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这首诗歌(见课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小题2】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
【小题3】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小题4】第五至第七节你认为写了“泪”的哪些内容?
【小题5】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11 10:43: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于红烛的自焚,诗人显然困惑不解:“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诗人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有没有解除?
同类题2
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有什么深刻含义?
同类题3
《红烛》一诗的感情节奏抑扬顿挫,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同类题4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和艾青都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前者有诗集《红烛》《死水》,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后者有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B.《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C.庄子,名周,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战国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D.《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著的一部史书,它开创了编年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史书的编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常说的“二十四史”基本采用的是史记的体例。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
闻一多(1899-1946)
《红烛》
中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