,盛炭火的浅钵,那盏马灯,甚至包括我的行军床,都还残留着一丝儿欢愉。我不可能以完全不同的眼光看待它们了,因为我曾在一瞬之间体验到它们的神奇。
【小题1】有人认为第①段与后文关系不大,有人认为这正是一个西方作家在叙述中国见闻时独特的视角。你认为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小题2】分析本文的结构思路。
【小题3】第⑤段写老渔夫去世时作者感到一种狂喜,推断作者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小题4】结合第⑥段画线句,评析本文表现的“神奇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牛推销

(俄)阿尔卡季·阿韦尔琴科

一个男人从我家楼上二楼的窗户里飞了出来,跌落到了路面上。我急忙从窗户里探出身子问:“您需要帮忙吗?”

“当然了,”那个男人边揉搓着摔痛的后背边回答,然后还向二楼的窗户做了一个威胁的手势。

这个男人微笑着进了我的家。

“我叫察茨金。”他一进门就把手伸了过来。

“认识您非常高兴。您没摔伤吧?”

“不要紧,小事一桩。”

“大概是因为女人吧?”我对他眨了眨眼睛。

“您喜欢这样的故事吗?如果您需要的话,我推荐给您几部电视连续剧光盘,德国的。有人认为德国的电视剧比法国的好看。”

“不,不要。”我仔细打量了一下他说,“我好像在哪见过您。您昨天是不是被人从有轨电车上推下去了?”

“那是前天的事了。昨天我是在这条街上被人从黑咕隆咚的楼梯上推下去了。”

看着我惊讶的表情,察茨金垂下眼睛,委屈地说:“就是因为我向他们推销保险。现在的人怎么这样呢!我为他们的生命担心,可他们却恨不得把我摔死。”

“怎么?您是寿险代理?”我问,“那我能给您帮什么忙啊?”

“您只要回答我一个小问题就行了。您想买哪一种保险?是想晚年领取生活费,还是想身后把保险金留给亲人?”

“我哪种都不需要,”我摇摇头说,“我没有亲人。家里就我一个人。”

“您妻子呢?”

“我是个单身汉。”

“那您应该结婚。这很简单!我可以给您介绍一个姑娘,是个绝色的金发女郎。她父亲还有两家商铺!您明天有时间吗?我们明天就可以去见个面。您需要准备一套西装和一件白衬衫。如果您没有的话,可以先去买一套。我们的商店在……”

“察茨金先生,”还没等他说完,我就打断了他,“我根本就没想结婚!您看我这副形象,头发都快掉光了,满脸皱纹,再加上这个小个子……”

“头发掉光了怕什么?只要您每天涂抹我推荐的药膏,您的头发很快就会像韭菜一样长出来。您脸上的皱纹嘛,只要您每天晚上使用我代理的祛皱霜,很快就会消失。至于您的个子嘛,那就更不是问题了,只要您坚持使用我们的专业增高机,我保证您每六个月身高增高两厘米。两年后您就可以结婚了 五年后您说不定还能去拍电影了呢……”

“我什么也不要!”我不胜其烦,双手捂住了脑袋。

“您怎么了?头疼吗?请您告诉我您需要多少甁头疼药,公司马上送货上门……”

“对不起,”我强忍着怒气说,“您就让我安静一会吧。我累了,而且我还有一个折磨人的工作没干呢。我得写一篇文章……”

“折磨人的工作?”察茨金一脸同情,“跟您说吧,如果您认为写作是一个折磨人的工作的话,那是因为您还没有使用我公司代理的可调节式写字台。我们的写字台保证您坐姿舒服,轻松省力……”

“你赶紧走吧!”我忍无可忍,下了逐客令,“要不我打电话叫人把你扔出去!”

可这个家伙看了一眼我桌子上的电话,不以为意地一笑:“瞧瞧您的电话吧。现在谁还使用这种式样老旧的电话啊?我给您推荐一款新式电话吧,通话清晰,铃声悦耳……”

我气急了,跳了起来,抓住这个家伙的衣袖,把他朝门口拖去:“出去!我心脏病要犯了。”

“可千万别这样。不过要是您真的发生了不测的话,您也不用担心。我会在我代理的那个墓地为您选一块好地方,风景优美,视野开阔……”

我把这个家伙推了出去,哐地一声关上了门,还在里面把锁反锁了,然后回到了写字台前。

可一分钟后,门把手转动一下,门就开了。察茨金点头哈腰地走了进来,眯缝着眼睛说:“我只想告诉您,您的门锁不好用,轻轻一按就能打开。我要给您介绍一款英国门锁,质量可靠,坚固耐用……”

我简直快疯了,从写字台的抽屉里掏出一把手枪,对着他咬牙切齿地说:“你再不走,我要开枪了!”

可这个家伙依然面带笑容:“非常高兴您能有机会检验我要向您推荐的防弹衣的质量。我现在身上穿的就是样品。这种防弹衣绝对物美价廉,穿脱方便……”

我放下手枪,冲过去拦腰抱起察茨金,使出全身的力气,把他扔出了窗外!

   “您的领带夹不够精致,刮伤了我的脸。我要向您推荐今年的流行新款,黄金质地,新颖时尚……”窗外传来了这个家伙落地前最后的喊声。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在讽刺和幽默中叙述了最牛推销员处处碰壁的经历,反应了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生计而奔波的艰辛。
B.“您需要帮忙吗”的关切询问,表明“我”是一个颇具同情心的人;而把推销员从窗户里扔出去的结局,则表明了“我”的虚伪。
C.推销员所推销的商品无所不有,人们需要什么他就有什么,他是一个能力极强且服务态度极好的人。
D.最牛推销员无所不能,能给人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却处处碰壁,频频失败,反应了社会人情的冷漠。
【小题2】小说是如何塑造推销员这一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3】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概括推销员“牛”在哪些方面。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水仙花开
(澳大利亚)海伦·奥尼尔
自从我记事起,水仙花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出生在英国汉普郡新福里斯特市,我的生命之根深深扎在英国南部的肥沃土壤里,但是因为爸爸的工作,我们搬了好几次家。
我的生活永远在变化着,水仙花却始终如一。每当寒冬渐渐消退,水仙花就开始盛开,这是一个令人欣悦的信号,告诉我们英格兰最难熬的季节就要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到了我十几岁时,我们全家人终于在泰晤士河谷旁的乡下定居下来。我们的新房子外面环绕着茂密的森林,一条条走了几个世纪的小路将它们分开,几片草地上长满了花期短暂的风信子。
我的父母在这里继承了一小块地,每到春天,我们种的一大片水仙花就会相继绽放,十几天后逐渐枯萎。妈妈照顾水仙花特别精心,一次,她心血来潮,将特别好看的几个水仙花种球切下一些拿到镇里参加展览。回家时,她的手里捧着一个“最佳花朵”获奖证书和一个银色奖杯。
后来妈妈再参展有了经验,她发现早上或黄昏时给花分球最好。她先准备好一桶水,分好了种球,马上将它们放在水里。为了让水仙花在参展时如期开放,她有时还会动用电吹风给水仙花吹吹暖风,哄骗着水仙花赶快开放。
2006年春天的一天,一位植物学家给妈妈种的水仙花分了品种,并告诉了我们每个品种的古老名字,比如维多利亚、女皇、朝阳、星,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古老的水仙花世界。
直到那时我才知道,水仙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的水仙花如同万花筒一般瑰丽,颜色从雪白到最深的红橙,花瓣的形状和大小也各不相同,有的像小矮人,有的是巨人。我很喜欢美丽的红水仙,在万物萧瑟的冬季,红水仙给我们的园子注入了热情的红颜色。但是我没觉得水仙花有什么特别,毕竟它们不过就是水仙花。
长大后,我搬到了澳大利亚悉尼东海岸,那里的鹦鹉像狂暴的小孩一样乱叫,蝙蝠大如野猫,花草的样子在我看来也是那么陌生。
但是每年早春,鲜花店里就会有水仙花嫣然出现,在这片清冷的地区,水仙花会在我们的花园里到处开放。水仙花和我一样,不是在这里土生土长,但是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
我在悉尼住了20多年,完全适应了下来,至少我觉得是这样。2008年末,我有机会回欧洲住了半年,在巴黎“基辛工作室”工作。一天,我和同事穿上厚厚的衣服,去塞纳河右岸散步。当时正是二月初,巴黎最萧条的季节。我一时兴起,去一家园艺店,买了十几个小小的水仙花种球。回来后,我把它们深深地埋进花箱的土里,然后开始忙工作。
渐渐地,一株株花茎破土而出,到了冬天结束之时,花茎上终于开出了花朵,鲜艳的黄色水仙花在春风中翩翩起舞。离开巴黎前,一位法国同事朝我要了几块水仙花种球,她说,她要让水仙花告诉自己,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春天和花儿都依然会到来。
那一年晚些时候,在悉尼,医生告诉了我一个令我们震惊的诊断结果:我患上了乳腺癌。那时悉尼正是酷暑天气,而且是我去澳洲以来最炎热的几天,而我的心却凉得像冻了冰。我做了手术,然后是接连的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随着抵抗癌症的进行,我的体质越来越弱,而此时在北半球,正是冬去春来的时节。我父母的花园里的水仙花正在盛开。
哥哥开始给水仙花拍照,然后在网上把漂亮的照片传给了我。他的用意是传递给我一个希望的信息,让我知道艰苦时期终将会过去,生活将再次充满阳光。一位家住墨尔本的朋友也患过癌症,她给我寄来了一条头巾,还有一张她手绘的红水仙图案,她在信中告诉我,红水仙会永远陪伴着我。还有一位朋友,从美国给我寄来了一封信,还有一个漂亮别致的水仙花图案的大头针。
正如亲朋好友们所祝福的,艰苦时期成了过去。治疗结束后,我的体质好了起来。我从悉尼去英国看望父母,那时候春天已经过半,我想,父母的园子里可能看不到水仙花了。果然,园子里堆着厚厚一层红水仙的叶子,只能看到几朵花,有的枯萎,有的即将死亡。
然而,仿佛变魔术一般,一朵晚开的水仙花映入了我的眼帘。我往前走了几步,看到了它,园子里唯一一朵正在盛开的红水仙。
我本能地和小时候一样,一条腿跪在地上看着这朵水仙花,最后干脆趴在了草地上。我的身旁是红水仙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荡。时间慢了下来,继而停下了脚步。这朵小小的水仙花朝我开放,仿佛在深情地看着我。
直到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样一个美丽的时刻,我仿佛仍然能够闻到红水仙的清香。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8年9月,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仙花在“我”家具有报春的作业,水仙花盛开表明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就要来到。
B.母亲养水仙花,是为了拿它参加展览,获得奖励,她竟然采用违背水仙生长规律的方法促使水仙花提前开放。
C.文章中间写到澳大利亚悉尼东海岸鹦鹉乱叫、蝙蝠如野猫、花草样子陌生等,是为了反衬水仙花的嫣然可爱。
D.在众多水仙花品种中,“我”特别钟情于红水仙,因为红水仙代表着热情,具有顽强的生命的活力,能给人以鼓舞。
【小题2】文章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有什么表达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赏析文章倒数第二段。
【小题4】对“我”来说,水仙花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痼疾
[俄]利翁•伊兹迈洛夫
“大夫,我头疼,体温不太高,却一直低烧。天气不好的时候全身关节疼痛。”
“睡眠正常吗?”
“也不太正常。”
“有没有这种情况,一喝咖啡就睡不着觉?”
“对,就是这样。”
“特别是喝了那种巴西咖啡?”
“哪种都一样。”
“您可别这么说,巴西产的咖啡最好。我本人只喝巴西咖啡,但现在巴西咖啡很难搞到,而其他的咖啡我不喝。”
“大夫,我体温不太高,却一直低烧。”
“多喝点茶吧。昨天我去商店买茶了。那家商店卖印度茶。但昨天印度茶卖完了,别的茶我都不喜欢。真不知道哪儿还能买到这种印度茶!”
“大夫,每次变天前,我全身的关节都酸痛。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季节变化引起的。这种情况常有。有的人季节一变化,关节就酸痛。对了,现在这个季节该吃螃蟹了。以前有个病人经常送给我,后来他就不来了。也许是治好了,也许是找别的医生去了。不对,他绝对不会那么快就治好了。他是一家食品厂的负责人,这样的人不管遇到哪个医生,都得多病一段时间。看来,他是找别的医生了,或者是去外地治疗了。总之,不管找谁,他肯定治不好。”
“大夫,我头疼得厉害。”
“恶心吗?”
“恶心。”
“吃鱼子酱时恶心吗?”
“不恶心。这我敢肯定。”
“吃鱼子酱我也不恶心,特别是吃黑鱼子酱。吃红鱼子酱我也不恶心,但我不是特别喜欢红鱼子酱。我有一个病人……”
“他怎么了?”
“他给我弄来了黑鱼子酱。”
“我是问他到底怎么了?”
“我不是说了吗?他有鱼子酱,经常送给我。后来他也不来了。真遗憾!”
“他也走了?”
“彻底走了。”
“去国外了?”
“去更远的地方了。”
“那是哪儿?”
“那个地方没有鱼子酱,没有螃蟹,也不需要病假证明。”
“我也不需要病假证明。我只要身体感觉舒服一点就行了。”
“头疼,低烧,关节疼……这能舒服吗?”
“大夫,这病治得好吗?”
“当然治得好。您是干什么的?”
“工程师。”
“嗯,要就是一个普通工程师的话,那就难治了。您没有螃蟹,没有鱼子酱,没有咖啡,也没有茶。”
“我没有这些东西也行。”
“您倒是行了,别人可就未必了。”
“别人行不行我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我现在全身都疼,这儿疼,那儿也疼……”
“我觉得您最主要的还是脑袋不正常。”
“真的吗,大夫?”
“真的。您应该先去检查检查脑袋。您现在就去看脑神经医生吧。等脑袋治好了,您再来找我看其他的病吧。”
“好吧,大夫。我现在就去。我包里的东西,这些螃蟹、鱼子酱、咖啡,是不是得给脑神经医生带去啊?再见,大夫!”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5期,李冬梅译)
【小题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5分)
A.本文中这个大夫善于索贿,因此,病人只能找别的医生或到其他医院才能把病看好。
B.大夫说一家食品厂的负责人不管遇到哪个医生,都得多病一段时间,是为了更多的收受贿赂。
C.病人只要送给医生索要的东西就能把病看好,否则,就看不好。
D.当得知病人的职业是工程师的时候,医生觉得这个病人的病难治,是因为这个病人脑袋有毛病,而自己又不是神经医生。
E. 在大夫看来,收受贿赂是正常的,否则就是脑袋有病。
【小题2】这篇小说为何要以“痼疾”为题?请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3】小说是如何塑造大夫这一人物形象的?(6分)
【小题4】你认为本人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