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小题
《捕蛇者说》(节选)
……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小题1】《捕蛇者说》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他和 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_、苏辙、曾巩并称为“________________ ”。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选段中划线的句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小题3】作者写蒋氏这番话,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7 04:53: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舍弟宗一
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
②
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
③
树烟。
注释:①永贞元年(805)九月,柳宗元参与的革新运动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又被贬为柳州刺史。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②投荒:贬逐到偏僻边远的地区。③荆、郢(yǐng):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宗一将游之处。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这两句诗既是铺叙,又是情语,充分表现出诗人苦涩的心境和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
B.颔联描绘了一幅凄惨迷蒙、辽阔苍茫的图景。眼前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乌云密布,料想舍弟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碧于天。运用了比拟、对比、融情于景等手法。
C.“桂岭瘴来云似墨”,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预示宗一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D.尾联写别后思念之深情,经常梦见弟弟去的“郢”一带的烟树,化虚为实,意境迷离,将思念之意表现得异常深切感人。
【小题2】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渔 翁①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 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渔。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很相似。
E. 诗中“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两句与南宋诗人陆游《渔浦》中“渔翁持鱼叩舷卖,炯炯绿瞳双脸丹”都写出了主人公悠然自得的心境。
【小题2】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渔翁形象,并借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①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铼,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
②
,不学荆州利木奴
③
。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释:①柑为横树一种。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②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③三国时丹阳大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看似寻常,却特别点明“手种”“二百”表现了诗人对柑树的喜爱。
B.“遍”字形容柑树的繁盛如在目前,也直接点出诗人遍览城隅的兴致。
C.屈原写诗赞美橘树高洁,李衡种树为子孙谋利,都是诗人喜欢橘树的原因。
D.“喷雪”指柑树开花,“垂珠”形容累累硕果,展现出充满希望的前景。
E. 整首诗语调平淡和缓,但在平缓的语调后面隐藏着诗人一颗不平静的心。
【小题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梅雨
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①猿夜,梦断越①鸡展。
海雾连南极,江雪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②,非为帝京尘。
【注】①楚、越:泛指江南,这里指代永州,永州在荆楚的最南端。②化:染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写实景。梅子成熟时,正是江南晚春时节,阴雨绵绵,这梅雨一下就是十几天,大地苍茫一片。
B.颔联以动衬静,猿鸣鸡啼打破了沉寂,借此写作者所在地的宁谧幽静,风景宜人。
C.颈联情景交融,“海雾”“江雪”意蕴丰富,该句体现了独特沉郁的风格。
D.尾联用典,陆机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缩衣”,其含义与本诗相似,异曲同工。
E.本诗运用象征手法,借梅雨抒发作者深沉的感情,含蓄蕴籍,意味深长。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5
“黔驴技穷”这一寓言故事的作者是谁?
A.庄子
B.柳宗元
C.韩愈
D.荀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柳宗元(773-819)
散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