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翁

[南宋]张世南

①苏翁者,初不知其何许人。绍兴兵火末,来豫章东湖南岸,结庐独居。待邻右有恩礼,故人爱且敬之,曰日苏翁。身长七尺,美须髯,寡言笑。布褐草履,终岁不。披荆棘,转瓦砾,辟废地为圃。应四时蔬菜,不使一缺。

②艺植耘芟,皆有法度,灌注培壅,时刻不差。市鬻者,利倍而售速。昼尔治圃,宵尔织履。织未脱手,人争贸之以馈远,号曰苏公履。薪米不至匮乏,且有余羡。喜周急,人有贷假,随力所及应之,负偿一不经意。闭门高卧,或坐终日,人莫测识。

③先是,高宗南渡,急贤如饥渴。时张公浚为相,驰书函金币,且移书属豫章漕及帅曰:“余乡人苏云卿,管乐流亚,遁迹湖海有年矣。近闻灌园东湖,其高风伟节,非折简所能屈。亲造其庐,为我必致之。”漕、帅密谕物色,彼人曰:“此有灌园苏翁者,无云卿也。”漕、帅即相与变服为游客,入其圃,翁运锄不顾。二客前揖与语,翁良久问客何从来?乃延入室。地无纤尘,案上留《汉书》一册。既而汲泉煮茗,意稍款接。客遂扣曰:“翁仙里何地?”徐曰:“广汉。”客曰:“张德远,广汉人,翁当识之。”曰:“识之。”客遂泛问张公世系材品,翁历历陈叙,且曰:“不知张今何官?”盖其初不料张公使其访己。二客遂笑谓翁曰:“张公今秉相权令某等造庐以礼致公共济大业。”出书函金币于其案上。翁色遽变,喉中隐隐有声,似怨张公暴己者

④越夕,遣吏迎伺,则扁户阒然。从他径排闼入,惟书币留案上,俨然如昨日。室空,而人不可得见矣。形骸辽绝,莫知所终。

(节选自《游宦纪闻》)

(注)①艺植:种植,耘芟:除草。②管乐:即管仲乐毅。流亚:同一类人物。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终岁不____________  (2)或坐终日____________
(3)亲造其庐___________ (4)俨然如昨日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公今秉相/权令某等造庐/以礼致公/共济大业。
B.张公今秉相权令/某等造庐以礼/致公共/济大业。
C.张公今秉相权/令某等造庐/以礼致公共/济大业。
D.张公今秉相权/令某等造庐/以礼致公/共济大业。
【小题3】将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漕、帅即相与变服为游客,入其圃,翁运锄不顾。
(2)翁色遽变,喉中隐隐有声,似怨张公暴己者。
【小题4】第③段的张德远即当朝宰相_______,他对苏翁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回答)。
【小题5】客人向苏翁问及张德远“世系才品”,“翁历历陈叙”,苏翁说了什么,本文没有写;而《宋史》则有相关描写(见下文)。分析本文作者略写苏翁与客人对话的意图。

客又问:“德远何如人?”曰:“贤人也。第长于知君子,短于知小人,德有余而才不足。”

(《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八》)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1 12:43: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高阳台·西湖春感
张炎①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②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③,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④,草暗斜川⑤。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⑥。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释】①张炎,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即落魄纵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②断桥:西湖孤山侧桥名。③西泠:西湖桥名。④韦曲:在长安南皇子陂西,唐代诸韦世居此地,因名韦曲。⑤斜川:在江西庐山侧星子、都昌二县间,陶潜有游斜川诗,词中借指元初宋遗民隐居之处。⑥“见说二句”:沙鸥色白,因说系愁深而白,如人之白头。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小题1】下面对词的内容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A.这首词借咏西湖,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愁。开头三句写景,以景衬托国破家亡的凄凉。“能几番游”二句最沉痛,抒发出人生短暂的无限哀愁。
B.“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词人暗用了辛弃疾的两句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意谓连悠闲的鸥,也生了新愁。白鸥之所以全身发白,似乎都是因“愁”而生的,因此常借用沙鸥的白头来暗写自己的愁苦之深。
C.“当年燕子知何处?”此句代用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词在刘诗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
D.“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开帘”照应“掩门”,“飞花”照应“卷絮”,“啼鹃”应“巢莺”,首尾呼应,营造了一种花飘风絮,杜鹃啼血的悲凉氛围。
E. 这是一首写春暮时景的咏物词。写春天的景色等是实写,写内心的亡国之痛则是虚写。以景示情,以情带景。读耐人寻味,耐人咀嚼。很有豪放派的词风。
【小题2】这首词中,词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写出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并作简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赤壁
南宋•戴复古
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
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白鸟沧波上,黄州赤壁边。
长江酹明月,更忆老坡仙。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来到赤壁岸边,眼前浮现出英雄周瑜的形象。
B.颔联写诸葛亮挥动羽扇,火烧赤壁,为大破曹军立下了功勋。
C.颈联回到眼前,实写赤壁江面烟波浩渺,白鸟飞翔的景象。
D.尾联联想到谪居黄州的苏东坡及其以赤壁为题创作的名篇。
【小题2】“联想”就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例如《赤壁》“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联想的一项是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D.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沈园二首》)
【小题3】戴复古的《赤壁》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与赤壁之战有关的怀古诗词,请比较两首诗词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异同。
【小题4】今年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要求选手在“飞花令”这一比赛环节依次说出含有某个字的诗句。请按“飞花令”的游戏规则,在横线上填写含有“春”字的作品原句。
①   ,将有事于西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   ?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③   好雨知时节, 。 (杜甫《春夜喜雨》)
④   今年欢笑复明年, 。  (白居易《琵琶行》)
⑤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
⑥红酥手,黄縢酒, 。     (陆游《钗头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