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梅雨
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①猿夜,梦断越①鸡展。
海雾连南极,江雪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②,非为帝京尘。
【注】①楚、越:泛指江南,这里指代永州,永州在荆楚的最南端。②化:染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写实景。梅子成熟时,正是江南晚春时节,阴雨绵绵,这梅雨一下就是十几天,大地苍茫一片。
B.颔联以动衬静,猿鸣鸡啼打破了沉寂,借此写作者所在地的宁谧幽静,风景宜人。
C.颈联情景交融,“海雾”“江雪”意蕴丰富,该句体现了独特沉郁的风格。
D.尾联用典,陆机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缩衣”,其含义与本诗相似,异曲同工。
E.本诗运用象征手法,借梅雨抒发作者深沉的感情,含蓄蕴籍,意味深长。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08 04:16: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偻,隆然伏行 隆然:脊背高起的样子
B.且硕茂,蚤以蕃 实:果实
C.根拳而土    易:更换
D.而木之性日以矣 离:背离,远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不如而厚遇之
B.能顺木之天,致其性焉尔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曰忧之,其实仇之 相如弩,独畏廉将军哉
D.他植者不然   请立太子为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看似漫不经意写起,如同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形貌虽丑而见识过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B.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主要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
C.文章从“养树”谈到“养人”,借做官者“好烦其令”与不善种树者构成对比规讽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
D.本文属于人物传记,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正史写法相同,都是借普通人物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事理加以托讽,全文重在议论说教。
【小题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2)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先是,太尉(称段秀实,时为泾州刺史。后反对朱泚称帝,遇害,追赠太尉)在泾州,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逊,使人求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用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医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谷代偿,使勿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求谌 谕:告诉。
B.谷代偿 市:市场
C.朱泚致货币 幸:表“或许”之意。
D.之梁木上 栖:放置
【小题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农饥死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B.然终不在吾第  曼辞自饰,无益
C.太尉在泾州,营田官    前长君奉车,从至雍棫阳宫
D.太尉大泣曰:“我困汝!” 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段秀实公正清廉的一组是
①太尉判状,辞甚逊,使人求渝谌。 ②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③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    ④泚固致大绫三百匹。
⑤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⑥果不用吾言。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
【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焦令谌占民田给农民耕种,农民受灾后仍按原先约定索取一半收成,段秀实据实判状,以求焦令谌宽免,焦令谌竟将告状的农民打成重伤。
B.段秀实亲自为重伤灾农包扎上药,喂饭食,并贱卖了自己骑的马,买了粮食交纳给焦令谌,还让刚直的军帅尹少荣责骂了焦令谌。
C.段秀实被朝廷征召做司农官,预先告诫家族人不要收朱泚送的礼物,可是他的女婿没能拒绝,还是收下了朱泚送的三百匹大绫。
D.段秀实生气他的女婿没有听他的话,并且不许把三百匹大绫放在家中,而是原封不动地送到司农官的治事堂,放在梁木之上。
【小题5】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2)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医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②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日:“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③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捕蛇者说》

【小题1】从第①则材料看,“为政以德”的关键在于执政者________。(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或短语概括)
【小题2】材料③反映了唐代经济上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请结合材料②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