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偶成

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注:①程颢,北宋理学的奠基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前句为因,后句为果。诗人心情闲静,红日已上东窗,还能安然入睡。
B.颔联写作者静观春夏秋冬万物的自得之态,与首联“无事不从容”相呼应。
C.颈联将“道”“形”“思”“态”同论,进一步解释了颔联中的“自得”之境。
D.这首哲理诗多角度表现了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别开生面,颇有理趣。
【小题2】诗人是如何达到“从容自得”境界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5 05:01: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洞真观横翠阁

(宋)何朝隐

①洞真观之左右,支珑盘亘,其西矗立如屏者,道士张君文政有阁临之。规模肇自先世,至政尤加表章,而山之泉、石、草、树、鸡、犬、人家,凡登兹阁,皆一目而尽,正李谪仙所谓樵夫耕叟出入画图者。余过而爱之,因为榜曰“横翠”,家弟彦和能作大字,得山谷老人笔意,令书其榜,而揭于阁之颜。

②而又为之说曰:古人莫不有爱山癖,而兹癖非静者不能,盖奇峰绝巘,不择地而有之,不幸在无人之境,则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以置通邑大都,(    )有力者往往攘臂其间,(    )化为争夺之场。

③余尝与客游于斯,徙倚栏楯,则是山之回巧献技于前者,如云霞之蒨绚,风雨之晦冥,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千态万状,辐凑兹阁。览者心凝神释,与灏气俱爽而莫得其涯,诚事外之真乐也。或者乃曰:“昔韩退之与孟东野《城南联句》,谓遥岑寸碧,远目为之增明,阁俯兹山,不啻侑座欹器①,与韩意特异,何也?”余曰:“山既静者之好,则远近奚择?且横平岗于座右,耸翠碧于天末,虽若辽绝,至夫景物变态,远近诚弗异也,达人大观,决不尔,倘弗谓然,则退之为王氏《喜宴亭记》何以特赏突然之丘出于所居之后耶?”

④嗟呼,若果以好远略近为心,则推之人事,必将嗜欲得而喜功名,富贵得而慕神仙,健羡之心,无时而已也。丁曾岂静者之为哉!政之师仲清心解于此,政固闻其大端。余既为记以申之,惧吾他日行事,有类于是者,故篇末系见,聊以自警,仍为世俗之戒云。梅溪何朝隐记。

注释:①侑座欹器:古代君王置于座右用以警戒的一种器物,此处用以形容靠的很近。
【小题1】可填入第②段括号处的虚词是( )。
A.虽 而B.则 而C.虽 则D.然 则
【小题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横翠阁位于洞真观西面像屏风一样高耸的山峰之上。
B.横翠阁由道士张文政最早兴建,作者亲自为它命名。
C.横翠阁因周围精致如画,登阁即可尽收眼中而得名。
D.横翠阁的匾额题字取法于大家,有黄庭坚书法之风。
【小题3】简析第③段引述《城南联句》和《燕喜亭记》的不同用意。