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叶子肃诗序

(明)徐渭

人有学为鸟言者,其音则鸟也,而性则人也;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而性则鸟也。此可以定人与鸟之衡①哉?今之为诗者,何以异于是?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而徒窃于人之所尝言,曰某篇是某体,某篇则否;某句似某人,某句则否。此虽极工逼肖②,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矣。

若吾友子肃之诗,则不然。其情坦以直,故语无晦;其情散以博,故语无拘;其情多喜而少忧,故语虽苦而能遣;其情好高而耻下,故语虽俭而实丰。盖所谓出于己之所自得,而不窃于人之所尝言者也。就其所自得,以论其所自鸣,规③其微疵,而约于至纯,此则渭之所献于子肃者也。若曰某篇不似某体,某句不似某人,是乌知子肃者哉!

注:①衡:准则、标准。②极工逼肖:非常精致和相似③规:设法避免
【小题1】“序”是一种文体,我们曾学过属于这种文体的文章《________》。
【小题2】文章开头讨论人学鸟言和鸟学人言,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上下文看,第一段中加点的“所自得”是指______________;第二段中加点的“所自鸣”是指_____________。
【小题4】对第二段画线句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中“语虽苦而能遣”的意思是“即使用语苦涩也能排遣”。
B.这个长句从多个方面分析、评价了叶子肃诗歌的精彩之处。
C.作者用对比法和由果到因的推论分析了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D.四个“其情……故……”构成排比强化了由衷的赞美之情。
【小题5】简要概括作者在文中提倡了怎样的写作观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9 03:17: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竹轩先生传

魏瀚

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视纷华势利,泊如也。客有竹所者,辄指告之曰:“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耶?”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

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先生每启箧,辄挥涕曰:“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乃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观《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雅善鼓琴,每风月清朗,则焚香操弄数曲。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居贫,躬授徒以养母。母性素严重,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之寒馁,弗遑恤焉。弟粲幼孤,为母所钟爱。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子华官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先生复推其半赡弟。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为敦睦之行。

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乡。累世通家,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

(选自《王阳明全集》)

注①厥考:厥:代词,他的;考:指死去的父亲。②孥(nú):儿女。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客有竹所者   造:拜访
B.母性素严重 严重:严肃稳重
C.子华官翰林   逮:捉拿
D.多愧悔,为敦睦之行   更:更改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生复推其半赡弟 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B.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   入前为寿
C.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D.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乡   以其无礼
【小题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先生天性爱竹,居室周围种满了竹,每天啸咏其间,把竹当作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因此被人称为竹轩先生。
B.竹轩先生家里穷,就授徒赚钱来奉养母亲,并顺承母亲意愿,接济弟弟妹妹们,关心妻子儿女的生活,唯恐照顾不周。
C.竹轩先生博览群书,尤其喜欢《仪礼》《左氏传》等书;他还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
D.作者与竹轩先生两家是世交,对竹轩先生了解很深,因此选取竹轩先生品行方面大的事情写下此文,以备史官采用。
【小题4】翻译:
(1)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2)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甘利
明·江盈科
呜呼,味之至甘者,莫过于利;人之至苦者,莫甚于贫。以至甘之味,投至厌苦之人,往往如石授水,有受无拒。故四知却馈,杨震标誉于关西;一钱受选,刘宠著称于东汉;挥锄隐居,视同瓦砾;披裘老子,耻拾道遗。史册所书,晨里落落;而垂涎染指,曲取贪图者,则天下滔滔也。
尝闻一青衿,生性狡,能以谲计诳人。其学博持教甚严,诸生稍或犯规,必遣人执之,扑无赦。
一日,此生适有犯,学博追执甚急,坐彝伦堂,盛怒待之。已而生至,长跪地下,不言他事,但曰:“弟子偶得千金,方在处置,故来见迟耳。”
博士闻生得金多,辄霁怒,问之曰:“尔金从何处来?”
曰:“得诸地中。”
又问:“尔欲作何处置?”
生答曰:“弟子故贫,无资业。今与妻计,以五百金市田,二百金市宅,百金置器具、买童妾,止剩百金,以其半市书,将发愤从事焉,而以其半致馈先生,酬平日教育,完矣。”
博士曰:“有是哉!不佞何以当之?”
遂呼使者治具甚丰洁延生坐觞之谈笑款洽皆异平日
饮半酣,博士问生曰:“尔适匆匆来,亦曾收金箧中扃钥耶?”
生起曰:“弟子布置此金甫定,为荆妻转身触弟子,醒,已失金所在。安用箧?”
博士遽然曰:“尔所言金,梦耶?”
生答曰:“固梦耳。”
博士不怿,然业与款洽,不能复怒。徐曰:“尔自雅情,梦中得金,犹不忘先生,况实得耶?”更一再觞出之。
嘻,此狡生者,持梦中之金,回博士于盛怒之际,既赦其扑,又从而厚款之。然则金之名且能溺人,彼实馈者,人安得不为所溺?可惧也已!
尝观韩非以出妇喻黜官曰:“为妇而出,常也,所贵善营私耳;居官而黜,亦常也,所贵善货殖耳。”
呜呼,韩子之言,世情也。
楚有一人为令,以墨罢官归,而美衣媮食,歌童舞姬,受享拟王者。醉中语人曰:“我若无主意,听孔夫子说话,今且无饭吃,安得有此?
噫,此造业之人,造业之言。然彼直狂诞,敢为此语,世之“口不若人,心若人”者,可胜数哉!
(选自《雪涛小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四知却馈   却:拒绝
B.博士闻生得金多,辄霁怒 霁:消除
C.而以其半致馈先生 致:取得
D.尔适匆匆来   适:刚才
【小题2】下列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能以谲计诳人 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B.今与妻计    君安与项伯有故
C.以其半市书子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为荆妻转身触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遂呼使者/治具甚丰洁/延生坐/觞之谈笑/款洽皆异平日。
B.遂呼使者治具/甚丰洁/延生坐觞之/谈笑款洽/皆异平日。
C.遂呼使者/治具甚丰洁/延生坐觞之/谈笑款治/皆异平日。
D.遂呼使者治具/甚丰洁/延生坐/觞之谈笑/款洽皆异平日。
【小题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味之至甘者,莫过于利”的一组是()
①而垂涎染指,曲取贪图者,则天下滔滔也。
②博士闻生得金多,辄霁怒。
③今与妻计,以五百金市田
④博士不怿,然业与款洽,不能复怒。
⑤然彼直狂诞,敢为此语。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④⑥D.③④⑥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作者直陈自己的观点,然后连举杨震等四例进行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B.博士听学生说钱乃梦中所得,非常不高兴,但又想到自己已经用好酒好菜招待了他,于是就没有发作,又敬了学生两杯酒后就走出门去。
C.作者用“造业之人,造业之言”痛斥那个楚令和他所说的话,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无耻丑陋言行的强烈批判。
D.这篇文章所讲的几个故事显示了金钱的巨大力量。文章的思想意义在于抨击了贪官污吏的丑行,揭露了金钱的无形而巨大的腐蚀力量,让人们警醒和自戒。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之至苦者,莫甚于贫。
(2)然则金之名且能溺人,彼实馈者,人安得不为所溺?
(3)我若无主意,听孔夫子说话,今且无饭吃,安得有此?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前历试卷自序

明艾南英

余以童试受知于李养白先生,为诸生者二十年,试于乡闱者七年,饩于二十人中者,十有四年。于是先后应试之文,积若干卷……乃取而寿之梓,而序所以之之意曰:

嗟乎!备尝诸生之苦,未有如予者也。旧制,诸生取其士什之一而之,名为观风。予又以懒慢成癖,辄不与试。

试之日,衙鼓三通,虽冰霜冻结,诸生露立门外,督学衣绯坐堂上,灯烛闱炉,轻暖自如,诸生解衣露立,听郡县有司唱名,以次立甬道。遇天暑酷烈,督学轻绮荫凉,诸生什伯为群,数百人夹坐,汗流浃背。虽设有供茶吏,然卒不敢饮,饮必朱钤其牍,疑以为弊,文虽工,降一等。盖受困于寒暑者如此。

既就席命题,一以教官宣读,便短视者,一书牌上,吏执而下巡,便重听者。而予目短视,不能咫尺。必屏气询旁舍生,问所目,诸生无敢仰视、四顾、离立倚语者。有则又朱钤其牍,以越规论,文虽工降一等。用是腰脊拘困,虽溲溺不得自由,盖所以絷其手足便利者又如此。

比阅卷,大率督学以一人阅数千人之文。文有平奇虚实,烦简浓淡之异,而督学之好尚亦如之。取必于一流之材,则虽宿学不能以无恐。高下既定,督学复衣绯坐堂上,诸生俯行,以次至几案前,跪而受教,噤不放发声,当是时,其面不可以语妻孥,盖所为拘牵文法以困折其气者又如此

而予七试七挫,改弦易辙,智尽能索。而予以积学二十余年,无所不究,始则为秦汉子、史之文,而闱中目之为野;改而从震泽、毗陵成弘先正之体,而闱中又目之为,无所不习,而顾不得与空疏庸腐、稚拙鄙陋者为伍。每一念至,欲弃举业不事,杜门著书,考古今治乱兴衰以自见于世。而又念不能为逸民以终老。嗟乎,备尝诸生之苦,未有若予者也。

古之君子,有所成就,则必追原其敭历勤苦之状,以自警上。予虽事无所成就,试卷然皆出于勤苦忧患,惊怖束缚之中,而况数先生者,又皆今世名人巨公,予以一日之艺,附弟子之列。语有之:知己重于感恩。今有人于此,衣我以文绣,人以稻粱,以其出于勤苦忧患、惊怖束缚之中,而又有存知己之感,此试卷之所为刻也。若敷科闱中所试,则世皆以成败论人,不欲尘世人之耳目,又类好自表见,形主司短长,放匿之。终不能忘其姓名。騊儿五岁,能读书,且使騊儿读而鉴,鉴而为诡遇之文以逢时,无学乃父之拙也。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序所以之之意曰 梓:刻板
B.诸生取其士什之一而之 校:考察
C.而闱中又目之为   老:陈旧
D.人以稻粱 食:喂养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勤奋刻苦好学的艾南英曾经受知于李养白先生,但举业不顺,为诸生、试于乡闱多年。
B.无论是学习、考试、看题、阅卷,作者都深切感受到艰难,生理、心理上都饱受折磨。
C.作者七试七挫,于是决定改弦易辙,杜门著书,避世隐居终老一生研究古今治乱兴衰。
D.文章写了作者举业路上的见闻感受,有苦痛有不安,更有不满,让儿子不学自己之拙。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遇天暑酷烈,督学轻绮荫凉,诸生什伯为群,数百人夹坐,汗流浃背。
②当是时,其面不可以语妻孥,盖所为拘牵文法以困折其气者又如此。
【小题4】以作者为代表的诸生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5

(五)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叶子肃诗序
明·徐渭
人有学为鸟言者,其音则鸟也,而性则人也,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而性则鸟也。此可以定人与鸟之衡哉?今之为诗者 ,何以异于是?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而徒窃于人之所尝言,曰某篇是某体,某篇则否;某句似某人,某句则否。此虽极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矣。
若吾友子肃之诗,则不然。其情坦以直,故语无晦;其情散以博,故语无拘;其情多喜而少忧,故语虽苦而能遣;其情好高而耻下,故语虽俭而实丰。盖所谓出于己之所自得,而不窃于人之所尝言者也。就其所自得以论其所自鸣规其微疵而约于至纯,此则渭之所献于子肃者也。若曰某篇不似某体,某句不似某人,是乌知子肃者哉!
衡:准则、标准 极工逼肖:非常精致和相似
【小题1】“序”是一种文体,我们曾学过属于这种文体的文章《 》。
【小题2】文章开头讨论人学鸟言和鸟学人言,意图是
【小题3】下面文言部分中有三处停顿,请用“/”标出。(多标不得分)
就其所自得以论其所自鸣规其微疵而约于至纯
【小题4】对第二段划线句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中“语虽苦而能遣”的意思是“即使用语苦涩也能派遣”。
B.这个长句从多个方面分析、评价了叶子肃诗歌的精彩之处。
C.作者用对比法和由果到因的推论分析了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D.四个“其情……故……”构成排比强化了由衷的赞美之情。
【小题5】请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所提倡的写作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