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又不受让:推辞,谦让
B.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诸侯军内:接纳,让……进来
C.方士,旦日合战飨:用酒食招待,犒劳
D.见项羽谢:拜谢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B.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C.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D.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小题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刘邦善于听取意见。刘帮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
B.刘邦胸怀大局,深谋远虑。他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表白心意,并与百姓约定,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
C.刘邦善于笼络人心,比如他与秦吏一起到县乡邑,宣传他的政策,不接受百姓进献的牛羊酒食。
D.刘邦头脑灵活,能随机应变。本传中虽是“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寥寥几语,但也体现了他的这种应变能力。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2)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2 06:43: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节选自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垢:耻辱
B.今虽欲自雕琢   雕琢:修饰,美化
C.论次其文 次:次序
D.孔子厄陈、蔡   厄:遭受困厄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以通其狂惑
B.退而深惟曰     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C.然后是非乃定   乃喟然而叹曰
D.重为乡党所笑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小题3】下列选项中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书”是一种文体。这里“书”指书信,本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情感任意挥洒,不受羁绊,如江海波涛,汹涌澎湃。
B.甲文融叙事和抒情于一体,当情浓事切之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是以肠一日而九回……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既是叙述又是抒情,使人读之唏嘘。
C.甲文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心情,并陈说作者对余生的看法。“浮沉”“俯仰”“狂惑”词语,表达了司马迁的消极、悔恨、妥协,是现实压迫之后的情感折射。
D.乙文略述司马迁的处境、情感与心志,可与《报任安书》中“草创未就,会遭此祸”“退论书策以舒其愤”等内容映照,文字精微,思想深沉。
【小题4】翻译划线的句子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2)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 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庄不得击。
---《鸿门宴》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①,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项羽本纪》
(注)①栎阳逮:因案件牵连被栎阳县捕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增数项王 目:使眼色
B.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意外变故
C.至鸿门,曰 谢:感谢
D.阴以兵法部宾客及子弟    勒:部署,约束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常以身蔽沛公”中“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B.吾得事之
C.梁以此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小题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请剑舞②书足记名姓而已 ③吾击破沛公军    ④若属皆且所虏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B.项庄拔剑起舞是听从范增安排要杀刘邦;项伯拔剑起舞是自觉行动,要保护刘邦。
C.项籍小的时候,学写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D.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然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可见项籍少怀壮志,抱负不凡,所以项梁认为他不寻常。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3)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壁。秦昭王闻之,使人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壁。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君。今君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赵王书 遗:送。
B.秦城恐不可得,见欺 徒:白白地。
C.王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必:一定。
D.城不人,臣请璧归赵 完:使……完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君何知燕王 敛赀财送其行
B.秦以城求璧赵不许 蟹六跪二鳌
C.故燕王欲结君    赵尝五战
D.今君亡赵走燕    度我至军中,公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小题4】下面是明代史学家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中的一段话,请用“/”断句。
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壁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壁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同类题4

阅读课内文段,回答后面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小题1】下列句子,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田父曰“左”   绐:欺骗
B.愿为诸君战 快:迅速
C.吾起兵至今八矣  岁:年
D.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小题2】下列划横线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不同的是( )
A.令骑将灌婴五千骑追之 故汉追及之
B.是何楚人多也 此天亡我
C.愿诸君快战  吾公取彼一将
D.项王大惊曰  分军为三
【小题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B.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C.汉骑追者数千人
D.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小题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为诸君
B.纵江东父兄怜而
C.令诸君知天
D.项王军垓下
【小题5】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②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 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 “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 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 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注】。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 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 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 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汉十一年,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将,往击之。 四人相谓曰:“凡来者,将以存太子。太子将兵,事危矣。”乃说建成侯曰:“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且太子所与俱诸将, 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君何不急请吕 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 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上虽病,强 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强.。’”于是吕泽立夜 见吕后,使为上泣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于是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强起,至曲邮,见 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 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留侯遂行少傅事。 竟不易太子。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注】四人:指商山四皓,秦末四个著名的隐士。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
B.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
C.上虽苦,为妻子自强
D.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正面表现留侯“善画计策”的一组是
①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    ②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
③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    ④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⑤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    ⑥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
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高祖废太子这件事,很多大臣劝阻力争,都未能马上奏效。为此吕后 才派建成侯吕泽向留侯张良讨取计策。
B.面对废太子这样的大事,留侯张良并未直接干预,而是让建成侯请出商山 四皓辅佐太子,借以提高太子的地位。
C.高祖没能招致商山四皓,是因为高祖曾经傲慢地侮辱过四位老人,所以四 人隐居商山,坚持节操,决不做汉臣。
D.留侯张良借助商山四皓为太子出谋划策,又建议高祖让太子做关中的统帅, 巩固了太子的地位,最终达到目的。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
(2)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