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武昌。②《全唐诗》于此篇题下注"至德中作",时当在唐朝安史之乱的前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标题,先写泊在鄂州的心情,次句突转,使平淡的语句体现微妙的思致。
B.颔联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动静结合,衬托诗人此时平静的心情。
C.尾联抒发诗人想起家业早已因战争而荡然无存的感慨,鼓鼙声使主题更加深刻。
D.诗歌语言不用艳藻,淡雅而含蓄,抒情平易而炽热,句法曲折有致,韵味无穷。
【小题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11 10:47: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兰亭记
何延之
至贞观中,太宗以德政暇,锐志玩书,临写右军真草书帖,购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辩才所。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曾孙,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诏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
翼遂改冠微服,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乃就前礼拜云弟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
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辩才。辩才熟详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注)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
自示翼之后,更不复于梁槛上,并弄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年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才出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遗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辩才闻语,身便绝倒,良久始苏。
翼即驰驿而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
(选自《法书要录》,有删改)
(注)响拓:古代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购备尽,唯未得《兰亭》   募:招募
B.才艺,多权谋   负:有
C.弟子又幼来玩   耽:潜心
D.更不复于梁槛上 安:放,藏
【小题2】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太宗以德政B.知在辩才
C.梁元帝曾孙D.辩才熟详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仆射,官名。秦始置。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唐宋以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元废。
B.微服,通常指帝王、官吏等外出时为不暴露身份而换穿便服。
C.旬朔,十日为一旬;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为朔。旬朔指十天或一个月,亦泛指时日。
D.御史,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皆有御史,掌文书及记事。秦置御史大夫,有弹劾纠察之权。汉以后,御史专司纠弹。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非常喜欢临摹王羲之的真书、草书的法帖,一心想得到《兰亭》帖,所以接受了房玄龄的推荐,让萧翼前去办理此事。
B.唐太宗答应了萧翼提出的条件,并让萧翼乔装打扮,混入寺内,接近辩才禅师并逐步取得他的信任。
C.辩才十分喜爱书法艺术,所以一眼就看出萧翼的二王法帖虽是真迹,却不是上品,远比不上《兰亭》帖。
D.萧翼借辩才禅师外出的机会取走《兰亭》帖,后来禅师得知萧翼是朝廷御史并已拿走了《兰亭》帖,一下子惊倒在地,很久才苏醒。
【小题5】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
辩 才 遥 见 翼 乃 问 曰 何 处 檀 越 翼 乃 就 前 礼 拜 云 弟 是 北 人 将 少 许 蚕 种 来 卖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
(2)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
【小题7】萧翼是怎样得到《兰亭》帖的?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高睿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睿读《孝经》,至“资于事父”,辄流涕嘘欷。十岁丧母,神武亲送至领军府。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口。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神武崩,哭泣呕血。及壮,将婚,貌有戚容。文襄谓曰:“我为尔娶郑述祖女,何嫌而不乐?”对曰:“自痛孤遗,方从婚冠,弥用感切。”言未卒,呜咽不自胜,文襄为之悯然。励之勤学,常夜久方罢。文宣受禅,进爵为王。睿身长七尺,容仪甚伟,闲习吏事,有知人之鉴。天保二年,出为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时年十七,称为良牧。六年,诏睿领兵监筑长城。于时六月,睿途中屏盖扇,亲与军人同劳苦。定州先常藏冰,长史宋钦道以睿冒热,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成谓一时之要。睿对之叹曰:“三军皆饮温水,吾何义独进寒冰!”遂至销液,竞不一尝,兵人感悦。八年,除都督、北朔州刺史。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无水处祷而掘井,泉源涌出,至今号曰赵郡王泉。睿后因侍宴,帝从容谓常山王演等曰:“由来亦有如此长史不?”孝昭帝临崩,预受顾托,奉迎武成于鄹,拜尚书令。河清三年,用师及突厥至并州。武成戎服,将以宫人避之,睿叩马谏,乃止。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邪!”乃还。于是以睿为能,加尚书令,封宣城郡公,拜太尉,监五礼。晚节颇以酒色为和士开所构。武成崩,睿与冯翊王润等奏后主云:“和士开不宜仍居内。”并入奏太后,因出士开为衮州刺史。太后欲留过百日,睿正色不许。旦欲入朝,妻子成谏止之。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睿执之弥固。出至永巷,被执送华林园,于雀离佛院令刘桃枝杖杀之,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高睿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
B.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
C.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
D.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妻妾为夫,父为长子,子女为父母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B.崩是帝王或皇太后、妃子们去世的讳称,古代把他们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
C.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试,禅让制也用来后来的王朝更替,其本质是夺权。
D.公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封建社会爵位制度严格,可以世袭。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睿自幼丧父,被抚养宫中。为人十分孝顺,读《孝经》“资于事父”时,就会流泪感慨;为母亲守孝期间,长斋念佛,以至骨瘦如柴。
B.高睿熟悉政事,知人善任。他历经文宣、孝昭、武成等皇帝,多次担任要职,官居至太尉、尚书令。
C.高睿勤政爱民,与其同甘苦。天保六年盛夏,高睿领兵监修长城,他在途中舍弃车盖和扇子,士兵送来冰块,高睿不忍独享。
D.高睿敢于犯言直谏,毫不退让。孝昭帝去世后,他坚持将太后身边的和士开调任外职,面对太后求情和妻子的劝阻,他不为所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痛孤遗,方从婚冠,弥用感切。”言未卒,呜咽不自胜。
(2)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娄师德,弱冠进士擢第。上元初,吐蕃强盛,诏募猛士讨之,师德监察御史应募。高宗大悦,授朝散大夫,专总边任。前后四十余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而朴忠沉厚,心无适莫

狄仁杰入相也,师德密荐。及为同列,颇师德,频挤之外使。师德知之不憾。则天觉之,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臣不知。”又问:“师德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官,未闻其知人。”则天曰:“朕用卿,师德实荐也,亦可谓知人矣。”仁杰大惭而退,叹曰:“娄公盛德,我其所容,莫窥其际也。”当危乱之朝,屠灭者接踵,师德以功名终始,识者之。

初,师德在庙堂,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将行,谓之曰:“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终之?”弟对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兄之忧也。”师德曰:“此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干,何如笑而受之?”弟曰:“谨受教。”师德与人不竞,皆此类也。

(刘肃《大唐新语》)

(注)①适莫:指用情的亲疏厚薄。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颇师德 ‚识者之 ƒ此为我忧也 ④是前人怒也
【小题2】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A.诏募猛士讨之/师德监察御史应募B.师德密荐/朕用卿
C.师德知之不憾/师德以功名终始D.庶不兄之忧也/我其所容
【小题3】翻译句子:
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容,莫窥其际也。
‚唾不拭将自干,何如笑而受之?
【小题4】狄仁杰“大惭而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联系全文,对娄师德的性格特点作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